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科護理隱患與防范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248例病患,其中160例男性、88例女性,年齡13-78歲(平均年齡27.6±1.2),病程6個月-17年(平均病程4.1±1.1)。248例病患均患有精神疾病(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全部病患依據隨機雙盲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8例,兩組病患“性別、年齡、病情、治療時間”等一般情況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統計學方法
對精神科歷史發生的事故因素進行統計,采用自編調查問卷的方式將護理隱患分為“護理人員因素、病患因素、用品因素”三個主要類別。
2總結分析精神科護理的隱患
2.1護理隱患
依據事故總結分析精神科護理的隱患。
2.2針對護理隱患進行防范措施
2.2.1心理護理
處于發病期的病患往往會有“走失(外逃)、沖動、打人毀物、自傷(自殺)”不可預料的沖動行為。醫護人員應以“尊重、理解、關心、鼓勵”的態度去面對病患,耐心的去傾聽病患的內心訴求,對于出現不良情緒的病患鼓勵病患通過述說的方式進行發泄直至情緒穩定。
2.2.2嚴格落實安全檢查,強化夜間巡視工作
臨床資料證實精神病病患自殺方式多以“自縊、服藥過量、吞食異物、割腕”為主要方式,因此,病患住院期間應嚴格落實安全檢查工作。通過不定期對房內物品檢查防范被服類與保險帶自縊問題的發生。對于服藥的病患應落實好“服藥到口、下咽方走”,防范病患聚集大量藥物后一次性吞藥自殺。且因鎮定催眠藥服用后會出現“頭暈、嗜睡、精神萎靡不振、判斷力下降”等情況,醫護人員應安排病患服藥后臥床休息,防范走動發生跌倒問題。此外,對于自殺高峰期的夜間醫護人員應強化巡視,確保病患時刻處于自己的視線之內。
2.2.3強化基礎生活
護理精神科病患在長期疾病與服藥的影響下腦功能會逐步退化,極易發生“跌倒、墜床、走失、噎食”等問題。醫護人員應要求病患帶入的鞋襪具備防滑功能,對病患強調床欄或約束帶的重要性,防范墜床事故的發生;對于精神異常的高危病患在其脖子與手腕上佩戴識別卡防范發生走失事故;病患的飲食嚴格遵循“三高兩低”的原則(即“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蛋白質、低糖、低脂”),進食應緩慢防范噎食事故的發生。
3結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248例病患共發生23例跌倒、17例墜床、18例噎食、4例自鎰、5例割腕、2例外走溺水、4例氯硝西泮靜滴過快導致呼吸抑制事故。觀察組與對照組事故發生率具有顯著差異。
4討論
安全不僅是醫療護理工作的首要問題,也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精神科護理對象的特殊性與護理工作人員工作上的疏忽都會導致護理事故時有發生,查找精神科護理存在的隱患并進行針對性的防范直接關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筆者認為精神科的護理工作中,醫護工作者必須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與警惕性,始終要以安全為首位,為病患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治療環境。
作者:林月晴 單位:福建省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