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學生干部所應具備的勝任力素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選取8名學生干部作為行為事件訪談練習對象;正式訪談對象20名,優秀學生干部和一般學生干部各10名,男生與女生各10名,分別來自3所高校。年齡最大的為24歲,最小的為21歲,平均年齡為21.35歲;大四9人,大三8人,大二3人;理工類6人,文科類14人。另選取2所高校大學生發放《勝任特征核檢表》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70份。2.研究程序(1)開放式問卷調查。自編《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半開放式問卷調查》,內容為基本信息,陳述合格和優秀的學生干部所具有的特點、理由,推薦心目中的優秀學生干部。收集勝任特征詞條94條,作為編碼辭典的基礎。(2)行為事件訪談法研究。行為事件訪談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是搜集高校學生干部關鍵行為事件,獲取勝任特征。1)選取效標樣本。由從事學生工作的教師、心理學研究人員、學生干部各1名組成的專家小組確定優秀績效組的學生干部必須滿足的標準:曾經榮獲校級以上優秀學生干部或優秀團干部榮譽稱號;擔任學生干部期間,其學習成績不低于班級前25%。2)預研究。
參照半開放式問卷得出的勝任特征詞條、史班瑟[2]才能評鑒法的編碼辭典和8個訪談練習個案預編碼結果,編制包含35項勝任特征的編碼辭典。編碼評分列表評分依次為-1、0、1、2、3,共5個層級,編碼辭典由勝任特征名稱、定義、強度等級、相應的行為指標描述組成。3)正式訪談。自編《高校學生干部訪談提綱》、《行為事件訪談法行為記錄表》,使用錄音式MP4一個、數字錄音筆DVR-108一支進行訪談錄音。采用單盲實驗,告知被試要訪談的內容是對大學學生干部經驗的交流,避免社會贊許性效應。4)勝任特征編碼。經編碼練習后,2名心理學本科生對訪談文本進行單盲編碼。根據編碼辭典,閱讀所有錄音文本,文本編號隨機,對文本中的關鍵事件進行獨立的主題分析,辨別、區分各個事件中出現的勝任特征的行為指標,進行正式歸類和編碼。5)數據處理。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2個分組編碼文本的字數和時長進行一致性檢驗相關分析;對兩組勝任特征的頻次、平均等級分、總分和最高等級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根據辭典和文獻組合成包含60項勝任特征的《勝任特征核檢表》,為避免順序效應,核檢表實際印刷隨機排為四種不同的順序。考察由行為事件訪談法和核檢表得出的勝任特征之間的吻合度,再由2位有學生工作經驗的教師對14項卓越勝任特征的重要性進行等級評定,最后形成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
研究結果
1.字數分析對訪談字數與訪談時間兩組原始數據進行方差齊性檢驗,結果表明原始數據符合方差齊性假設。說明優秀組和一般組的差異不能歸因于訪談的字數和時間。在訪談長度上,優秀學生干部組與一般學生干部組之間的差異在0.05水平上無統計學意義(其中,訪談時間與訪談字數相關系數為0.576,在p<0.01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信度分析對相同文本材料獨立編碼一致性程度是影響勝任特征評價法的重要因素,是編碼可靠性、重要性的重要指標。[3]歸類一致性的值為0.308~0.877,總的歸類一致性為0.716;編碼信度系數值為0.470~0.935,總的編碼信度系數為0.835。部分特征項目歸類一致性的值稍低,但與以往的研究比較,這個歸類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4]
3.差異分析根據Spencer等人的建議,在編碼和統計處理時,既可以采用勝任特征的發生頻次,也可以采用平均分數,或者采用最高分數。[5]根據訪談數據t檢驗結果,確定出優秀學生干部與一般學生干部的鑒別性勝任特征,組成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四項差異檢驗的結果顯示,有12項勝任特征在優秀組和一般組之間均差異不顯著,應在最終的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中考慮舍棄。初步確定有顯著性差異的23項為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雛形。
4.模型雛形的驗證經過核檢表的檢驗,發現在排序的前35項勝任特征中,與辭典表述完全吻合的勝任特征有22項,剔除8項在行為事件訪談數據分析中差異不顯著的勝任特征,則鑒別性勝任特征為14項。另外,核檢表不能在意義上包含在辭典當中的有正直誠實、思想道德修養、心理健康、開朗樂觀等4項。最終結合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勝任特征核檢表的結果,確定高校學生干部的勝任力模型如表3所示。2位有學生工作經驗的教師對14項勝任特征的重要性進行了等級評定,斯皮爾曼相關系數為0.982,說明這14項勝任特征是可以鑒別優秀學生干部與一般學生干部的。
討論
與沈燎、劉梟[6]構建的KACM(知識水平—技術能力—性格動機—職業品德)四維度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李如鐵[7]的“高校學生會主席勝任力模型”以及栗婷[8]的“高校學生班干部勝任力特征”采用的問卷調查相比,本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不再僅僅根據前人研究進行總結歸納,而是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對高校學生干部進行實證研究。由于行為事件訪談法是一種行為回顧式探察技術,透過了解訪談對象確實經歷的重要事件來找出其背后真正的能力與動機,可以挖掘出被訪談者不能客觀認識到的自身特征,為建立勝任力模型提供豐富的資料來源,避免傳統問卷調查預設問題的弊端,因此它是目前來說廣泛用于勝任力模型的研究范式。[9]最終本研究得到了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該模型對高校學生干部勝任特征的各維度進行了具體描述和可操作考查,可服務于優秀學生干部的選拔工作。
在研究結果上,本研究所得到的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涵蓋了李如鐵等人構建的管人、管事、管我、溝通紐帶和創新五個維度的高校學生會主席勝任力模型的前四個維度,也部分支持了栗婷的研究結果,其參照大學輔導員勝任力問卷編制高校學生班干部勝任力問卷的調查結果認為,高校學生班干部最重要的五項勝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同學、言語表達能力、原則性、關愛同學、創新能力。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現代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大學教育、學生管理自身發展的結果。在本次研究中,盡管在編碼辭典中出現了“創新”維度,但在訪談時,由于被試對創新事件的敘述較少,在數據處理中,此特征因差異不顯著而被淘汰,這可能與取樣和研究者訪談水平有關,創新特征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此外,在特征頻次差異分析中,親和力t值為-2.25(p<0.01),可能是因為優秀學生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強調威嚴,所以其親和力特征在訪談事件表述中較少體現,少于一般學生干部。然而在后期模型驗證中,40.6%的被調查者認為,親和力是區分優秀學生干部與一般學生干部的必備要素,親和力再度被納入勝任力模型。而領導能力在三次差異分析中都有顯著差異,說明這是優秀學生干部的核心要素。從辭典的解釋上看,優秀學生干部樂于在學生工作中花費更多的精力,而不是接受眼前現成的內容。對比史班瑟[10]構建的人類通用勝任力模型,本模型突出親和力和熱情兩個勝任特征,這可能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和為貴”有關,帶有更多的人文色彩,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敬重、友愛,而熱情是影響人際吸引主要的人格品質。[11]
結論
本研究初步構建了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包括團隊合作、領導能力、親和力、問題解決、幽默、自信、尊重、沖突管理、熱情、自我控制、溝通能力、學習能力、主動性、影響力14項勝任特征。這個模型反映了學生干部實現學生組織的職能和加強學生組織自身建設的具體要求,為今后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訓,學生干部自身成長及高校學生工作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作者:陳琇霖宋鳳寧周永紅單位:廣西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