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骨科護理安全隱患和防范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72例骨科患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18歲~72歲,平均年齡(42±13)歲,病程1h~36h,平均病程(8.7±1.7)h。18例腰椎骨折,20例雙脛腓骨骨折,11例上肢骨折,11例骨盆骨折,12例下肢骨折。
1.2護理方法所有患者給予正確的護理安全防范措施進行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評估,正確填寫患者的病歷并妥善保管,與患者及時溝通交流,使之對自己的病情進一步掌握,并積極配合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嚴重: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并發癥較多,不能下床行走,久臥病床,不能進行語言表達;緩解:術后患者并發癥少,可以扶拐下地行走,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正常:手術后并發癥消失,可以正常的行走以及語言溝通。
1.4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2.1骨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1.1對病情評估不詳細臨床中倘若護士的經驗不足,則極易造成評估失誤。比如對患者的切口進行負壓引流操作時,由于手術的創傷面比較大,剝離較深,導致滲血量過多,因此需要在手術后放置引流管,進行負壓吸引。倘若護理人員沒有重視負壓值的大小,沒有對引流液量進行準確的評估,則極易導致患者創腔內出血或者引流不暢等現象。
2.1.2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欠缺低年資護士缺乏專業知識,經驗不足,易導致醫患糾紛,影響護理質量。
2.1.3護理病歷的管理問題患者的護理病歷為重要的醫療、法律文件,是醫生進行搶救的第一手資料。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記錄不準確,記錄和實際醫療不一致的現象。對病歷未能妥善保管,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2.1.4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由于骨科患者行動不便,經常臥床,運動少,并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因此經常引發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意外傷害等。昂貴的醫療費用、并發癥的不斷增加、功能恢復不良等因素導致患者對病情缺乏了解,對護理人員產生抵觸或者反抗的情緒,這些因素將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后果。
2.1.5醫院護理工作制度不完善我院護理工作制度尚待完善,一方面是需完善規章制度,二是需完善監督護理方案的落實性。因此存在護理隱患。
2.2防范策略
2.2.1加強制度建設,提高護理水平醫院應該鼓勵護理人員學習護理安全資料,及時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及教育工作。通過舉行專題講座以及交流會談安全護理等方式,針對護理安全隱患進行溝通交流,提出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不斷提高骨科的整體護理水平。
2.2.2加強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護理人員在上崗就職之前應該進行專業護理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技術的練習,并定期進行考試,與年終護理知識考核相結合進行獎罰,對上進心較強的護士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表揚。通過各種探討與交流,不斷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操作,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
2.2.3強化護理安全意識為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避免失誤的重復出現,醫院應經常舉辦與安全護理相關的會議,將每一項護理差錯都進行及時的解決,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獎罰,使護理人員認識到提高護理安全的重要作用。骨科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即是及時的治療,身體仍然還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因此骨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不容忽視,有效的護理工作可以減少患者的致殘率,提高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速度。加強對骨科護理工作的重視,逐漸消除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可以有效減少醫患糾紛。總之,在新醫療體制不斷改革的形勢下,醫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骨科護理工作的專業性以及綜合性要求增高,對骨科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護理人員應該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知識的儲備,緊跟骨科技術飛速發展的腳步,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作者:趙蕓單位:夏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