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年刊 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中國城墻》由賀云翱;鄭孝清擔任主編,創(chuàng)刊于2017年,由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管、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文化領域專業(yè)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tài)。
1、來稿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文字精練、數(shù)據可靠,篇幅在2500~6000字為宜,優(yōu)質稿件字數(shù)可以不限制。
2、論文內容包含各學科各領域的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論文要求Word文檔格式,一般要求電子文檔。
3、正文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4、參考文獻限為作者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5、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6、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jié)。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7、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8、為保證本刊的原創(chuàng)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1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9、作者簡介:簡介內容要以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名稱(含二級單位名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方式的順序書寫。
10、圖不宜過大,高與寬的比例應在5∶7左右。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并使數(shù)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shù)學原則。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
郵編:100717
主編:賀云翱;鄭孝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