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科護理中母嬰床旁護理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470名產婦作為觀察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230名與觀察組240名,對照組產婦實施傳統護理模式,觀察組應用母嬰床護理模式,觀察兩組產婦對母嬰健康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婦在母乳健康五項護理技能得分、對護理總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應用母嬰床旁護理可有效提升產婦對相關健康知識掌握的能力,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產科護理;母嬰床旁護理;母嬰知識與技能;滿意度
部分產婦由于缺乏母嬰健康知識及嬰兒護理技能,常在產后出現抑郁等不良情緒,對產婦及新生兒均有消極影響。傳統的護理模式多為不同崗位人員在不同場所進行,不僅阻礙產婦學習嬰兒護理知識與技能,還易導致新生兒感染。母嬰床旁護理是一種順應時展與母嬰需求而孕育的人性化護理模式[1]。近年來,我院在產科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獲得較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與分組
從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的產婦中隨機抽取470名作為觀察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230名和觀察組240名。對照組:年齡24~28歲,平均(26.1±1.2)歲;孕周35~40周,平均(37.2±1.1)周;體重64~80kg,平均(70.2±2.1)kg。觀察組:年齡24~29歲,平均(26.4±1.3)歲;孕周35~41周,平均(37.6±1.4)周;體重65~80kg,平均(70.3±2.1)kg。兩組產婦基本情況接近。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新生兒沐浴地點安排在專門的沐浴間,在治療室對新生兒進行疾病篩查、預防接種。健康知識教育集中在教育室進行,主要通過播放相關影片讓產婦了解喂養母乳的方法、處理產褥期常發病等知識。
1.2.2觀察組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具體如下:先確定好具體的醫護人員安排,以小組責任包干制為基準[2],每個小組安排若干名護士,每名護士皆需接受常規護理、新生兒撫摸、新生兒沐浴及母嬰健康知識教育等相關護理培訓[3],通過考核后上崗。指定責任小組負責相應的母嬰護理工作,其中護理及健康教育均在產婦床旁進行,護理主要包括新生兒撫摸、沐浴及皮膚護理等,而健康教育以“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開展,主要宣講內容為產褥期多發病的解決辦法、正確喂養母乳的技巧與注意事項、新生兒撫摸及沐浴等,護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指導與糾正產婦的操作方法。
1.3效果判定標準①
根據我院相關規定自主制定判定標準,檢查產婦對母嬰健康護理技能(撫觸、母乳喂養、沐浴、臍部護理及臀部護理)的掌握情況,由3名醫護人員組成評定小組進行評分,每項分值20分,取3人的平均分,累計五項評分得分越高說明產婦掌握程度越好。②根據我院護理情況自擬一份調查問卷評價護理效果,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耐心、細心、技術熟練程度、健康教育熟悉程度、及時處理產婦需求、對護理人員是否信任及滿意。問卷共10道選擇題,滿分為100分,8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χ-±s)表示,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母嬰健康護理技能掌握情況比較(表1)
觀察組產婦在母乳健康五項護理技能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情況比較(表2)觀察組產婦
對護理總滿意率為97.5%(234/2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0%(200/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46,P<0.01)。
3討論
在婦產科室中,部分產婦對健康與育兒知識了解不足,分娩后極易出現不良情緒,對其開展有效的護理服務干預尤為重要。傳統婦科護理模式中,護理服務開展的場所多變,育兒護理與健康知識宣講等分離,護理效果欠佳。突破傳統護理模式的束縛,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應運而生,更突出護理服務對產婦的人性化、人文化的關懷。相較于傳統模式,該模式更關注產婦、新生兒的實際需求,在確保兩者健康的基礎上,為母嬰情感交流搭建良好的平臺。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要求下,護理人員需接受相應的培訓并通過考核再上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4]。而采取在母嬰床旁實施撫觸、沐浴等護理及健康教育宣講,通過專業人員熟練的演示,產婦可從視覺、觸覺、聽覺等多感官消化并運用相應知識,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另外,在醫護人員面對面的護理教育中,若產婦對操作步驟理解不清晰可及時詢問,如此突出了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人性化,提高了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在母乳健康五項護理技能得分、對護理總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應用母嬰床旁護理可有效提升產婦對相關健康知識掌握的能力,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高超,封秀玉,莫麗霞.母嬰床旁護理模式臨床實踐的新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6):41.
[2]賈艷妮,孫婷婷,熊莉華.母嬰床旁護理對初產婦產后焦慮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4):120.
[3]朱利娜,王養娥.母嬰床旁護理與傳統護理模式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藥,2015,28(1):112.
[4]許榮華.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6,37(2):209.
作者:岑雷音 徐光萍 姜志清 單位:浙江慈溪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