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健全本市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營運制度,促進國有資產合理流動和優化重組,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和保值增值,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國有資產,是指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投資形成的和依法界定登記的下列國有資產:

      (一)動產;

      (二)不動產;

      (三)知識產權和其他無形資產;

      (四)貨幣和有價證券;

      (五)法定的其他財產權利。

      第三條本市公用國有資產、資源性國有資產和依法界定登記的企業國有資產的占有、使用、營運、收益、處分以及保護和監管,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本市國有資產的管理,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通過轉變政府職能,理順產權關系和政府監督與企業經營的關系,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監管體系、營運機制和保值增值責任制度,保障國家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和收益權,落實企業法人財產權。

      第五條對企業占用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貫徹政府社會經濟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開、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與國有資產的營運分開、企業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資本經營與生產經營分離的原則,保障企業獨立支配法人財產權。

      公用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及保護工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托有關部門負責。

      機關事業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由財政部門負責營運管理。

      除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有特別規定的以外,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其他國家機關均不直接經營國有資產。

      第六條本市鼓勵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和其他占用國有資產的企業,積極探索推進政企職責分開、完善國有資產營運體系、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制度、面向市場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各種有效方式、方法。

      第二章國有資產管理機構

      第七條本市及各縣市區設立的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代表本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國有資產的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

      第八條本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一)組織貫徹國家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擬定本市國有資產管理措施;

      (二)組織實施本市公用國有資產、資源性國有資產的委托管理;

      (三)擬定本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的設立、變更、終止方案;

      (四)向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委派董事、監事、財務總監并受理其工作報告;

      (五)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確認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控股公司董事長、經理、財務總監的任職資格;

      (六)確認國有資產產權代表的資格;

      (七)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國有資產收益預決算草案;

      (八)審批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的長遠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收益運用計劃、年度經營報告及其他重大事項;

      (九)制定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體系和國有資產營運考核辦法;

      (十)協調有關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之間的國有資產管理、營運糾紛;

      (十一)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本市人民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九條本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一)組織執行國家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本市國有資產管理措施;

      (二)組織承辦國有資產的清理、界定、登記、評估工作;

      (三)組織實施國有資產營運情況考核;

      (四)組織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監管工作;

      (五)組織國有資產統計、評價工作;

      (六)健全和管理國有資產檔案;

      (七)培訓國有資產管理人員;

      (八)本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各縣市區設立的和依法確認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責,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參照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確定。

      上級國家機關對國有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劃分作出新的規定的,依照上級國家機關的規定執行。

      第三章國有資產界定登記

      第十一條下列財產依法界定為國有資產:

      (一)各級人民政府用于投資的貨幣、實物和無形資產;

      (二)國有資產的收益;

      (三)國有資產的自然增值和孳息;

      (四)依法應當界定為國有資產的其他財產。

      第十二條以國有資產擔保、抵押承擔投資風險,用借貸資本創辦的國有獨資企業及其他國有經濟組織,其內部積累的凈資產界定為國有資產。

      第十三條國有獨資企業和其他國有經濟組織中除依法界定為非國有資產以外的全部凈資產,均界定為國有資產。

      第十四條國有資產按下列規定登記:

      (一)行政事業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由受托管理的部門申報登記;

      (二)新設行政事業單位和開辦企業占用國有資產的,由占用單位申辦國有資產產權設立登記;

      (三)因單位合并、分立及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財產管理關系發生變化或國有資產總額增減的,由占用單位申辦國有資產產權變更登記;

      (四)因單位撤銷、解散、破產等情形收回國有資產或國有資產自然滅失的,由占用單位申辦國有資產產權注銷登記。

      (五)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實施登記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現存國有資產產權登記隨國有資產產權界定一并進行。國有資產產權設立、變更、注銷登記隨占用單位設立、變更和產權注銷同時進行。

      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年度檢查國有資產占用單位產權登記狀況、產權變更或注銷審批手續、保值增值指標完成情況及國有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權益落實情況,并分年度編制國有資產產權變動分析報告,呈報本級人民政府。

      第十六條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國有資產占用單位分別建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檔案,永久保存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各項憑證和資料。

      第四章國有資產營運監督

      第十七條森林、土地、礦藏、水資源等資源性國有資產,分別委托林業、土管、地礦、水利等部門負責營運管理。

      非經營性的無形資產委托有關主管部門管理。

      第十八條受托管理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部門,凡出售、轉讓、投資、劃拔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應當事先報經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核準。

      第十九條受托管理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部門,應當按會計年度編制國有資產開發利用計劃,并向本級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國有資產存量的占用和開發利用情況報表。

      第二十條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授權投資主體,負責授權范圍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的投資運作和產權經營,并按照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激勵與約束相匹配的原則,建立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制和國有資產產權代表制。

      第二十一條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經營國有資產,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編制長遠發展規劃并報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核準;

      (二)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前,編制下一年度國有資產營運計劃和收益計劃并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核準;

      (三)依照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制的規定與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簽訂《國有資產經營責任書》;

      (四)按會計年度向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經審計的年度營運報告和會計報表,詳細記載國有資產的總額及變更事項;

      (五)對占用國有資產的企業按規定申辦《國有資產授權占用證書》;

      (六)凡經營性國有資產變動達100萬元以上或不足100萬元但屬關鍵設備、成套設備的,報送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處置;

      (七)以國有資產為非控股企業提供擔保,必須報經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二條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授權投資主體,應當負責向所參股、控股的企業和全資子公司派出產權代表、監事、財務總監,并考核、監督其工作。

      第二十三條國有資產占用單位整體或部分轉讓國有資產,必須報經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或授權投資主體同意。

      向下列單位和個人轉讓國有資產,必須報經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一)向個人、私營企業、合伙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轉讓國有資產產權;

      (二)向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轉讓國有資產產權;

      (三)向臺灣、香港、澳門及外國投資者轉讓國有資產產權;

      (四)向本市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轉讓國有資產產權;

      (五)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報經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方可轉讓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條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收入納入資本金預算,按國家有關財務規定處理,接受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國有資產占用單位通過市場實施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二)對擬交易的國有資產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確認;

      (三)除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交易外,均在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產權交易場所進行;

      (四)產權交易雙方憑《產權交易確認書》到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

      第二十六條受托實施國有資產評估的機構,應當遵循真實、公正、科學、可行的原則,依照《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程序和方法實施國有資產評估。

      第二十七條國有資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評估:

      (一)資產出讓和轉讓;

      (二)企業合并、分立、出售或股份制改造;

      (三)用國有資產與他人設立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

      (四)企業終止清算;

      (五)以國有資產設定抵押擔保;

      (六)企業租賃;

      (七)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進行評估的。

      第二十八條因國有資產管理和營運發生糾紛的,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國有資產占用單位認為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申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協調或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二)國有資產占用單位之間因國有資產營運發生糾紛的,可以申請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協調或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國有資產占用單位、國有資產分級管理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之間發生民事權利義務糾紛的,均可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章國有資產收益管理

      第二十九條國有資產收益,實行專收專支和投資、受益、監管相統一的制度。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及其他占用國有資產的單位和個人,均應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條本市按照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的原則建立國有資產預算收益報告制度。

      國有資產收益預決算由財政部門依法編制。

      經批準的國有資產收益預算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三十一條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負責編制管理和營運范圍內的國有資產的年度收益計劃并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應當根據企業類型和規模,分別確定所屬企業利潤和上繳資產收益金的比例。

      第三十二條下列國有資產收益,由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取得或由國有資產分級管理者直接取得:

      (一)國有獨資企業上繳的利潤;

      (二)國有股權所分得的股息、紅利;

      (三)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轉讓國有資產、國有股權所得收入;

      (四)依法應當取得的其他收益。

      第三十三條國有資產收益主要用于:

      (一)轉增資本;

      (二)新設企業;

      (三)投資參股;

      (四)其他形式的國有資產擴大再生產;

      (五)法律、法規、規章或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用途。

      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使用國有資產收益,應當經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報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批準。

      第三十四條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應當依照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對收取資產收益金、國有股本金、紅利等情況定期報送報表。

      第六章國有資產統計評價

      第三十五條本市國有資產統計評價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實施。

      國有資產統計依照國有企業報表、清產核資報表、重點企業監測報表統計匯總和分析上報。

      國有資產評價依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和工作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國有資產占用單位一定營運期間的經營效益及其經營者的業績,作出客觀、公正、準確的綜合評價。

      第三十六條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和其他占用國有資產的單位,必須依照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及時、準確、真實地報送國有資產報表。

      第三十七條財政部門規定的覆蓋全社會的統計報表,按照財政管理業務歸口實施分發、收集、審核、錄入、匯總后交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匯總。

      第三十八條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依照上級國家機關和本級人民政府的規定,會同審計機關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授權投資主體營運的國有資產實施效績評價。

      國有資產占用單位的效績評價報告,作為考核、任免、獎懲國有資產占用單位負責人和年薪兌現的重要依據。

      國有資產占用單位的效績評價結果,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可向社會公布。

      第七章違規行為處置

      第三十九條對違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變更、交易、評估、統計、評價規定的,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提請有權機關處理。

      第四十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規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或隱瞞、截留、非法轉移

      國有資產收益的,由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和提請監察機關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一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受托管理國有資產的部門的工作人員,由所在機關或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對違反國有資產管理、營運規定觸犯刑律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國有資產占用單位負責人受到撤職以上行政處分和刑事處罰的,三年內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十四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等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本市在境外的國有資產的管理和營運,參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六條本市國有資產分級管理涉及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理范圍的,授權本市財政部門和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處置。

      第四十七條本市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實施本辦法的具體規定,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四十八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