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小學體育說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送教下鄉服務月活動主要形式
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需求和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活動的主要形式采取專家報告、名師講學、觀摩教學、說課評課、專家咨詢、校本培訓指導、交流互動等多種形式,鼓勵名師與各地培訓機構及農村中小學保持經常聯系、長期指導和跟蹤服務,力求培訓活動的開展貼近實際、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取得實效。
二、送教下鄉服務月活動的目標任務
省本級計劃組織200余名專家名師,開展300多場送教下鄉活動。活動以促進教育科學和諧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面向基層服務農村為原則,以服務欠發達地區和最基層農村學校為重點,通過送教下鄉服務月活動,把高水平師資、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和新教育理念送到農村,為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農村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服務。同時,通過送教下鄉活動促進名師與農村中小學建立廣泛聯系,逐步形成名師、名校長資源全省共享的社會氛圍和支持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送教下鄉服務月活動計劃安排
送教下鄉服務月于2009年10月中旬全面啟動,計劃派出200余名專家名師,安排各類送教活動309場,其中安排名師示范課60場,評課165場,專題報告64場,座談交流17場,工作坊3場。具體送教計劃如下:
一,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德育工作隊伍,尤其是班主任隊伍。提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做到時時育人、事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啟動愛心幫扶儀式。各學校都舉行了對困難學生、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等優秀品質。開展祖國在我心中,文明禮貌從我做起活動,利用黑板報、演講、講故事、讀書活動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各學校在校園文明禮儀活動中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開展了以“文明在我心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腳下”為主題的校園文明禮儀創建活動。
5、大力弘揚“敬業,愛崗,奉獻”的高尚師德,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開展師德標兵,優秀教師評選活動。
一,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德育工作隊伍,尤其是班主任隊伍。提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做到時時育人、事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啟動愛心幫扶儀式。各學校都舉行了對困難學生、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等優秀品質。開展祖國在我心中,文明禮貌從我做起活動,利用黑板報、演講、講故事、讀書活動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各學校在校園文明禮儀活動中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開展了以“文明在我心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腳下”為主題的校園文明禮儀創建活動。
5、大力弘揚“敬業,愛崗,奉獻”的高尚師德,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開展師德標兵,優秀教師評選活動。
這一年,是奮斗的一年,也是收獲頗豐的一年。因為我們始終相信: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我們耕耘了,所以我們收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穩居全區前列:抽考全區第4,六年級畢業考試排名第11,總評全區第7。教師中,有16人次在中央教科所舉辦的“第十屆全國小學課堂教學征文大賽中”獲一、二等獎;5人次在全國說課比賽中獲獎;11人次在市教科所征文大賽中獲獎;王軍和張春輝在區說課比賽中分獲一、二等獎;胡志雯在區第二屆新課改體育學科評優課中獲一等獎;王曉燕等兩位老師在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王美霞等三位教師主持的區級課題順利結題并分獲一二三等獎;學生也有多人在不同級別的比賽中獲獎。這些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靜下心,細梳理。我們找到了幾把成功的金鑰匙。
一、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新的管理理念。
觀念是行動的指南。領導成員牢固樹立“工作是學習,學習是工作”的理念,先把自身強起來。努力做到工作思路清,引領到位,不流于形式,注重實效。每位領導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與老師們一同備課、上課、研討,了解老師們的教學需要,這樣工作起來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效果好。業務講座突出“實”、“新”、“活”的特點。“實”是說講座實實在在,不走過場;“新”是說努力為老師們提供先進的教改信息,引領教學;“活”是說不拘泥形式,老師們缺什么,補什么。幾位領導的學習筆記無論從內容的選擇上,還是方法的運用上,都具體實用。論文的撰寫也是很積極的,一年來幾乎每位領導都有或獲獎。領導班子凝聚實干,老師們也就干勁十足。正是學習的到位,幾位年輕的領導逐漸走向成熟。
二、細化管理,用制度說話。
學校將管理目標層層落實,各科室計劃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教、學、研”一體的校本教研制度保證了教學的正確航程。各項檢查、指導的有效措施又使得計劃落到實處。常規管理支持常態進行。教案的編寫不斷改進方式方法;作業考核評價日趨完善,教研活動檢查以參與為主要形式。集體備課,我們把目標定位在增強實效性上。先定量主備,每位教師根據自己領到的課時任務,查找資料,對照課標,研究學生,鉆研教材,發揮創造性,高質量完成備課基礎工作。然后進行集中說評。集體備課時間,主備人說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及意圖,大家各抒已見,提出修改意見。第三是重新整理教案。每位教師依據個人風格和本班的學生實際進行補充、調整。第四是課后反思。執教后,做好后記。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反思已經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自覺行為,每月2篇反思,老師們都能按時完成,而且寫作的質量也非常高。因為老師們從中受益了,成長了。
一系列制度的出臺、完善,激活了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每次上交論文,獲獎人數都很多;申報課題,老師們也都很踴躍。寒假當中,我校老師抓住機會,申報了4項省級課題。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精神,根據我校工作計劃,制定體育組工作計劃。嚴格按照小學體育教學常規實施細則;以課程改革為指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注重學生創新意識、自學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教學研討,從而不斷促進教師自身業務素質,樹立正確的學校體育教學觀,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目標
1、集體備課怎樣開展:體育組按照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后交流的程序進行。首先,備課組長確定好集體備課計劃表,主要包括備課內容、主備人、輔備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備課教師熟悉教材,自我初備,下次集體備課時集體交流,集體交流后形成集體備課教案,
(1)個人初備時,一定要學習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抓住教學重點、難點、寫出備課提綱。(2)集體交流,由主備人圍繞討論提綱逐一拋出自己的理解、觀點、設計及有關理論依據,主持人組織大家就備課時的困惑或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選擇一到兩個話題,組織大家討論交流。(3)修正教案,在集體備課中,中心發言人說課,老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得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完善。(4)形成教案。集體交流之后,由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和智慧,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形成教案。主備人在形成的教案應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體現新的課改精神。(5)課后交流,備課組教師在集體備課情況下授課,要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以揚長避短,促進今后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2、開展好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