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護理獎金的改革之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具體如下
1.1護理費及護理治療費
執行國家醫療衛生行業的收費標準,每個月按照實際收費的總和計算,(床日總量+入院人數×3+出院人數×3)根據實際登記數據計算。
1.2基本工資
可控成本可控成本分為三大類:一是科室人員工資;二是不計價衛生材料;三是低值易耗品。即不能向患者收取,但臨床實施護理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成本,科室可自行操控使用的物資,如文化辦公用品、棉簽、紗布、消毒劑等。通過科室出庫記錄進行匯總查詢。
1.3護理
我院對護理人員工作量的績效評核標準設定同時考核兩大工作量的評估指標,一為直接護理項目,主要評估護理人員實際從事勞務工作的技術含量、風險、數量等。另一為間接護理項目,此部分以護理人員實際照護患者數和病房入、出院患者量作為間接護理工作量化的替代指標。另外考慮到不同科室工作的難易和風險程度,依據物價局給付項目,細化數千項護理處置的難易程度,風險高低進行不同程度的替代性量化調整。即通過調查全院各個科室護理工作項目所占比例,對每項耗費的護理時間和人力反復測算,計算出護理時數的系數。將科室的(直接護理時數+間接護理時數)×系數即為該科室的護理時數。
1.4確立護理單元獎金分配制度
確立護理單元獎金分配制度,設計原則為區分出護理實際貢獻項目與收入。充分考慮不同科別護理風險系數關系,以護理費、護理治療收入以及護理時數反映科室病患嚴重度及貢獻。落實護理工作量照護基準以照護患者數進行獎金計算,扣除護理作業成本,共同促成醫護合作節省成本。
1.5評價方法
以胸外科、血液科護理單元為例,分析我院實施獎金分配改革前(2011年4~10月)后(2012年4~10月)手術與非手術科室人均獎金的增幅情況,增幅率=改革前/改革后×100%。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2結果
改革前后我院2個護理單元各項績效指標合格
3討論
目前我院護理績效獎金的核算存在如下弊端:①獎金唯財務導向明顯,大多數護理人員的獎金以部門等級劃分或參照醫生獎金比例發放,大鍋飯似的分配模式,嚴重挫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②科室對獎金的管理力度較小,核算內容細化程度不高,無法反映科室及崗位的實際勞動差異,導致護士勞動強度與獎金不成比例。③成本管控力度較小,浪費現象不同程度存在。護理人員績效獎金核算的改革是收集、分析、反饋護士在其崗位上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結果等情況的過程[3],主要原理是根據護理單元工作崗位和工作性質的不同劃分進行測算。根據其各自不同的工作,分析其所需的技術、時間、風險程度、消耗的資源與成本、結果質量等,重點將護理績效考評分成兩大類:一是結合護理單位效率的投入與產出項目,來評估護理單位的臨床工作量;二是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考評方法,結合各護理科室管理需求與手段設計獎金分配考評表。主要根據不同護理項目的技術含量、風險性及勞動強度設立高低不同的以非貨幣單位表示的相對價值比率,即結合護理單元護理時數的系數來核算護理單元及個人的獎金。
4結論
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結合護理績效考評等因素,采取積極有效的核算與分配制度,充分調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我院優質護理工作較好地向更深層次發展。
作者:吳劍環曉鋒吳春燕單位:靖江市人民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