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城鄉餐飲環境的工作通知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各鄉鎮、縣級相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餐飲行業管理,提高餐飲行業經營水平,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確保全縣人民群眾安全、健康消費,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城鄉餐飲場所環境專項治理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于后。
一、工作目標
通過強化城鄉餐飲場所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實現店堂整潔、經營區域地面無紙屑垃圾,規范餐飲行業廢水、油煙等污染物排放,加強餐飲業證(照)管理,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確保餐飲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穩定運行,努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二、整治范圍
全縣所有餐飲網點,包括賓館、酒樓、飯店、快餐店、小吃店、火鍋店等。
三、整治內容
1.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各項證件上墻公示。對采購的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完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建立采購記錄。加強對餐飲廢棄物的管理,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留存餐廚廢棄物收運單位的資質證明,建立餐廚廢棄物管理臺賬制度。
2.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每年按時進行健康檢查及食品安全培訓,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從業人員上崗時穿戴清潔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3.飲用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4.食品處理區按粗加工、切配、烹飪和備餐場所、專間、食品庫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潔場所等區域合理布局,食品加工處理流程應為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
5.粗加工、切配、烹飪等需經常沖洗的場所,應有1.5m以上、淺色、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墻裙,各類專間的墻裙應鋪設到墻頂。
6.加工場所設相應數量的用具、容器、操作臺,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原料的洗滌池,并有明顯標識。
7.應設置專用的餐食用具清洗消毒設施(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3個專用水池),有明顯標識,設密閉的保潔柜。餐飲用具使用前必須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嚴格按餐飲清洗消毒方法操作。
8.防蠅、防塵、防鼠設施設備齊全,排污設施合格。
9.涼菜間應獨立隔間,面積不得小于5平方米,專間入口處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的設施設備,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不為非手動開啟式。
10.食品處理區可能產生廢棄物或垃圾的場所均應設有廢棄物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的區分標識。使用中的廢棄物容器就加蓋,及時清除,必要時進行消毒。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一是成立由縣治理辦牽頭,縣愛衛辦、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工商局、縣文廣局等部門參與的餐飲業環境綜合整治小組,對整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協調、決策,組織開展整治工作的檢查和考評,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把餐飲場所環境綜合治理作為為民辦事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好抓實,從根本上解決餐飲場所存在的環境臟亂問題;二是將治理工作目標納入各鄉鎮、縣直各部門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整治方案,本著“誰發證、誰收費、誰管理”的原則,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進行。對于整治工作目標不明確、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顯的部門,將嚴肅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廣泛開展宣傳,共建和諧家園。一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餐飲業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和新聞媒體的作用,積極引導經營單位參與綠色單位的創建活動,對違法排污、違法經營單位公開曝光,形成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圍。二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設立投訴舉報點、舉報意見簿,公布舉報電話,對群眾投訴的情況認真進行登記并予以妥善解決,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三是抓重點、抓典型,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的餐飲經營單位,進行大力宣傳,予以推廣;對一些拒不整改的“釘子戶”、“難纏戶”,以及多次警告無效的餐飲經營單位,在新聞媒體上進行曝光。
(三)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各相關部門要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從審批、管理、執法各個環節制定行之有效、規范有序的程序。建立廢棄食用油脂的長效管理機制,適時出臺管理辦法。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無證照違法經營戶。油煙、噪聲、污水、垃圾等嚴重擾民的經營戶,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不達標的,環保部門要提請同級政府責令停業、關閉、改變經營范圍或限期搬遷;責令停業、關閉的經營單位,衛生部門吊銷衛生許可證,環保部門吊銷排污許可證;責令改變經營范圍或限期搬遷的經營單位,工商部門責令限期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對從事露天燒烤、店外設置爐灶的經營攤點要依法清理,對于隨意亂倒行為要嚴厲處罰。
第二篇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直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為進一步鞏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成果,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為我縣沖刺“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和全市全面小康先行縣”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現提出2014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和保護生態力度”的戰略決策,按照省第十次黨代會、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及城鎮化工作會議“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部署,堅持依法治理,持續治理和常態治理,全力實施環境質量新提升,設施建設新突破、容貌秩序新氣象、美麗鄉村新面貌、文明衛生新風尚“五大行動計劃”,努力開創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新局面,為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實現“兩個跨越”,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標
鞏固近年來我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取得的成果,將治理工作向精細化推進,有序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努力實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城鄉垃圾清收清運機制,縣城生活垃圾封閉運輸率保持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4.5%以上,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分別達到38.5%、34.5%和11.5平方米;在有條件、有特色的鄉鎮(村莊)繼續實施建筑立面清理和風貌塑造,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城鄉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力爭讓90%以上的鄉鎮、80%以上的村莊達到“四化”標準;年內新建鄉鎮小型垃圾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各50個;95%以上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立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鄉)運,縣處理”機制,力爭新創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鄉鎮”2個,省級“美麗鄉村”15個;強力推進背街小巷、老舊院落、城鄉結合部的治理工作。
三、工作內容
(一)環境質量新提升行動計劃。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綜合治理揚塵超標、機動車尾氣排放、秸稈等農作廢棄物露天焚燒等工作;加強重點流域和區域及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保護飲用水水源地,持續推進河道沿線治理,加強梓江河、金家河、沈水河沿線鄉鎮集鎮段防洪治理,改造提灌站11處;加強城鎮園林建設,提高建成區覆蓋,進一步推動城鄉綠化和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建設。
(二)設施建設新突破行動計劃。完善空氣自動檢測網絡建設,加強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能力建設,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快城鎮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提高處理率;增添修復環衛設備,提高生活垃圾機械化清掃率;加快城鄉道路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推動再生資源網點建設,試點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縣城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濱江路景觀帶、省級太湖濕地公園和王爺廟防洪堤建設,扎實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容貌秩序新氣象行動計劃。鞏固“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工地亂象”等治理成果,防止回潮反彈。著力改善城鎮背街小巷、城郊結合部容貌秩序;持續推進城鎮風貌塑造和建筑立面清理,提升城鎮形象品位;試點推進對城鎮架空線纜亂拉、地面設施亂布、地下管網亂鋪的治理,凈化公共空間。
(四)美麗鄉村新面貌行動計劃。統籌住房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項目,把村莊治理、土地整理,環境治理結合起來,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沱牌鎮魏家營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提升玉太木孔壩、金鶴才子灘村新農村綜合體建設,重點打造金鶴鄉才子中心村、太乙鎮駝柏樹村、瞿河鄉高家溝村、沱牌鎮百戰村、玉太鄉木孔壩村等美麗新村;推動示范村莊大道布局優化、道路硬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等“六化標準”。
(五)文明衛生新風尚行動計劃。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志愿者服務”、“文明勸導”等活動為載體,加強文明衛生知識宣傳,引導城鄉居民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環境衛生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行為方式。綜合運用環境優美示范城(鎮)、美麗鄉村、文明單位、衛生單位及環保模范單位創建等工作平臺,發動城鄉居民積極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在參與中陶冶情操,樹立新風,提升素質。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意識,落實治理工作責任。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意識,深刻認識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在生態文明、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三大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強化持續治理意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治理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依據《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把治理工作的要求和目標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和個人,確保年度目標完成。
(二)突出重點,促進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準確研判發展態勢,密切聯系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堅持改革創新,系統謀劃全面深化城鄉環境工作;制定“五大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重點抓好環境質量提升、配套設施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細化目標任務,落實工作措施,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加大市容環境、市場秩序、戶外廣告、建筑垃圾、違章建筑治理力度;積極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建設,強化環境監管,大力建設集鎮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嚴格規范畜禽養殖場區域限定及污染治理,深入推進沈水河、龍洞河流域綜合治理,扎實開展耕地土壤環境治理,依法關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開創治理工作新局面。
(三)注重常態,健全和完善治理工作長效機制。按照《條例》要求,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和日常管理機制,多措并舉籌措資金,完善治理工作投入機制,監督機制,強化督查暗訪、曝光問責,促進整改,確保常態;固化治理工作中行之效的規章規范,為推進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四)嚴格考核,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成效作為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治理工作的日??己耍慌浜夏繕丝己瞬块T,認真做好對治理工作的年度目標和績效考核。堅持日巡查、周通報、月排位機制,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工作重視不夠,推進不力,治理效果不好、整改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