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蔬菜生產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基地建設,保證“菜籃子”需求
(一)穩步擴大蔬菜生產規模。按照“發展設施菜、擴大特色菜、增加大路菜”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優化品種結構,合理安排茬口,提高生產水平,保障蔬菜均衡供應。到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000畝,蔬菜年產量達到30000噸。
(二)建設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堅持“適度集中、規模發展、板塊推進”的原則,逐步建設日光溫室、大棚、中小棚覆蓋蔬菜生產基地,采取企業領辦、合作社牽頭、大戶承包等形式,集中連片發展,到年,全區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0000畝。
(三)發展區域特色蔬菜基地。以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加強管理、提升品質為重點,穩步擴大規模,進一步做精做優張家溝、劉家村設施精細蔬菜;發展馮家塬、上川、晁峪新菜田;開發大散關、解家灘野生有機蔬菜,增加蔬菜花色品種。
(四)擴大大路蔬菜生產。在抓好設施蔬菜、區域特色蔬菜及野生有機蔬菜生產的基礎上,引導群眾利用季節性閑置地種植白菜、蘿卜、韭菜、菠菜、大蔥、土豆等大路菜,并積極推廣糧菜間套、菜經間套模式,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二、加強質量監管,全力搞好技術服務
(一)加強對生產投入品的監管。切實加強農藥、化肥等蔬菜生產投入品監管,依法查處假冒偽劣農資,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大力推廣應用生物技術、物理方法、農業措施防治病蟲害,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
(二)完善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在蔬菜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建立蔬菜產品質量檢測站(點),固定工作場所,裝備儀器設備,配備專門人員,落實工作經費,建立較為完善的質量安全檢測網絡體系。
(三)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蔬菜生產田間檔案,逐步實行蔬菜產品“條碼制”銷售,對蔬菜質量安全進行全程監控。實行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確保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菜”、“綠色菜”。
(四)完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穩定和加強區鄉蔬菜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加大現有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吸納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技術人員隊伍,逐步形成區有技術推廣站,鎮(鄉)有服務點、村有合作社和示范大戶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五)大力推廣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專家教授、技術干部、鄉土人才的作用,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建立示范樣板,大力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畜沼菜結合、水肥一體化、集約化育苗、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等新優技術,普及殺蟲燈、誘蟲板、防蟲網等無害化防控技術,全面提高蔬菜生產技術水平。
(六)強化技術培訓指導。采取舉辦培訓班、現場講授、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大規模、大范圍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菜農科技素質。經常性地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實際問題。
(七)積極開展標準園創建。聚集技術力量,整合項目資金,重點選擇基地規模大、發展基礎好、群眾熱情高的村組,下功夫建設有科技含量、有輻射帶動、有品牌影響的標準化菜園,帶動蔬菜生產整體水平快速提升。
三、強化產銷對接,提高組織化程度
(一)培育新型流通方式。積極發展連鎖超市、便利店等新型蔬菜流通形式,鼓勵和引導蔬菜流通企業、專業合作社、重點生產基地與超市、社區蔬菜零售門店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農超對接、農社對接,降低營銷成本。在社區直銷市場設立公益性攤位,由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直接供菜,減少流通環節;在人口聚集區增設蔬菜零售網點和蔬菜“早市”、“晚市”,方便蔬菜交易。在現有百合花城、渭工路、清姜東二路、秦川機床廠社區4個蔬菜直銷店的基礎上再增加6個直銷店,建立蔬菜直銷長效機制。
(二)加強蔬菜交易監管。發改、農業、商務、物價、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加強價格監測,密切關注菜價動態和市場供應情況,隨時上報重大情況。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串謀漲價等不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促進蔬菜生產和產品流通。
(三)搞好產銷信息服務。構建以區農業信息網絡為平臺,市場、企業、基地、農戶為支撐的蔬菜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定期收集生產、供求、價格等信息,指導菜農合理種植、科學生產。加強市場信息監測,建立大宗蔬菜供求預警機制,保障蔬菜市場均衡供應。
四、強化保障措施,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一)通力協作,抓好落實。各鎮鄉要把發展蔬菜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方案,落實措施,明確責任。區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搞好組織落實。農業部門要切實抓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水利、電力、交通部門要加強對蔬菜生產基地水、電、路的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商務部門要搞好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和市場供應;工商部門要加強蔬菜市場監管,維護交易秩序,打擊欺行霸市行為;物價部門要加大對蔬菜價格的監管力度,維護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建立以企業、農民為主、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不斷加大蔬菜生產供應的投入力度。按照寶渭政辦發[]80號《關于印發區都市農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區財政對新建集中連片20畝以上的日光溫室每畝補貼20000元;新建集中連片50畝以上大棚每畝補貼2000元。
(三)完善占補平衡機制。把蔬菜基地納入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嚴格加以保護。建立嚴格的占補平衡和補償機制,征占菜地堅持“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在制定和完善城鄉總體規劃時,留足留夠菜地,保證蔬菜生產基地基本穩定。同時,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實行集中連片種植,推動蔬菜產業向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四)暢通“綠色通道”。認真落實省政府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蔬菜的車輛免收通行費,對符合標準的配送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的廂式貨車,允許24小時進入市區便利停靠,堅決執行“不扣車、不罰款、不卸載”的“三不”政策,減少蔬菜運輸車輛在行駛途中不必要的滯留時間,保證蔬菜等農產品調運暢通。
(五)嚴格考核獎懲。區政府將蔬菜生產供應納入各鎮鄉政府和區級有關部門年度崗責和目標考核內容。區農業局、商務局要會同區考核辦,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對鎮鄉蔬菜生產、流通各個環節進行綜合考核,對工作積極、任務完成好的鎮鄉進行表彰,對重視不夠、組織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
五、統籌兼顧,抓好當前“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
目前已臨近春節,搞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尤為重要。各鎮鄉、各有關部門要從管好通脹預期、落實惠民政策、保護群眾利益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蔬菜、肉蛋奶和水產品等其他“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與市場供應,確保價格基本穩定。商務、物價部門要認真調查分析節日期間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形勢,提前制定應急預案,建立重要產品儲備制度,及早做好貨源調運調劑。工商、物價等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管和調控力度,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囤積居奇、串謀漲價等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和價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