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園新生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入園幼兒的哭鬧是幼兒園中最常見的現象。他們離開了自己的父母及熟悉的人和環境,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應,要宣泄自己內心各種不適應,唯一的方法就是哭鬧。幼兒哭鬧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也是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我們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究其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幼兒盡快度過這個時期,以減少家長及幼兒的過度焦慮。
一、開學前夕,做好新生入園的準備工作
首先,幼兒入園前,可用電話與其家長們聯系,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并且邀請幼兒來園熟悉環境,認識班上的老師,嘗試玩滑梯、蹺蹺板等大型玩具;看看哥哥姐姐怎樣唱歌、跳舞、做游戲。通過一系列活動之后,他們就會覺得幼兒園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產生“想上幼兒園”的欲望。同時,可建議家長在家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解幼兒園,另外,還可指導家長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臉、上廁所等。
其次,幼兒園開展《新入園幼兒哭鬧現象》研討會。根據小班幼兒教師多年的教育經驗,總結歸納教育方案,做到心中有數,有備而戰。
最后,小班老師必須提前備好每一節課,準備大量同類、醒目、顏色鮮艷的玩教具,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教給他們一些生活技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學到本領。此外,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多開展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玩”是幼兒的天性,如滑滑梯、玩蹺蹺板、唱歌、跳舞、畫畫是幼兒最喜歡的,因此教師可多帶幼兒去玩滑滑梯、玩蹺蹺板等,教一些幼兒喜歡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詩歌、故事等,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也可利用這些游戲活動轉移幼兒想父母的情緒,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的生活、學習。
二、究其新入園幼兒哭鬧的原因及對策
1、剛入園幼兒因失去安全感而引起的哭鬧
孩子出生后,其主要生長環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關切與呵護,孩子從內心會得到一種安全感。當他進入幼兒園面臨一種新環境時,這種安全感會被打破,心里會產生煩惱、憂傷、緊張、恐慌、不安等情緒,這是幼兒入園適應的最大障礙。此時的老師必須讓幼兒對自己產生依戀感,這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辦法。
首先,老師要始終在幼兒身旁細心照料,讓幼兒感到時時刻刻有老師存在,這樣他們會感到安全一些,幼兒早期觸覺較為敏感,多與幼兒肌膚相親,如拍拍幼兒的小腦袋、拉拉幼兒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說幾句悄悄話等,都讓幼兒對教師產生深深的親切感和依戀感。
其次要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語言勸導幼兒。幼兒有哭鬧行為,老師應和顏悅色的加以勸導,決不能恐嚇幼兒。
再次,教師應盡量滿足幼兒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幼兒喜歡什么樣的游戲,喜歡玩什么玩具,喜歡和誰做朋友,能讓他們做的事情,盡量讓他們去做,并在其行動中盡量給予表揚和鼓勵,幼兒一旦受到表揚,就會很高興,很得意,幼兒也會順從老師的教育,服從老師提出的要求,逐漸對老師產生依戀感。
另外,您要為孩子制作胸卡。(類似我們的工作胸卡,只是將夾子換成繩子即可,繩子要粗一些,以免勒傷孩子。)在胸卡上要有孩子的照片、姓名、乳名、家長的聯系電話以及家庭住址等。在入園后的一、二周內,最好讓孩子每天都帶著,以便老師在眾多陌生的面孔中準確的叫出您寶寶的名字。尤其是當孩子聽到乳名時,會感到很親切,從而減少哭鬧。
2、由于幼兒膽怯怕生引起的哭鬧
幼兒膽怯、怕生,做什么事都不能獨立完成,因而當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就產生哭鬧現象。對這樣的幼兒,老師既不能一味滿足他,也不能過多限制他。一味滿足他,容易造成任性和執拗;過多限制他,會挫傷他的自尊心,從而變得順從依賴,缺乏自主獨立能力。這時作為老師,要擴大他的社會生活圈子,鼓勵他與小朋友一道玩,幫助老師分發玩具、擺水杯等。幼兒做這些事時,老師要做方法上的指導,對幼兒認真做事的態度要表揚,對幼兒做得不太好的事,除告訴幼兒應當怎樣做以外,還應鼓勵幼兒下次做好,增強下次做好的自信心。幼兒在這些活動中逐漸產生出和別人交往的欲望,這時的哭鬧會減少一些。
3、由于幼兒的任性而產生的哭鬧
任性的孩子個性偏執、意志薄弱、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是成人不加約束,放縱教育的結果。根據幼兒的心理年齡特征,幼兒任性的表現千差萬別,因此解決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據因人因時因事加以實施,宗旨在于給幼兒提供適應的約束,增加其心理自控能力。
這時老師一般采用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法、冷卻法、回避法等減少幼兒的哭鬧行為。在采用轉移幼兒注意力時,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老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改變幼兒的任性行為。比如幼兒一個勁的哭喊要媽媽,你可以告訴他我們一起去給媽媽打個電話,讓媽媽來接你,先止住他的哭聲,而后領著他進行游戲,幼兒玩起來就忘了找媽媽啦;在采用冷卻法制時,可以采用在情緒上表示理解,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的約束。如玩積木時,幼兒就想要那座小房子,可其他幼兒正玩著呢,他就生氣的哭鬧甚至出現打、搶等現象。此時老師可以停止它的游戲,暫時不去理他,讓他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他就會停止。事后可以和他坦誠地交流,說明原因。
此外還有的幼兒本來不哭,當看到其他幼兒淚流滿面時,禁不住也跟著哭起來。這時老師一定不要只顧哭鬧的孩子而忽視聽話的孩子,他們在旁邊也需要老師的關懷,更需要老師的關注。老師可以多鼓勵聽話的孩子,給愛哭的幼兒作表率,給不哭的孩子獎勵好玩的玩具等。
三、家園共育不容忽視
孩子上學時與父母分離的剎那非常重要,而那一剎那越短越好,且避免對孩子說理、乞求、引誘和賄賂,僅僅說聲“再見”即可,更不要停足回頭望,或者一會兒親一下,一會兒抱一抱,就是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使我們老師的安慰穩定工作失效。開學初幾天,請避免一直詢問他:“今天在幼兒園做些什么?小朋友有沒有打你?老師教些什么?”以免您的關心成為寶寶的負擔。剛入園幼兒家長可以提前一點來接孩子,一是幼兒早飯吃不好,容易餓肚子,二是讓孩子感覺媽媽確實還要他;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嗎?這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上一天,休息兩天,這樣您在不自覺中就在延長他對幼兒園的適應期。如果哭鬧情況嚴重還可以帶一件安全的隨身物品來幼兒園,減少幼兒的分離焦慮。
總之,幼兒的哭鬧現象非常正常,原因也是很多,我們一定要做一名細心、耐心、善于動腦的幼兒老師,用你們那聰穎的智慧繪就一幅七彩的幼教圖畫,讓你們那天真活潑的小主人,用一張張笑臉,在畫紙上綻放七彩光芒,造就七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