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結合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管理層也缺乏強有力的畢業設計質量保障機制,對畢業設計的過程監督力度不夠,即使是定期抽查,被查對象的覆蓋率也是極小的,缺乏實時性。
導師方面,由于他們都有比較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對畢業設計的工作自然就沒有那么細致了,對學生的管理也偏于放任。同時,大多數導師沒有主動的要求學生參與到自己的項目當中來,對他們去進行系統的科研訓練,培養他們的科研能力,并且,在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只是個小專業,受到師資的影響,導師少,學生多。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導師想讓大學生參與到自己的科研當中來,也是很難操作的,人數多,沒有辦法顧過來。
學生方面,畢業設計的時間不足并且學生精力難以集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將學生的畢業設計放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學期進行,大約是4個月。然而短短的4個月是很難讓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進行系統而嚴格的科學訓練的,更別提提高實踐能力了。另外,受到找工作和準備考研等方面的影響,部分學生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專心致志的參與科研工作,進行科研訓練,從而做好畢業設計。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意義
從對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可知,讓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科研能力與素質,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進而提升大學生的初步職業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有利于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培養自學能力。在參與科研的過程中,不但要經常用到書本上的基礎知識,而且還要了解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前沿知識,充分激發了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同時,為了解決一個科研難題,往往需要靠自己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拓寬自己的知識范圍,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是科研的靈魂,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科研,大學生在參與科研的過程中,應當將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項目,大膽的運用創新去解決一個個科學問題。而科研的成果的取得通常是項目組或者課題組所有成員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因此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以便更有利于大學生入職后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能力。近些年來,社會企業對畢業大學生的招聘門檻設得越來越高,一些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定位為科研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大學生的能力卻相差甚遠,使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通過大學生參與科研,培養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縮小人才培養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力。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1.積極參與科技競賽活動。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和組織大學生參加如“挑戰杯”國家級、省級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讓其嘗試科研的過程,因為無論是參與科學研究,還是完成畢業設計,都需要學習查閱文獻、選題論證、實驗設計、數據處理、論文撰寫等環節。同時,經常組織科研研討會,進行學生之間、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分析比較不同的思想方法,耳濡目染知識的日新月異,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2.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大學生在自己導師的項目中,承擔一部分項目內容,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知識,獨立完成自己的項目任務。在研究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想法和新思路,可以帶到畢業設計當中去,這不但可以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創新精神,而且可以提升專業水平,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將來的畢業設計提供選題和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另外,科研項目涉及內容廣泛,通常需要分成若干子項目,由項目組的多名成員之間團結合作去完成,并經常進行一些學術交流。這大大鍛煉了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科研動手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3.采取大學生導師制,讓大學生更好的參與科研活動。一個導師可以同時輔導幾個不同年級的學生,每個年級分配2—3人,這樣,大三、大四的學生經過了兩三年的培養,已有比較豐富的科研經驗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又可以讓他們去帶大一、大二的學生。按照這樣的模式,導師只需直接輔導大三、大四的學生即可,大一、大二的學生可以由大三、大四的學生去輔導[3]。這不但緩解了導師科研與教學之間的矛盾,而且讓大學生經常處于科研的氛圍與訓練當中,為最后的畢業設計打下扎實的基礎。
結語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大學生只有參與科研、參與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在畢業前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設計,才能真正有效提高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達到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各種條件要求,提高就業競爭力。
作者:劉海燕彭利紅單位:長沙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