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課程改革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臨床免疫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系統地掌握臨床免疫學及檢驗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夠運用這些理論和技能對臨床上遇到的相關疾病進行鑒別、診斷和評價,逐漸養成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從而為以后勝任臨床工作或繼續深造打下基礎。實驗課教學在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并最終融會貫通成為其基本技能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校在分析專業發展趨勢和新時期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和編排,通過在近2屆學生中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和歡迎,現將相關內容與心得總結報道如下。
1專業發展趨勢
臨床免疫學檢驗是一門研究免疫學檢測理論、技術及其在臨床檢驗中應用的重要學科,其發展經歷了早期的完全依賴目測自然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凝集反應)、目測加速的免疫反應(如免疫電泳)、借助儀器檢測標記性免疫反應、半自動和全自動化檢測幾個階段。隨著相關學科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臨床免疫科室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經典的免疫學檢測理論和技術依然是現代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基礎和核心,對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術的掌握依然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
2新時期大學生特點
當前我國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一代已經步入大學殿堂,作為在社會急速轉型時期成長起來的新世紀大學生,其認知特點有較為明顯的自身特點和時代烙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反應敏捷,思維大膽,但是由于身處一個信息獲取十分便捷和內容極其豐富的社會,造成他們往往只能選擇簡單接受和快速處理,缺乏一種對具體問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耐心;
(2)當代大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相對以往更加強烈和突出,表現在學習過程中就是不愿意只是簡單地接受傳統的說教為主的學習方法,在接受新知識,新理論時總愛問諸如“是這樣的嗎?”的類似問題,其可貴之處在于敢于向傳統提出質疑和挑戰;
(3)受當前就業壓力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目的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具體表現就是從以興趣為導向轉向了以實用為導向的學習模式,其功利性明顯增強。由此可見,根據現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是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3實驗課程改革規劃和實踐
實驗課程的開設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已有的理論知識,更應該在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其創新能力上發揮重要作用。以往由于教學經費、實驗場地及師資力量等因素,免疫學檢驗實驗課主要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為主,教學內容在編排上相互之間銜接松散,比較單一分散,不利于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同時缺乏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課程,不能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為此,本校在保證必要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增加和強化綜合性實驗,有選擇性地開展研究性實驗的原則,按照進階式教學規律,將3個層次的實驗內容
(基礎性、綜合性、研究性)分別按不同的模塊類型,如免疫血清的制備和鑒定、不同疾病的免疫學檢測和細胞免疫功能檢測3種方式進行重新編排并實施。前者包含了可溶性抗原和顆粒性抗原的制備、免疫動物、沉淀反應、凝集反應和鹽析法純化抗體,全部實驗完成以后大部分學生對臨床免疫學檢驗方法的整體輪廓和基本流程有了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針對標記免疫技術部分,本校按照不同的疾病類型,開設了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檢測、腫瘤免疫檢測、超敏反應的免疫檢測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檢測模塊,將不同檢測指標和檢測技術按照疾病類型進行分類和歸納,比如在做乙肝感染指標檢測時,本校同時用聚合酶鏈反應和膠體金法對同一份標本進行檢測,由于靈敏度不同有可能同一份標本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進而歸納出各種不同檢測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對于那些目前無法開設的內容,比如電化學發光技術,本校將臨床上電化學發光儀的工作流程拍成教學錄像供學生學習。在實驗課程后期將教研室教師承擔科研課題的部分內容和學生自己設計的研究課題作為研究性實驗內容引入,讓大家分組設計實驗方案并在課堂上以PPT的方式和大家分享,部分同學還可以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此同時,本校在實驗課程的考核上進行了相應調整,建立和實施以創新能力考核為主的實驗考核體系,重點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體系包括2個部分:(1)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平時實驗操作和期終實驗操作考試;(2)科學思維及綜合運用所學臨床免疫學檢驗知識的能力考核,包括對給定的科研課題實驗方案設計的評價,對參加的研究性實驗和實驗報告總結,不僅要考查學生是否真實地記錄了實驗結果,更要考查其是否對實驗結果進行了認真分析和討論,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4效果評價與不足
通過在近2屆學生中進行實踐,本文發現這種按照進階式教學規律,通過模塊化的組合和實施的方式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快速建立起對臨床免疫學檢驗技術和方法的初步認識,隨著學習的深入再逐漸加深對各種技術和方法相互間的區別和聯系,加深優勢和劣勢的進一步認識。同時按疾病類型進行分類和適時引入研究性實驗內容,能夠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臨床思維能力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另外,在有關細胞免疫檢測方面的內容本校目前開設的實驗課程相對來說還比較少,這與實驗室硬件條件和課時安排等多種因素有關,值得本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作者:杜晶春 劉向輝 徐霞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