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本體化現代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現代藝術設計本體化起源
傳統繪畫藝術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追求是現代藝術設計靈感來源和設計思維的基石,現代藝術設計是對傳統繪畫藝術的人文價值的繼承和再創新。在現代藝術的誕生和演變過程中,始終與傳統繪本體化畫一脈相承。在傳統繪畫人文精神的熏陶下,設計師將藝術審美與生活服務融合起來,實現設計形式的不斷推陳出新。19世紀以來,一大批具有印象派色彩、立體主義的形態建構等現代藝術的藝術理念的西方傳統藝術的現代藝術大師實現了設計理念在包豪斯設計學校的傳播,使得設計形態逐步擺脫了簡單模仿自然的樣式,更加趨向主觀的再創造。
1.1西方繪畫藝術的引領
一方面,現代藝術的變革起源于印象主義,先后經歷了印象、新印象和后印象主義的初期探索階段,使人類對于物象的感知和表現方式產生了新的理解,從而使藝術設計進入了嶄新的時代。印象主義對現代設計的色彩語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得現代設計的色彩語更加炫彩奪目,也是人們對于設計的審美追求有了新的理解增強了藝術設計的視覺信息傳播力,使得設計內容過多地開始強調自然生態中人類自身;另一方面,作為現代藝術的視覺傳達形式的兩種類型之一的再造自然型,具有強烈的主觀抽象的表現特點,體現了現代藝術設計的以人為本,面向人類自身服務的藝術設計理念。
1.2中國傳統藝術的滋養
現代藝術設計的肌理技術體現了現代社會的技術性,中國傳統藝術技法語言的水墨材料體現了濃濃的東方傳統文化的人性化精神情節。中國傳統藝術追求完美的藝術意境,要求畫品與人品相結合,工中帶寫,許多設計作品在素材選取、構成、色彩以及文字等構成元素上,都洋溢著濃郁的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取向。
2現代藝術設計本體化構建
2.1綠色設計
在當下生態環保理念的影響下,現代藝術設計的審美理念越來越從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追求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和諧統一。綠色設計理念也越來越成為評價現代藝術設計優劣的重要標準。在綠色設計理念的指引下,設計師應從尊重自然生態基本法則的角度出發遵循環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進行藝術設計;此外,設計師要樹立綠色環保意識,積極通過綠色健康的設計作品來引導人們的綠色審美理念,始終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總之,藝術設計出了要關注設計產品本身,也要更多地掛住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借助綠色設計理念和手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也為現代藝術設計開辟新的天地。
2.2低碳設計
低碳設計旨在降低空氣中碳的排放,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激發現代藝術設計的人本化靈感。低碳設計、低碳生活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生存意識的主流,從而引發設計低碳的創意趨勢。設計旨在從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基點,維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規律,降低對空氣中碳的排放量,保護自然環境,并且最大限度地發掘各種藝術設計的人本性設計靈感,使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精神享受擁有最大程度的滿足感。
2.3非物質設計
在工業化大生產的時代,技術設計的理念在于更多地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現代藝術設計在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和設計導向等方面更多地趨向人性化,向非物質的設計理念發展,更多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更為深刻的藝術設計理念中,面向人類的需求和發展,凸顯藝術設計的終極追求,依托本體化設計導向,通過設計所產生的精神效應來撫慰人們在高速度、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所產生的焦慮和不安,使人類超越物質的束縛,進而追求精神健康的體驗。因此,現代設計藝術的非物質化是設計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3現代藝術設計本體化化溯源
3.1大眾化
現階段的互聯網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圖像視覺信息所傳達的人類認知和審美世界。也正是由于當下圖像信息設計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得現代藝術設計具有強烈的大眾性理念,這直接表現在現代藝術設計的文化基礎、思維導向和設計靈感來自大眾文化,同時也致力于使現代藝術設計到達簡潔、深刻、直接和精致的藝術追求和審美取向。因此,大眾性正是現代藝術的時代特征,同時也稱為評價現代藝術設計水平的重要參考標準。現代藝術設計借助各種各樣的設計形式傳遞信息知識、表現藝術審美。除了滿足人們的物質享受,更多的是啟迪人們的審美意識,洗滌人類的審美心靈,提升人們的審美藝術享受。
3.2網絡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論是信息的傳遞容量還是信息的傳遞速度都在飛速地增長,使得原先的語言和文字媒介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傳遞的需要,信息容量大、內容豐富、傳播快捷的視覺媒介應運而生。由于圖像傳播媒介不具有文字等的認知隔離和交流障礙,突破了不同地域和文化傳統的束縛,超越了時空的局限性,已經越來越成為符合人們交流習慣的交流媒介,也被大眾和現代藝術設計界所廣泛接受,迅速形成網狀傳播的設計優勢。現代藝術設計通過設計圖像將設計理念和圖像信息以更加便捷并且覆蓋全球的傳播途徑傳遞給更加廣泛的受眾,信息時代的圖像藝術設計已經成為藝術理念和圖像信息的全球性傳播途徑以強烈的網絡覆蓋力深受大眾喜愛。借助這種網狀非線性的方式,現代藝術設計更加便捷地服務于大眾生活。因此,網絡性也是現代藝術設計人性化的一個重要體現。
3.3多感化
藝術設計審美的受眾是具有多感官的審美本體,多感官途徑的藝術理念傳達更具有高效的藝術審美效果。因此,現代藝術設計通過多感化的設計理念,徹底打破傳達媒介的低劣化應用,通過多樣的感官參與體驗設計信息的傳達,到達了直接、真實、直觀的傳達效果,一起傳播范圍更廣泛、傳播效率風高效的特點被大眾和設計師所認同,實現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傳達手段。借助多感官的藝術體驗和外感價值的完美統一,使得設計作品的信息傳播效率和接受范圍獲得了質的飛躍,最大化了藝術理念的傳播效果。因此,多感官的現代藝術設計理念也是時代大眾審美和藝術設計理念的時代訴求和歷史潮流。
4結語
現代藝術設計是在傳統繪畫藝術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實現以人為本的具有大眾化、多感化和網絡化特點的綠色設計和低碳設計思想。現代藝術設計以實現對人的服務為目標,致力于在人類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再創造,并且不斷追尋本體化的終極設計追求。人本化的設計藝術理念和追求已經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審美理念,藝術設計的根本意義在于對人的主體價值的認同和創造,實現人類自身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體現藝術設計的人本化思想,實現人類社會審美的健康發展。
作者:邢博川 朱海英 單位:甘肅隴東學院 甘肅慶陽西峰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