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在中職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激發興趣,發揮主體
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枯燥、抽象的醫學知識轉換為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知識,增加了直觀性,化復雜為簡單,并能突出授課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例如可以將技工設備的組成結構功能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增加直觀實物性,還可以讓學生反復進行裝卸、運行等操作,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1.2形象生動,易于理解
醫學知識內容抽象,教師僅用語言難以表達描述清楚,有時會使知識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學生難以理解。例如人體解剖學中心臟的解剖及泵血功能中血流動力學改變;生物化學中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以及生理學中尿液的生成等內容,十分抽象難理解。我們也很難用語言給學生講授其形態結構和動態變化過程,但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集聲、像、字畫動態顯示為一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使枯燥的、抽象的醫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記憶。不僅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得到了開拓和發展,教師講授過程也輕松,課堂教學效果更好。
1.3拓展知識,提高效率
醫學知識更新快,教師在講授教學大綱知識的同時,還應使學生了解醫學科學發展的前沿知識動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在講述生物化學基因工程內容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節省板書時間,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中,向學生講授更多的相關知識,如克隆技術、基因食品等。
1.4德育滲透,提高素質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教學是基礎,育人是目的。教育要以德為先,要讓受教育者先學會做人。醫學院校里在培養學生具有一定醫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同時,還要樹立以德從醫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所以教師要積極探索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育人形式和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先進人物事跡等育人素材制成課件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環節中,進行素質教育,達到“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效果。
1.5增強演示,提高效果
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口腔工藝技術操作實驗教學中,每次學生都要圍在示教老師周圍,教師的操作示教可見度小,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利用視頻投影儀可以將老師的演示操作過程予以放大,讓學生容易觀察,便于實驗操作,從而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還可將教師的操作過程制成視頻片段,反復播放給學生,這樣不僅演示真實,還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技術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1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由于片面追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有些教師成了課件的解說員,用計算機完全取代板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適當板書,利于學生進行有條理的思維,便于歸納總結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適當提問、討論,對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和教師的思維同步化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多媒體教學應與教師的肢體語言、板書等傳統教學手段密切結合,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2合理適度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我們有的老師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全部制成課件,用多媒體課件完全取代板書,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教具,從而不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雖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特別適合生物化學、病理學等一些知識內容抽象的課程,但并不是所有授課內容都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學僅僅是輔助教學手段,因此我們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過程中,不可忽視學科特點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讓多媒體課件喧賓奪主。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遵循針對性、適時性的原則。
總之,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媒體和手段,以其具有“聲、色、形”融于一體的直觀效果,已被廣泛應用于中等職業醫學教學中并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但是,單純的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它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不能全部替代教師,還存在不足之處。所以需要將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兩者有機結合,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