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軌道工程質量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軌道工程項目極其復雜,就其體系來說是一個由路基、橋梁、隧道、軌道、供電、接觸網、信號、車務客服、機車車輛等專業組成的接近于智能化的高度自動化體系。建設過程的質量管理影響因素眾多,涉及設計、施工、監理、建設、監督各單位,涉及材料設備、地理水文環境、施工技術工藝方法等,每一個項目所處地理環境不同,又顯示出各自不同的特性。因此軌道工程的質量管理難度大,雖然經過巨大努力,已經取得不俗成績,但在建設中仍然存在遺憾。
關鍵詞:軌道工程;質量管理;現狀分析
1軌道交通質量管理中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1)從質量管理發展現狀分析,因為質量具有經濟性特征存在質量管理上二面性。質量管理作為管理學科的一個部份,內容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同樣,人們對質量管理概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歷史過程。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對質量管理的基本定義是:質量就是適用性的管理,市場化的管理。全面質量控制的創始人菲根堡姆對質量管理的定義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并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制造和售后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制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國際標準和我國標準對質量管理的定義是: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質量管理的發展與工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關于質量的概念發展包括對社會性、經濟性和系統性的認識。通過分析質量管理的內含及屬性,對比目前軌道交通建設中對質量管理的現狀,目前普遍在質量管理中對其系統性、社會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特別是質量具有經濟性屬性導致質量管理上存在二面性。(2)決心與行動上差異。一方面大談特談抓質量,但技術支持不到位,施工技術施工工藝落后。眼高手低,心中無數膽子很大。(3)講質量是部份人的事,全面質量管理中全員責任體系不建立。特別是施工企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很少有真正建立,就算是建立也僅限于紙面。(4)講質量管理只講單位內小系統不講社會大系統,緣木求魚。質量管理是社會性的大問題,一個單小的企業離開社會大環境,講質量管理難上加難。(5)講質量是干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但大量使用低素質人員,過程控制失效。
2質量管理的一些思考
質量管理是全社會的事,是維護我們生活基本保證的長城,很有幸目前國家與政府對此已經有了充分的足夠的重視,從國務院提倡“工匠精神”到黨中央提出質量強國戰略,無不說明已經將質量管理提高到足夠重視的地步,因為質量管理是社會技術進步和社會文明的標志,高質量就是高效率,高質量就是低成本。沒有質量的效率等于零,我們可以從汶川地震中知道這一點教訓,坍塌的幾乎全是90年代左右建設的不講質量的住宅,現在的社會環境再也不是以前只講效率,合作雙贏的文化氛圍,這是一個非常好發展趨勢。質量管理從全社會的這個大系統來分析,我覺得從社會角度三件事需要改進:(1)從社會的角度對工程建設中有組織有預謀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行為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前幾年雖然從質量管理條例、安全管理條例、建筑法均規定了各種違法的處罰,但從實際執行情況,均是在出現了安全事故后經調查發現才處罰,還有更多的情況是沒有被發現,鐵路系統對這類被發現的行為停留于暫停投標,清除出鐵路建設市場等經濟處罰的層面。我認為這樣力度的處罰遠遠不夠,有組織有預謀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行為在建設領域仍然大量存在,前不久發現在西安地鐵的問題電纜就是一例。從理論上分析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行為與貪污、偷窺、圖財害命是一個性質,屬于刑事犯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要將質量責任終身制落到實處,工程建設有大量的隱蔽工程,在沒有出現安全事故質量事故的時候是很難發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行為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在工程破拆環節增加一道最后審查關,這幾年破拆的工程、建筑非常多,但多一拆了之,讓大量的當年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物證消失,實在可惜,應當在這最后環節增加一道審核檢查,對工程質量下一個最后的結論,讓工程質量終身制度真正落實。有效地威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并想混蒙過關的行為。(2)勞動用工制度需要矯枉過正。我們國家原先實行的是鐵飯碗制度,后來因為這一制度成本高效率低,改革推行了勞動合同制,工程建設行業推行了項目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推行以后確實生產效率,建設速度有了難以相像的飛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帶來了巨大的質量滑坡,工匠是需要培育的,曾經的一個泥水匠需要做三年學徒,但這些制度推行以后,工程建設領域的主力軍就是農民工,因為企業采用農民工成本最低,需要時市場一招,不需要時立即解散沒有負擔,成本低了是事實工程質量滑坡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幾年由于機械化工廠化提高等技術進步,工程質量有所改觀,但涉及人工操作部份的質量仍然不容樂觀。這與用工制度密切相關,因為這個制度下企業無法靜下心來培育自己的隊伍,培育自己的工匠。分析國鐵部門,這幾年有了飛速的發展,這與高考恢復后鐵路屬于“金飯碗、銀飯碗、鐵飯碗”中的鐵飯碗部門聚積了當年大量的精英有關,也與80、90年代用工制度改變基本涉及有關,這使得鐵路部門人才濟濟,同時由于工作性質穩定有了大量技藝不凡的工匠有關,厚積薄發才有了今天這個飛速發展的局面。當然鐵路部門的效率,效益是低的。這正好印證了質量管理中質量具有經濟性這一特性。(3)招投標制度需要改革。目前招投標的制度是低價中標,施工企業由于競爭不得不壓價投標,業內有言論,寧可虧死不能先餓死,有些不明因果的建設單位異想天開地誤以為施工企業會倒貼資金替你干活。這樣一來給工程質量管理來了巨大難題,給工程質量帶來了不利隱患,甚至這樣的制度下偷工減料成了潛規則。因為這樣的成本下要么工程爛尾要么偷工減料。
3國鐵系統值的借鑒的一些優秀的質量管理經驗
(1)倡導使用高素質人員,嚴控低素質人員的使用。人是質量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鐵路系統在招標中提倡業績證明,提倡工程承包中的實施架子隊(架子隊是鐵路系統的名詞,意思是施工隊伍中幾大關鍵崗位必須由鐵路正式職工擔任)禁止轉包分包。嚴格持證上崗,這些措施均是想從控制施工人員素質的角度來提高工程質量。(2)倡導首件工程。工程大規模施工前,首先實施首件工程,以驗證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驗證施工工藝,首件工程可以是小的單位工程,也可以是分部分項工程,首件工程結束后進行驗收、總結,評估,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等,首件工程成功以后方可大規模開展工程施工,這個步驟鍛煉了施工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驗證了施工工藝,對質量控制起到了較好的作用,這與樣板引路的作業有異曲同工之處。(3)標準化的大規模推行對質量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鐵路系統推行標準已經有多年,成果卓越,通過推行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作業過程標準化、工地標準化、監理站標準化、試驗室標準化、攪拌站標準化等基本實現事事有標準,作業人員的行為符合標準,為鐵路建設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4)嚴格的內部考核管理制度。鐵路系統的考核制度剛性嚴肅,關于質量安全管理有十嚴禁,質量管理五條紅線,職工兩違可以開除的規定達25條,觸碰兩違可以待崗的規定達79條,制度明確考核嚴格。中國的鐵路是世界最繁忙的鐵路,但中國鐵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鐵路,這些嚴密的制度,認真的考核,造就今天的國鐵的成功。
4目前施工企業迫切需要改進的事項
(1)全面質量管理的全員責任要真正落實。目前的施工企業全員質量責任體系建立不完善,僅限于少部份人的事,使得質量控制技術支撐不足,質量控制的穩定性差。(2)工序質量控制流于形式。相當多的施工企業班組自檢,交接檢不做,質量自控失效,工序質量控制只有監理驗收一道關,如果監理再放水,那么工序質量控制完全失效。(3)質量持續改進差。QC小組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能力弱,只有組織形式,沒有實際攻關能力,使得企業質量持續改進能力不足。(4)使用人員培訓不足,培訓走形式。對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培訓不夠,經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的規定執行不到位,不少施工人員技能不佳,大量的工程質量表面像個樣子,內部經不起檢驗,外美內不實。
5結束語
質量是社會文明和技術進步的標志,只有全社會重視質量,全社會科學技術進步,企業重視,才會有質量管理良好的基礎,基礎不實,事倍功半,希望經過我們一代代人的努力將我們的鐵路建設,真正實現不留遺憾,建造精品工程的目標。
作者:黃清 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金華車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