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類思維實質藝術在現代藝術中的體現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人類思維發展的進程是“從非理性信仰進化到靈論和神,再進化到理性和當時建立人類學的人們的科學觀點的”,人類思維藝術性實質是人類思維特有的特征,也是人性的意識特征。人類是藝術的創造者。本文將重點從審美藝術特征、象征性藝術特征、模仿性藝術特征、人性思維藝術特征四個方面對人類思維實質顯現進行論述,同時研究人類思維中藝術顯現消解方面的主要體現,最后總結其在現代藝術中的具體體現,旨在揭示人類作為藝術的創造者思考藝術思想的問題,其實質應是更為直接和深刻地呼喚人性的回歸。
關鍵詞:人類思維實質;藝術特征;消解;現代藝術
1人類思維實質的辨析
隨著西方進入現代社會,現代西方人傾向于用理性邏輯推理一切宇宙間的奧妙,理性思維已經成為人類思維的代名詞。“現在人們認為人類思維實質的認識、判斷是一個理性實質的認識掌握”是關于人類思維的概念,從人類思維實質的角度而言,這是一個片面的判斷。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理性思維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思維方式,被廣泛運用于一切思想學術領域,包括藝術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但當黑格爾提出著名的“藝術終結論”的時候,理性思維的藝術觀念受到了致命的挑戰。藝術終結意味著藝術自身在內容上和形式上發生新的變化、新的轉折。近代藝術標志著理想藝術的進一步解體,也標志著藝術進一步的持存,但以另一特質、另一形式和功能持存。
2人類思維顯現的藝術特征
人類作為藝術的創造者,其思維實質上具有特殊的藝術特征,即審美特征、(視覺表現方式)象征性特征、模仿性特征、人性思維特征。首先,古代人類的思維在認識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思維方式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審美藝術性特征,原始人類甚至將藝術觀視為他們的世界觀。例如,在原始社會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人的脖頸是狩獵歸來懸掛獵物的地方,之后發明了扁擔、籮筐之類的運載工具,脖頸很少用來干活了,但為了顯示自己的健壯能干和滿載而歸,人們便利用戰利品——獸骨、獸牙裝飾自己的脖子。在猿人的遺址中,考古學家們就發現過大量經敲打研磨和鉆孔并染成紅色的串串項頸飾物。1968年,在北京門頭溝東胡材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的飾物,在一個少女的遺骸頸部由一串小螺殼制成的項鏈。而這樣的發現,進一步說明到后期原始人類并不是全部為了展現自己的健壯能干,更多的是一種審美。其次,早期人類行為被誤認為是藝術行為,是因為人類的思想即藝術思想形態表達方式具有象征性,人類學家把這種方式稱為“視覺表現”方式。人類最早的權利表現不是對財物的占有,而是對美的占有,即對所謂藝術品的占有。而模仿性特征的顯現,以及巫術行為的出現是人類思想形成的標志,也是人類文明出現的標志。巫術的思想是一種人的思維實質的顯現,一般巫師必須具有兩大技能,首先他必須是醫生,其次他一定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家,作為藝術家的巫師有義務創作在宗教典禮上演出的歡樂舞蹈,并制作舞蹈者佩帶的面具。巫師在實施職能的行為上具有很強的藝術性特征。在巫師制作面具和使用的行為上了解到,巫師在傳達思想行為上基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舞蹈形式(伴有歌唱),一種是雕刻和繪畫形式,并且在表達方式上具有明顯的戲劇性表演特征。最后,人類是在具有藝術性的行為中展現出人性思維特征的,而且人類藝術行為是以視覺表達方式為基本特征的。人存在的特征是使其生存的環境成為一種人化自然的環境,而人化自然的方式就是順其自然。所謂順應自然,說明人類藝術實質的思維方式是可以認知宇宙自然界的,但其認識的目的與理性思維有著質的區別,人性思維認識自然世界具有審美藝術目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等證實了人類藝術性實質的思維方式不僅具有認知能力,而且在認識和闡述人類的生存形態和自然界現象上遠比現代科學對自然界的認識要深刻得多,也正確得多,并且展現了人性思維特征。在今天的人類世界中,從人的思維藝術性實質角度而言,已經沒有了創造文化的能力,因為人類思維已經成為一種適合創造物質世界的理性思維,即用賦予自然以人類的意識形態的方式來把握它,而自然也因人具有藝術性實質思維的關照有了人性的生命特征。
3在現代藝術中人類思維中藝術顯現消解的主要體現
第一,人性思維的藝術特征在消解。以理性思維作為衡量人的智慧以及行為方式的生存環境中,在理性思維生活方式中的生存形態中的人類已經成為自然化和科學化的人。第二,象征性視覺形象弱化,在具有直接體能性的舞蹈藝術行為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科學思想指引著科技的發展,產生了一種名為電影的科技行為。電影的誕生將藝術作品以一種科技手段搬上銀幕,予觀賞者一種揭示現實為目的的角度去欣賞所謂的藝術,表面上能夠全面和直接地詮釋藝術作品表達的內容。其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將人們心中所想表現出來。這實際上是對藝術作品,特別是傳統藝術行為中象征性視覺形象極大的弱化。第三,藝術性語言能力在消解,即語言中的比喻性和隱喻性在消解,而概念化符號性越來越成為人類今天的基本語言功能,如在世界博覽會誕生的著名建筑水晶宮。這座歷史上第一次以鋼鐵、玻璃為材料的超大型建筑,不僅開創了近代功能主義建筑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屆偉大的世博會。水晶宮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征物,創造性地將花房式框架玻璃結構運用到建筑設計之中,使樹木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結果這座原本為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成為第一屆世博會上最成功的展品。這個作品的出現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而非由藝術“語言”發展變化的結果。第四,被科技性消解,這一突出的體現為人類經千百年形成的藝術樣式都不同程度地在高科技制作手段中消解和消失。在電影中將藝術的形象表現性、創造象征性、有限時空性以及美的造型性消解在可以看見的“想象”面前,使電影成為一個永遠“現在時”的科學制作產品,從藝術思想的角度來看,電影為人類的想象力畫上了句號。比如不少人把視頻游戲刻上鮮明的娛樂性。不追求微言大義而突出視聽享受已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普遍傾向,而由這種傾向形成的判斷藝術價值的標準正在削弱傳統藝術注重人文內涵的價值標準。第五,人類思維中的民族性在消解。藝術思想的表現形式實質上是對人性的體現,每個地域的人性特征也因為地理、政治及習俗等綜合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是科學是無國界、無民族性的一種理性思維的產物,如現在建筑設計中,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一味盲目追求高度,忽視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總會在某報紙上看到某城市建全球第一大高樓這樣的消息。
綜上所述,今天的藝術應該是一門了解和掌握古代人類思維的學問,而今天我們思考藝術思想的問題,其實質是在呼喚人性的回歸,是在呼喚人類健全的思維的回歸,即人類思維審美藝術性實質的回歸,呼喚人類的藝術性體能行為的回歸。
參考文獻:
[1]…祝小蘋.藝術學教程——藝術思想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李思飛.論黑格爾關于藝術終結論的觀點[J].工會論壇,2011,17(2).
[3]…蔣念軍.科學思想與西方文藝方法論對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消解式影響[J].藝術科技,2013,26(3)
作者: 朱 琳 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