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學生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教師要創新德育方法
(1)用啟發式教育替代“灌輸式”教育
新時期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要保障德育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將“灌輸式”教育改變為啟發式教育,老師在給學生講道理的時候要善于誘導、啟發學生對其中的道理慢慢理解和體會,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對學生展開積極、正確的引導,可以設置道德情境。如:在課堂上設置某一位同學生病了,班上很多同學將其送到醫務室,并幫助生病的同學打熱水,幫助其服藥的情境,讓學生對該現象進行分析: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幫助生病的同學?學生就會想到,該同學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團結同學、友愛他人、積極奉獻,因此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全班同學熱情的幫助,讓學生在橫向比較和縱向對比中提高道德意識。
(2)改變單向教育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老師輸出和學生輸入為主,在新時期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教育模式,將其轉變為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互動教學,營造愉快、活潑的德育氛圍,逐步把教學課堂轉變為展示和提高學生思想情感的有效平臺;同時可以在課堂學習中以游戲和小品的形式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親切感,從而提升德育的實踐效果。初中學生的自尊心很強,同時也很脆弱,其心理特點決定了學生喜歡得到表揚和贊賞,因此老師要適當地放棄思想品質教育的批評和訓斥,使用鼓勵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學生受到表揚后就會逐漸提高道德意識,其他的同學也會進行模仿,以此來形成德育的良性循環。
2.學校要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
學校要積極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如: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班級小能手活動等,要大力拓展少先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建立可靠、穩定、長久的活動載體,將少先隊活動的主題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對學生開展理想信仰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黨史教育,為學生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好的行為習慣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新時期下,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學校要把少先隊的陣地建設和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開展互動的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充分挖掘少先隊員的個人優點,使其具備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讓教師平時滲透的德育思想在少先隊活動中變為實際的行動,促使學生將優秀的思想品質轉化為內在良好的行為習慣。
3.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學校承載著家庭照顧學生的責任,同樣家庭也履行著學校教育學生的義務,因此在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當中,家庭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學生的生活主要是由家庭和學校組成,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受父母的行為影響最大,家長就成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點要放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培養上,在教育孩子正確做事之前要先教會孩子做人。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進行教育,要讓孩子形成一種以理服人的意識,逐漸提高對不同事物處理方式的認知水平。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使用得最廣泛,也是社會和學校提倡的家庭教育方式,對于家庭育德來說意義重大。在說理的同時,家長要能夠做到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處處做好示范。
4.總結
總之,新時期要想在初中學生的管理中取得較好的德育效果,教師必須強化師德意識,并在教學工作中創新德育方法,重視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為學生的德育提供動力;學校要積極開展德育主題活動,為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創造良好的環境;家庭也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為學生提升道德品質提供支撐。通過教師、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的道德品質一定會有全面提高。
作者:郭嫚莎單位:廣東省信宜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