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護理教育對新生兒喂養情況影響探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教育對新生兒喂養情況影響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護理教育對新生兒喂養情況影響探究

      摘要:目的分析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對初產婦自護能力、泌乳功能及新生兒喂養情況影響。方法將16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分娩認知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泌乳始動時間早于對照組,產后24、48h泌乳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能有效提高初產婦分娩認知度,緩解不良情緒,改善泌乳功能,提高自護能力和母乳喂養率,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產前護理教育;母嬰床旁護理;自護能力;泌乳功能

      分娩是大多育齡期女性必不可少的特殊生理過程,對初產婦而言,她們無妊娠和分娩經歷,缺乏經驗,對分娩和產后自我護理及新生兒護理知識掌握不足,難以適應突然的角色轉變,心理上容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分娩過程、產后泌乳功能、新生兒喂養和產后恢復等產生嚴重影響[1]。因此,在圍產期對初產婦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很重要,且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對產科護理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常規護理干預整體效果較差,已難以滿足臨床需要[2]。為了適應臨床發展需要,對于圍產期的婦女,我院采用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的模式進行干預,產前護理教育能有效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知,改善初產婦的心理狀態,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強調產婦和家屬共同參與新生兒的護理活動,能夠提高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對新生兒的護理能力[3]。本研究探討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對初產婦自護能力、泌乳功能和新生兒喂養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分娩的16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56±3.25)歲;體質量指數(BMI)19~29kg/m2,平均(24.52±2.38)kg/m2;文化程度:初中11例,高中19例,大專以及上50例;自然分娩53例,剖宮產27例。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28.74±3.37)歲;BMI19~29kg/m2,平均(24.78±2.35)kg/m2;文化程度:初中9例,高中20例,大專以及上51例;自然分娩48例,剖宮產32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妊娠;頭位單胎;年齡≥18歲,且為初產婦。排除標準: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的產婦;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的產婦;有精神疾病史的產婦。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產前常規檢查、健康知識、分娩注意事項、產褥期護理等知識宣教;產后進行傳統母嬰同室護理,即護理人員向產婦及家屬介紹常規母嬰護理知識,包括飲食、母乳喂養、產后康復和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等,產婦及新生兒的日常護理主要由家屬負責,新生兒沐浴和撫觸由護理人員單獨完成,家屬不參與。觀察組給予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產前護理教育。①由科室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和護理人員從產前1個月開始進行集中授課,1次/周。內容包括產前心理、產前注意事項、產前準備、分娩過程、分娩注意事項、分娩過程配合方法、產后康復知識等,發放圍產期知識手冊,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播放分娩和產后新生兒哺乳技巧的教育影像,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知和信心。②心理指導。主動與產婦交流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給予產婦尊重與支持,對其存在的擔憂進行答疑解惑并開導,詳細指導孕后期的注意事項、飲食作息等,通過健康教育改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使其保持心情愉悅,囑家屬多給予陪伴和關愛,不要過多地增加產婦的心理負擔。(2)產后母嬰床旁護理。①床旁心理護理。心理干預貫穿于整個圍產期,多與產婦面對面交流,隨時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并予以疏導。由于生產后產婦可能還未完全適應母親角色,加上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很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護士應多與產婦語言交流,給予疏導、安慰和鼓勵,并囑家屬多陪伴產婦,幫助產婦緩解不良情緒。②床旁健康宣教。由于均為初產婦,護理人員應在床旁向產婦和家屬講解新生兒護理方面知識,包括母乳喂養、沐浴、撫觸、臀部護理、臍部護理等,并耐心解答相關疑問,保證產婦及其家屬能夠完全掌握;向產婦講解產后恢復的知識,產褥期常見癥狀的處理,哺乳期飲食注意事項,鼓勵和指導產婦進行適度的身體康復鍛煉等,幫助產婦盡快恢復生理機能,減輕產婦對產后身材的擔心。③床旁沐浴和撫觸。首先,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保持室溫在26~28℃,新生兒出生滿24h后,可進行床旁沐浴,護理人員通過實際操作向產婦和家屬講解示范沐浴的步驟、要點和注意事項,第2天后由產婦或家屬進行操作,護理人員在一旁指導,沐浴結束后,由專業人員進行撫觸,包括頭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等,向產婦和家屬講解撫觸的要點、技巧和注意事項,第2天讓產婦和家屬實際操作,由專業人員在一旁指導,保證產婦和家屬能夠完全掌握新生兒沐浴和撫觸的要點和步驟。④母乳喂養護理。評估產婦的身體情況,鼓勵早期母乳喂養,告知其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指導產婦進行乳房按摩、哺乳的正確姿勢等,促進早期泌乳,對母乳喂養有恐懼心理的產婦及時給予心理疏導,產婦首次進行母乳喂養時,護理人員在旁觀察指導,對不正確之處及時指出并糾正。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3.1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及抑郁情況。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SAS包括20個條目,各條目1~4分,<50分為正常,分值越高,說明焦慮情況越嚴重;SDS包括20個條目,各條目1~4分,<53分為正常,分值越高,說明抑郁情況越嚴重[4]。1.3.2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認知度、泌乳始動時間、泌乳量評分和母乳喂養率。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分娩認知評分調查表評估兩組產婦的分娩認知度,內容包括分娩知識、分娩應對心理和行為3部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分娩認知度越高。產后24、48h泌乳量評分標準:0分為手法擠奶后無乳汁分泌;1分為手法擠奶有乳汁分泌,但無法滿足新生兒需要,需添加代乳品;2分為手法擠奶后有乳汁分泌,每日哺乳次數超過8次,新生兒大便至少1次,小便至少6次;3分為手法擠奶后乳汁呈噴射狀,哺乳后仍有乳汁[5]。1.3.3比較兩組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判標準:優為自然分娩后30min內可進行哺乳,6h內可自解小便,分娩當天可下床、洗漱、如廁等,第2天能夠照護新生兒,剖宮產當天能夠哺乳,第2天能夠下床、洗漱、如廁等,第3天能夠照護新生兒;良為自然分娩后30min內哺乳,6h內可自解小便,分娩第2天能下床、洗漱、如廁等,第3天能照護新生兒,剖宮產當天可哺乳,第2天可在床上自解小便,第3天能下床、洗漱、如廁等,能對新生兒進行部分護理;差為哺乳困難,不能參與新生兒的護理,自然分娩后6h內不能自解小便,第3天才能下床,剖宮產第3天仍不能下床,日常生活完全依靠醫務人員或家屬[6]。1.3.4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應用10年以上的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護理態度、溝通交流、業務水平、對產婦和新生兒關心程度、護理工作質量等內容,總分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計量資料用n/%、x軃±s表示,用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1)。

      2.2兩組產婦的分娩認知度評分、泌乳始動時間、泌乳量評分和母乳喂養率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的分娩認知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泌乳始動時間早于對照組,產后24、48h泌乳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2)。

      2.3兩組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觀察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3)。

      2.4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4)。

      3討論

      初產婦由于沒有分娩經驗,對分娩以及產后護理知識認知不足,加上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害怕、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分娩和產后恢復,不利于產婦的身心健康。因此,應及時加以干預。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是我院針對目前臨床產婦現存問題采取的針對性護理措施,能有效彌補常規護理的缺陷,產前通過護理教育改善產婦的心理和分娩認知,而產后母嬰床旁護理作為一種新的產科護理模式,強調以人為本、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知識和能力[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產婦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通過產前護理教育,對初產婦進行分娩知識宣教和心理指導,讓其正確認識分娩,了解分娩相關知識,減輕對分娩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增加初產婦應對分娩的信心,并且產后進行床旁心理干預,及時對產婦的負性心理進行排解和疏導,耐心解答其疑惑,幫助其適應角色轉變,心理干預貫穿于產前產后,使得產婦的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明顯改善。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分娩認知度評分和產后24、48h泌乳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泌乳始動時間早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產前護理教育使得產婦對分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產后床旁護理通過心理指導鼓勵產婦早期哺乳,通過健康宣教讓產婦了解產后早期哺乳的意義及母乳喂養的好處,并指導產婦進行早期哺乳,教會產婦和家屬乳房按摩的方法和技巧,以促進乳汁分泌,促進身體恢復,因此,觀察組產婦的泌乳功能優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此外,通過床旁護理,教會產婦產后自我護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指導產婦進行日常生活的護理,產褥期常見癥狀的處理、飲食注意事項,指導其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以促進身體恢復等,同時,教會產婦新生兒的護理方法和技巧,包括母乳喂養、沐浴、撫觸、臀部護理、臍部護理等,提高了產婦的自護能力和對新生兒的照護能力。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通過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初產婦能更好地了解分娩知識,正確認識分娩,增加分娩的信心,產后學會自我護理以及掌握新生兒的護理,更有信心地應對角色轉變,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因此,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綜上所述,產前護理教育聯合產后母嬰床旁護理能有效提高初產婦分娩認知度,緩解不良情緒,改善泌乳功能,提高自護能力和母乳喂養率,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作者:張穎莉 馬倩 單位:西安市第四醫院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