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橋梁施工中橋頭下沉應對措施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分析道路橋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依托山西某路橋工程,研究橋梁工程橋頭段容易產生的病害,總結沉降段路基路面關鍵施工技術,做好搭板施工、地基處治、填筑后臺施工、排水施工、維修及養護,充分保障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質量。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0前言
道路橋梁在沉降段因地質較復雜,受到外力因素和惡劣天氣等帶來的干擾,導致沉降段容易出現路基路面沉降。受復雜地質條件、受力狀態和惡劣天氣等因素影響,橋梁與路基銜接部位易出現沉降病害。所以,在橋頭過渡段施工作業時,應選擇科學的施工工藝,并針對性地采取合理措施,以保證橋頭過渡段施工效果,減少橋頭運營期沉降問題,提升道路橋梁項目施工質量,進而明顯提高路橋梁運行安全性,并降低后期運營養護成本。
1工程概況
山西某路橋工程長度為135.372km,路基寬27m,路面寬23.5m,中央分隔帶寬2m。為保證橋頭位置線形平穩過渡,路基相對密實,有效抑制橋梁工程完工后橋頭處下沉現象,對過渡段路基實行填筑施工,從地面線到橋臺后3m開展填筑,使坡度維持1∶1.5漸變回填至路基頂處。
2橋梁工程橋頭段容易產生的病害
2.1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在橋頭過渡段施工導致的運營期橋頭病害之一,由于山西地區多存在濕陷性黃土,若沒有對濕陷性黃土進行針對性處理,在橋臺和臺背填方位置容易引發路基發生差異沉陷問題,發生橋頭跳車現象。2.2壓縮沉降若橋梁施工時未對橋頭段進行特殊處理,可能導致部分大型車輛在橋頭行駛時,影響路基路面穩定性,導致路基路面發生沉降,嚴重時會導致橋臺往后傾斜,出現非均勻性下沉,影響行車安全。
3橋梁工程橋頭段相關施工技術
3.1搭板施工技術
3.1.1搭板設定方式。1)設定搭板高度。由于行車荷載及車輛重復運行,路基路面厚度和剛度會出現一定程度改變,導致作業困難,致使施工量增多。所以,需做好搭板設定工作,保障搭板設定參數可滿足橋梁施工要求,保持道路搭板高度值和路基頂面高度值相一致,確保橋梁搭板高度值和橋面層底處高度值相同[1]。2)設定搭板頂面標高。搭板頂面處標高值和常規路段路基相關標高值應維持相同,保證道路路基和橋梁之間過渡較為順暢,維持搭板和橋臺相連較為協調,實施施工時,需保持搭板和路面相連位置滿足標高或稍大于標高[2]。3)統計下沉下降量。依據此路橋工程實際施工作業需求,維持路線縱斷面相對完整,有助于檢測沉降差值,參考計算機技術及軟件實行坡度計算與路基沉降量統計工作[3]。搭板設定結構圖如圖1顯示。3.1.2連接橋臺與搭板。1)設定錨栓。使臺端周圍錨栓設在橋臺上層,維持錨栓設定合理,避免因為搭板設定不適宜而引發縱向方向移動,保持橋臺和搭板連接平穩。此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采取22號鋼筋實施協助作業,保障鋼筋之間相距長度適當,使鋼筋之間相距長度保持在75~82cm。針對豎直錨栓干擾搭板且將牛腿破壞的情況,需選用同步移動方式,控制位置移動,并設定水平拉桿等[4]。2)設定支座。此路橋工程施工中,支座設定在鋪有厚度為1~2cm的油氈墊層搭板臺層下層,依據作業需要,選用150mm×150mm大小的板型橡膠材質支座,在支座間相距長度控制為82cm。3)設定倒角。在此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有效設定倒角,規避引發搭板出現位置移動而引發的路基路面受損情況,使牛腿邊界與臺端邊緣設定成倒角。4)選取縫隙充填施工材料。合理選取縫隙充填施工材料,且保證縫隙充填施工質量,避免雨水滲入現象,增強搭臺和橋臺之間相連質量,采取玻璃纖維、麻絮等實行縫隙充填施工作業,將玻璃纖維、麻絮等充填至縫隙,然后,采取較稀瀝青進行灌注,做好縫隙充填施工作業。3.1.3搭板施工作業。實施此路橋工程項目施工時,采取壓路機開展搭板施工作業,合理處理搭板混凝土頂層和基層頂層之間關系,留出12cm大小空間,方便后續施工作業,將已鋪好的一些碎石基層鑿掉,采取瀝青混凝土實施鋪設,符合臺背填土需滿足的強度要求及壓實度需要。
3.2地基處治技術
針對路橋工程項目涉及地基實行科學處治,規避橋頭跳車問題,防止橋背過軟現象。參考路橋工程項目實際狀況實行地基處理,改進地基性能,增加地基承載性能,規避地基發生下沉下降。地基發生側向方向位置移位在軟土地基施工中比較多見,由于地基出現側向方向位置移位后,會提升基礎所承受壓力,引發支座及伸縮縫受損。為維持橋臺和橋面平穩程度,消除引發地基發生側向方向位置移位的影響因素,采取高質量回填材料實施回填施工,保證地基剛度符合有關要求,加強基礎控制干預,減少或避免地基出現側向方向位置位移現象。在容易發生形狀改變的溝壑路段位置,由于土壤壓縮性較大,具有較多含水量,相關孔隙率較高,對于此類路段土壤進行處理時,可采取換填方法,明確軟層深度值后進行合理換填施工。此路橋工程施工作業中,參考填土實際高度進行挖掘,對于填土高度值小于4m的位置控制挖掘深度為0.6m,對于填土高度值大于4m的位置控制挖掘深度為1m之上。采取晾曬之后的黏土材料,降低黏土材料含水量,然后使用黏土材料實施回填施工,當回填施工厚度符合有關規定之后,進行壓實施工,保證壓實質量。
3.3填筑后臺施工技術
為避免路橋工程路基路面出現下沉下降,還需做好填筑后臺施工,采取夯實機及壓路機開展壓實作業,在和路基頂位置距離1m處實行分層多次壓實,選用質量合格、性能優良、強度較好的填筑材料,開展填筑后臺施工。
3.4橋臺臺背回填施工技術
3.4.1填筑要求。臺背回填的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凍土塊的土。透水性材料重量不合要求時,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穩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層厚度宜為0.1~0.2m。臺背兩側的填土應分層夯實,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6%。臺背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應自臺身起,頂面不小于橋臺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錐坡填土應與臺背填土同時進行,并應按設計寬度一次填足。臺背填土的順序:梁式橋的輕型橋臺臺背填土,宜在梁體安裝完成以后,在兩側平衡地進行;埋置式橋臺臺背填土,宜在柱側對稱、平衡地進行。臺背及與路堤間的回填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①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應按設計做好過渡段,過渡段路堤壓實度應不小于96%,并應按設計做好縱向和橫向防排水系統;②臺背回填部位的路床宜與路堤路床同步填筑;③橋臺背和錐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進行,一次填足并保證壓實整修后能達到設計寬度要求。3.4.2填筑方法。采用水平分層填筑的方法,人工攤鋪為主,分層松鋪厚度宜小于22cm。當采用小型低等級夯具時,一級以上公路松鋪厚度宜小于15cm。壓實盡量使用大型機械,在臨近橋臺邊緣或狹窄地段,則采用小型夯壓機械,分薄層認真夯壓密實。為保證填土與橋臺銜接處的壓實質量,施工中可采用夯壓機械橫向碾壓的方法。
3.5排水施工技術
此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注重排水施工,充分考慮到施工地區地表水、降雨量、地下水分布等實際情況,合理設定溝槽以及排水管道。若路橋工程發生滲水并不通暢或積水難以排出問題,需及時檢測,有效設定暗溝、排水溝等,將積水予以排出。
3.6維修及養護技術
完成此路橋工程施工之后,針對路橋項目沉降段路基路面還應定期維修和養護,規避對土壤造成損害,降低過重荷載現象,設定草型護坡或墻型護坡對路橋工程沉降段路基坡面進行有效養護,規避引發風沙等對路基坡面帶來干擾,降低路基路面表層發生剝落或是裂縫問題。
4結束語
橋梁工程橋頭段容易產生的病害包含多種,比如路基沉陷、壓縮沉降等,通過選用合適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做好搭板施工、地基處治,保證壓實質量,實行填筑后臺施工,減少下沉下降問題,實施排水施工,有效排出積水,實行維修及養護,降低路基路面裂縫、剝落等情況,充分保證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姚鑫.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5):176-177.
[2]孫則文.道路橋頭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消費導刊,2021,72(6):35,37.
[3]蔡兆祥.道路橋頭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與裝飾,2021,3(4):131,133.
[4]胡靜.道路橋頭過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磚瓦世界,2020,37(10):189,257.
作者:王晶單位: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運城北高速公路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