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微博學生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微博簡介
微博是web2.0時代一種新型的網絡社交應用,它打通了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界限。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如今,名人明星、各行各業精英、傳統媒體、政府都加入到了微博行列中來。微博成為人們獲取、分享、傳播信息的重要平臺。大學生作為對新生事物接受較快的一類群體,微博也已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據《2012~2013年微博發展研究報告》稱,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冊用戶達到5.36億,2012年第三季度騰訊微博注冊用戶達到5.07億,微博成為中國網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
二、微博傳播優勢
微博集合了手機短信、社交網站、博客和即時通信工具等四大產品的優點,兼具媒體與社交功能。網民可通過微博社交,自由、瀏覽分享信息。微博鮮明的傳播特性,使得其表現出來的及時性、便捷性、平民性、互動性、豐富性、廣泛性等都是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
(一)及時性
微博信息方便快捷,在時間和空間上沒有特定要求,只要人手有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上網或是短信把內容發送到微博上。微博信息碎片化、隨意化的傳播保證了時間的及時。
(二)便捷性
移動通訊設備終端的廣泛應用大大改變人們參與媒介活動的渠道。3G、4G技術的發展使得手機等移動通訊電子設備功能不斷擴展,兼具無線上網、圖片視頻拍攝、音樂播放等具有多種功能,大家可以隨時隨地集合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元化內容的信息,保證了微博和閱讀的便捷性。
(三)平民性
微博對文字功底沒有過高要求,的門檻低。一條微博字數在140字內,只言片語都可以通過微博。(四)互動性微博打破了傳統媒體點對面單向信息傳播格局,建立了人與人之間雙向互動的傳播格局,用戶既是受者也是傳者。微博提供的關注(收聽)、轉發、評論、回復、私信、對話、郵件分享等互動功能,使得用戶實現了互動和交流。
(五)豐富性
微博集合了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內容,形勢內容豐富。另外,微博擁有豐富的用戶資源。微博的關系網絡是基于現實生活中的社交網絡建立起來的,微博可關注的用戶不僅有現實生活中的朋友,還可關注明星名人、媒體、政府等的微博。
(六)廣泛性
微博的低門檻使得普通民眾加入到了微博行列,用戶具有廣泛性。微博的裂變式傳播使得微博影響廣泛。
三、微博傳播出現的問題
(一)信息泛濫
微博海量的信息,為大家帶來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微博上的海量信息相較于傳統媒體缺少專門嚴格的限制和把關環節,因而內容類同多,質量低。
(二)謠言叢生
有些微博用戶,為吸引關注,在微博傳播虛假信息,攝人眼球的低級信息,導致微博謠言叢生。有的媒體用戶為搶新聞時間,未經核實新聞。
四、學生微博使用現狀
筆者采用分年級分專業的抽樣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重慶三峽學院學生微博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本次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有效樣本率100%。
(一)獲取信息主要渠道
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開通了微博,其中微博活躍用戶(每天有空就看)的比例達到75%。有25%左右的學生開通了微博,使用微博的頻率不高。其中100%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為網絡。在網絡渠道之下,通過微博獲取信息的為58.3%,門戶網站為41.7%。綜合學生獲取信息渠道和使用微博的頻率,可以得出,微博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微博使用情況
(1)滿足大學生信息需求。在微博使用情況的調查中,從圖3可看出,瀏覽時政、社會熱點新聞信息;關注朋友動態;關注名人明星動態是同學們登陸微博后??吹膬热?,學生比例分別為66.7%、50%、50%。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大學生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媒介素養水平較高,所以他們表現出了對于事關國家民生的時政、社會熱點新聞信息的關注,滿足其信息需求。
(2)滿足大學生人際交往需要。調查中,從學生們對朋友動態的高關注度中可以看到,具有社交屬性的微博已經彰顯了它作為同學現實社交的延伸性。他們通過同學朋友在微博上發表的心情、個人狀態、對某個事情的看法來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近況,并與他們互動。他們對于熱點事件、話題的關注,對朋友狀態的評論、轉發也成為人際交流的需要。在微博的使用情況調查中,有近41.7%的同學用微博發表自己的心情狀態。說明在網絡時代,微博已經成為學生們日常感情宣泄的一個出口。,對于名人明星的動態的關注是90后大學生一個突出的特點。他們出于對名人明星的崇拜、喜歡,存在名人獵奇心理。另外,學生們運用微博進行評論轉發、信息或對某個事件的看法,獲取笑話、八卦娛樂,瀏覽有關專業知識則在微博使用中占很小的比例。對微博評論轉發功能的使用,涉及信息分享傳播功能的實現。對于在什么情況下,他們一定會對看到的微博進行評論轉發,從圖中可看出,有66.7%的學生當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會評論、轉發,有33.7%的同學則是覺得微博內容有價值,對自己、同學、朋友有用才會評論、轉發。
(3)專業知識微博關注缺失。對關注的微博用戶,學生們主要關注的為同學朋友老師的微博、各媒體官方微博、名人明星的微博,其次是知識百科類的微博,其中與專業知識有關的微博關注度最低。比例分別為75%、75%、66.7%、33.3%、16.7%。調查中,學生表示之所以沒有關注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微博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可以在微博上關注與專業知識有關的微博用戶。二是缺乏渠道找到與專業知識有關的微博。綜合學生微博使用情況和微博關注的內容、對象,可以得出:第一,目前學生微博使用中存在著關注內容層次低的問題。第二,學生對微博的使用僅限于社交功能和個人喜好的需求與滿足。第三,微博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豐富資源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微博未能很好地成為學生的“第三課堂”。
五、如何發揮好微博作用
微博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師更應充分運用好微博,結合微博的傳播特點,發揮微博傳播優勢,規避微博的傳播劣勢,積極發揮微博在學生管理與教育中的作用。
(一)打造信息宣傳平臺
學校以及老師要充分利用好微博,把微博打造成與學生相關信息的權威平臺、宣傳平臺,在微博上及時與學生相關的信息。
(二)當好“意見領袖”和“把關人”
微博意見領袖,即活躍在微博這一社會化媒體上,通常積極主動傳播觀點或轉發評論信息的、擁有眾多追隨者且具有較強話語影響力的個人或者團隊。微博已經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師應開通微博,活躍在微博上,和學生互相關注,搭建師生間交流的平臺。微博信息的低門檻及信息“把關”的缺失,使得微博擁有海量信息,并且充斥著許多虛假謠言信息,以及混雜的輿論傾向。為避免學生被垃圾信息吞噬,虛假謠言侵害,老師應及時關注學生微博動態。同時把關信息,在微博轉發對學生有價值的信息,對最新熱點事件積極主動發表一些符合主流思想的積極向上的觀點評論,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好學生“微博意見領袖”,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和網絡管理。教師也可著重培養以班干部為集體的學生微博“意見領袖”,把握同學動向,培養他們的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明辨是非,影響并引導同學,打造學生中的“意見領袖”。
(三)做好思想動向監測
調查得出,學生們都喜歡通過微博來自己的心理狀態。因此,教師應利用好這個學生袒露心聲的平臺,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以便發現解決,預防不好的事情發生。在發現學生有學業上的疑惑,或是感情生活問題時,可及時運用微博中的評論、私信功能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四)搭建資源分享橋梁
微博強大的分享圖片、鏈接、音頻、視頻、電子文檔等各種資源的功能,以及各行業精英、專業人士的加入為微博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專業人士常會分享轉發許多專業知識和某行業最前沿的觀點動態。然而,由于學生還沒有培養起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的意識,視野不開闊,信息獲取能力不強,他們卻忽視了對這些與專業學習相關微博的關注。作為有著豐富學習經驗的“過來人”,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起重視課堂之外利用網絡進行補充學習的意識,讓微博上的豐富資源成為其課堂外的有益補充。其次,教師要承擔起當好學生專業知識資源分享的橋梁。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所學專業,并了解此方面的專業人士和專業公共微博,然后推薦給學生,讓他們關注了解。第三,教師也要關注這些微博,瀏覽微博動態,看到對學生有用的專業知識時就轉發分享給學生。
(五)打造課外學習平臺
教師應讓學生充分運用微博傳播優點,多在微博上寫一些與學習生活有關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感悟,加強與老師、同學間的交流。學生之間可以建立微群在微博上多進行學習討論,使得微博成為他們課堂學習以外的有益補充,打造好“第三課堂”。例如,廣電專業學生,可每天在微博上進行短新聞寫作訓練。
六、小結
鑒于微博的傳播特點及高校學生微博使用現狀,高校教師應充分發揮微博在學生管理與教育中的作用,把微博打造成一個信息公布、觀點引導、心靈交流、資源共享的開放式平臺,實現學生管理、思想教育與學業教育的完美結合,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肖瀟單位:重慶三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