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區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國家各項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會計工作在企事業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會計工作落實的程度以及開展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前景,尤其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工作所面臨的情況日趨復雜,如何更好地按照當前市場的發展需求調整會計工作管理制度是各級決策人員密切關注并深入研究的問題。當前我國的會計系統按行業不同可以劃分為企業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這兩者在本質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文章圍繞其中存在的區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企業財務會計;區別當前
的財務會計體系主要有兩個類別,首先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體系,這種會計體系主要適用于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開展會計工作,監督其中的資金流向以及相應的業務開展情況;其次就是企業會計體系,它主要監督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資金運營情況。從這一角度來看,兩者之間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要求相應的財務人員在開展會計工作時采用不同的方法。進一步深入探討兩者之間的區別,幫助相關的工作人員進一步做好財務管理以及賬務處理工作,緊跟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
一、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的構成要素不同
事業單位從本質上來說屬于非盈利性機構,一般指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但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企業經營的核心目的在于創造經濟效益、獲得利潤,相對來說物質性比較強。因此,二者在會計要素的方面存在著極大差異。另外,由于事業單位與企業在運行方式和運行結果方面也存在差異,所以這一點也可以體現出兩者構成要素存在著不同之處。構成事業單位會計的基本要素有5種,分別是資產、凈資產、收入、支出以及負債等;而構成企業會計的基本要素相對較多,主要有6種分別為資產、凈資產、收入、利潤、負債以及所有者自身的權益等。由于兩者的構成要素都含有資產和負債,相對來說差異性較小,所以本文不對資產和負債做重點分析。
1.所有者權益和凈資產的區別。以事業單位為例,單位內部的凈資產從本質上來說屬于資產凈值,相對來說產權單一化,是由政府以及其他非營利性組織所擁有和管理的。而在企業財務會計當中所提到的所有者權益與事業單位當中的凈資產含義是相反的,所有者權益指的是資產總額扣除負債之后的余額,即經濟效益。
2.獲得利潤方面存在的差別。事業單位與企業在營利性質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事業單位分三類,即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前者的收入全部是財政撥款,后兩種形式的額外收入只是為了彌補財政撥款的不足,用來給職工發工資,都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而各類公司企業是自負盈虧的,它的發展進步需要依靠大量資金的支持,并且通過后期的盈利來維持進一步的運行運轉。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當中,如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法獲得盈利,那么自身也就不具備穩步發展的資格。
3.收入方面存在的區別。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按規定上交國庫或財政資金專戶的不算;經營收入指的是事業單位在專業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的收入都是無償獲得的。公司企業的收入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生產或勞務,如生產并銷售產品所積累而來的。企業的啟動資金大部分來源于個人的銀行貸款或者集資,因此從法律層面來說,它的收入具備有償性質的特點,獲得收入之后需要進一步將收入反饋給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當中。
4.支出方面存在的區別。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及事業收入等,主要用于開展該單位相應的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根本目的是為了興辦基礎設施、開展公共業務,旨在為人民謀福利;而企業的資金支出方向是非常多的,如購買設備和原材料、招聘人才等,企業支出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企業財務會計的核算基礎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進一步科學地規劃自身的經營收入和支出,避免資金浪費,還可以明確資金流向,提升經濟實體自身的管理效率。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前市場的發展需求,事業單位和企業都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優化自身的會計管理體系。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在進行資金核算的過程中,主要從成本和盈利兩方面進行計算,核心目的是為了明確當前企業內部的財務預算情況并進行宏觀性的調整管理。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主要是使用權責發生制,即以取得收到款項的權利或支付款項的責任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這種方式需要會計人員嚴格按照應收應付相關的制度要求,依據相應的標準去確定具體的收入費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在進行核算的時候,采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兩種方式并行。收付實現制,是指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支出,被認為是現金制度或者說是實際收付機制,它主要是通過記錄實收款和實付款來確定收入和費用的會計處理方式。權責發生制能準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但反映整體財務狀況時也存在局限性。收付實現制核算簡單,通俗易懂,能預警財務風險,但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經營實體的經營成果,二者各有利弊。
三、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的核算內容與方法不同
事業單位和公司企業在面對不同類型的資產時所采取的會計處理方式也不同。比如對于固定資產出現虧損的情況,企業通常會結合當前固定資產的折舊情況進行記錄并累積折舊。而事業單位會計會直接將虧損轉到待處置資產的賬戶里面,將其價值進行重新核算并歸類到待處理的損益范圍中。事業單位內部的核算內容不包括成本核算,它本身的資金來源是無償性質,所以只需要核算盈利性業務的盈利情況即可。除此之外,由于事業單位和公司企業所涉及的業務不同,所以他們所涉及的會計核算科目也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業務比較單一,所以會計核算所涉及的科目也比較簡單;而后者由于業務復雜多樣,會計核算涉及更多的針對性科目,相對來說更加全面和詳細,這樣能夠進一步精確監督每項資金的流動情況,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效率。
四、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企業財務會計的核算等式不同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資金收入的使用途徑是具有明確要求的,絕對不允許出現資金濫用,管理方面更加嚴格。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核算等式是動態性的,總體的支出等于收入、負債以及凈資產的總和。根據這一等式,我們可以對事業單位日常開展活動的收支結余以及凈資產的具體情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了解。企業財務會計等式是靜態性的,企業所具有的總資產是所有者權益與負債情況之和。通過對這種等式關系進行分析,可以初步明確企業財務會計內部的基本數量關系,以及具體資產的歸屬情況。企業擁有者與企業之間是互相獨立的,該等式可以用于編制企業內部資產負債情況表。
五、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企業財務會計的財務報表不同
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情況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通過研究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可以明確該單位在特定會計期間的財務運轉情況和經營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單位自身的資金使用狀況。另外,編制財務報表是單位對上一階段自身經營發展情況的重要總結,能夠給各級財政部門下一年度的撥款數額提供參考,進而有效地加強對事業單位資金預算的管理。企業的會計報表主要涉及到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與事業單位不同的是,企業在資金運轉方面更加注重利益,確定核心內容去制作財務報表,能夠幫助企業決策者掌握企業資金的流向和所得利潤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企業領導者能夠進一步把握市場動向,做出更加正確的經營決策。六、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企業財務會計的復雜性和目標不同事業單位把所獲資金用于開展不同領域的公共服務,并沒有涉及到生產銷售和追求盈利等內容。因此,會計人員在展開會計核算工作的時候,只需要考慮資金的收支管理即可,核算流程相對簡單,操作起來也相對容易。但是企業的資金來源于貸款或者集資,具有有償性的特點,要求利益最大化,需要通過生產和銷售來獲得資金增值。因此,會計人員在針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核算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更加多樣化的內容,相對來說流程比較復雜,操作起來要繁瑣一些。從核算目標的角度來看,事業單位之所以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是為了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及使用效果,進而更好地調整資金使用方向,加強資金管理;而企業開展會計核算,則是為了明確資金流向及盈利情況,進而調整投資方向,減少成本投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六、結束語
總的來說,財務會計工作的正常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業單位和企業的生產運營情況,幫助它們進一步加強對資金方面的管理。由于兩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也需要基于這些不同之處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王鑫.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的區別[J].經濟視野,2014(24):316.
[2]陸小英.淺談事業單位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異同[J].現代經濟信息,2011(20):192-192.
[3]白華.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單位會計財務處理的比照[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8):128.
[4]楊艷姝.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區別分析[J].投資與創業,2017(10):80.
[5]秦飛.淺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措施研究[J].財會學習,2019,222(13):139-140.
作者:趙本萍 單位:河南省地球物理空間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