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鐵路建設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法國鐵路管理體制改革實踐
1.1法國高速鐵路發展現狀
法國自1832年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至今,已有營業鐵路約30990km。20世紀50年代,法國開始探索與高速鐵路相關的內容。1981年,法國第一條高速鐵路LGV東南線正式通車運營。2007年,法國形成了5大干線的輻射網絡,如圖1所示。截至2011年,法國已通車運營的高速鐵路線路總里程約為2036km。法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模式是以建設新線為主,同時,充分利用既有線路,采用全高速-下線運行,即高速線上以270~320km/h的速度運行,既有線上以160km/h的速度運行,大大縮短了列車的整體運行時間,有效地緩解了運能緊張的局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鐵路網的作用。從法國高速鐵路的長遠規劃來看,預計新建高鐵線約3000km,高速列車通達線路將超過11000km,其中,需要進行不同程度改造的既有線路大約6500km。
1.2法國鐵路管理體制
法國高速鐵路的建運機制是典型的“建運分離”模式,即高速鐵路的建設與運營分屬2個不同的法人,建設法人與運營法人之間是契約關系,同時,運營公司(SNCF)還負責高速鐵路的維護工作,
1.2.1融資模式鐵路項目
1站后專業接口管理的特點
1.1站前及站后專業和接口的概念
站前專業包含路基、橋涵、隧道、軌道、站場等專業。站后專業包括電力牽引供電、電力、通信、信號、信息、防災安全監控、給水排水、房屋建筑、綜合接地、車輛等專業。接口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設施、功能、專業、工序或計劃安排相交,并且可能發生沖突或需要協調的部位。一個接口至少與兩方(兩個單位、兩個項目經理部、兩個作業隊或兩個工班)相關。
1.2站后和站前專業的接口特點不同
站前各專業界限相對清晰,路基、橋涵、隧道、站場等區段完成后,可交接給下一道工序,進行軌道工程施工,接口問題體現在各專業工序之間的銜接、承接關系。而站后各專業相互聯系、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例如通信設備需要電,沒電就不能運行通信設備的試驗,不能給電力設備提供通信通道,沒有通信支持又無法進行電力遠動設備的調試,不能運行電力遠動調試對供電又有一定影響,這還只是兩個專業之間的接口關系就像麻花一樣纏繞。又例如信號專業不但與通信、電力專業有接口關系,還與站前軌道專業有接口關系。
2現場存在的問題
一、加強鐵路建設資金流向監管的必要性
1.規范建設資金管理的需要。
鐵路項目資金來源以財政性資金、鐵路債券、企業自有資金、銀行借款資金為主。加強資金流向監管是對建設資金進行全過程監管的體現,也是規范資金管理的需要。
2.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需要。
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鐵路等交通基礎性建設投資;特別是近兩年,為拉動內需,鐵路每年基建投資規模保持在8000億以上。依法合規使用建設資金是確保建設項目按照設計標準、規模順利實施的關鍵。加強建設資金流向監管,是加快推進鐵路建設,全面落實“質量、安全、工期、投資效益、環境保護、技術創新”六位一體的建設管理要求。
3.維護項目穩定的需要。
1聊城市快速鐵路建設的必要性
1.1聊城市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京九、邯濟鐵路的相繼通車,聊城市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京九、邯濟鐵路建成以后,改變了聊城市綜合交通運輸受制約的局面。但隨著聊城市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鐵路運輸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1鐵路運行速度慢,服務水平低
京九線為南北向干線鐵路,建于20世紀90年代,在歷次鐵路提速中一直未進行提速。近年的電氣化改造亦沒有提速,更沒有開行動車組列車,嚴重制約了旅客運輸服務水平的提高。目前,京九線聊城至北京間開行旅客列車15對,其中運行最快的2趟列車分別為3.5h、3.7h,其他大部分運行時間在5.1~5.8h,與公路運輸時間上沒有明顯的優勢。聊城至天津間開行的旅客列車9對,大部分列車運行時間在5.1~6h,與公路運行時間基本相同。聊城至鄭州間開行的旅客列車7對,大部分列車運行時間在5.2~6.2h,與公路運行時間基本相同。在時間分布上,各方向適宜旅客白天乘坐的列車為55%~60%;在列車開行方案上,均為通過列車,沒有始發列車。邯濟線建成后,聊城至濟南間曾經開行過2~3對旅客列車,2011年因邯濟線復線施工而停運。聊城至邯鄲間則一直沒有開行旅客列車。
1.1.2線路能力飽和,無法滿足運量需要
一、城際鐵路對東陽旅游發展的重要影響分析
(一)城際鐵路對游客行為的影響
城際鐵路建成之后,東陽市將改變無鐵路的歷史,東陽市區距離義烏市區、橫店鎮、義烏火車站(義烏機場)、金華市區分別約為20公里、20公里、30公里、75公里,城際鐵路最高時速可達到每小時140公里,估計實際運行速度約為每小時60公里,東陽市區前往以上四地用時將縮短為最少,東陽、義烏、金華將進入同城時代,三地居民將頻繁跨城消費、工作和經營往來,而跨城旅游消費是主要的消費形式之一。城際鐵路列車運行速度快,運行時間短,無疑縮短了來東陽的游客的“感知距離”以及增強了其對交通的滿足感。游客坐城鐵去橫店、金華或義烏,就像坐公交車一樣方便,班次密集,不會出現堵車等問題,最終提升人們出行意愿,擴大人們的出游半徑。同時城際鐵路,還會促使公路交通以更優惠的價格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使旅客的出行不僅擁有了更多的選擇,還擁有了更高的福利。同時,選擇自主和隨意的散客游、自助游、假日游等出游方式的人群份額越來越大。
(二)城際鐵路對旅游資源的影響
城際鐵路為乘客提供的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務,本身即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又因其具有巨大的載客能力,提高了交通運輸的服務水平,將吸引大量游客,促進東陽現有旅游資源的利用與優化開發。城際鐵路的開通既可以疏散客流,減輕景區的壓力,又可以促進區域旅游的合作,通過合作開發共享旅游資源,從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借力城鐵,促旅游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