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農業部門重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市各級農業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年。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這個中心,揚優成勢、彰顯特色,突出“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主題,優化產品結構,優化區域布局,擴大規模經營,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收入繼續增長,促使全市農業經濟得到又好又快發展。
一、主要指標
總產371萬噸,糧油作物:糧食播面穩定在905萬畝。其中水稻播面812.3萬畝,總產347萬噸。油菜播面140萬畝,總產7萬噸。
其中果業面積51.5萬畝,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播面207萬畝。產量12.5萬噸,蔬菜面積117萬畝,總產165萬噸。
肉牛出欄37萬頭,畜牧水產:生豬出欄530萬頭。肉類總產50萬噸,水產品產量30萬噸,其中特種水產9.5萬噸。
達到45%以上。農業機械化: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3個百分點。
二、工作重點
1繼續抓緊糧食生產。要積極策應全省“新增百億斤優質商品糧生產能力工程”穩定播面。繼續堅持我市糧食生產在全省的領先位置,一是積極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萬載、上高、奉新等縣市要認真建設好萬畝連片示范基地,全面推廣優勢品種和先進技術,帶動轄區農民群眾開展高產創建活動。要通過技術集成和示范推廣,大幅提升糧食單產水平。二是繼續開展“一五一”助農興糧掛牌服務活動。為種糧大戶提供水稻生產全程技術服務,使全市種糧50畝以上的大戶發展到1000家以上。三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市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活動,指導農戶合理施肥,有效降低農業投入,提高綜合效益,示范面積要達到350萬畝以上。四是繼續開展種子種植純度鑒定工作。對擬在市內銷售的種子實行統一抽樣送海南鑒定基地進行種植純度鑒定,凡沒有通過純度鑒定的或鑒定達不到純度要求的一律不得在宜春市場銷售,以確保農民用種安全。五是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要以水稻機械育秧、插秧為突破口,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水稻機械插秧面積要達到15萬畝。同時,油菜、果業生產機械化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六是加強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堅持防治結合,進一步做好以水稻為主的農作物病蟲害大面積防治工作,大力推廣水稻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隊伍防治,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七是啟動水稻種植保險。今年擬在局部縣市啟動水稻種植保險試點,以增強種糧農民的抗風險能力。
2穩步發展養殖業。要以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為重點。以推進畜牧業大項目,大產業建設為中心,整體推進畜牧業產業升級。一是穩步發展規模養殖。通過項目建設,帶動區域性規模養殖的發展,力爭全市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戶達到1.2萬家以上,增加1000家,出欄肉牛10頭以上的規模戶達到2500戶,增加200戶,存欄蛋雞100羽以上的養殖戶達到4000戶,增加500戶。二是加速畜禽品種改良。以實施生豬良種補貼為契機,推進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母豬養殖專業戶,以縣為單位實現仔豬自給。高安市啟動西雜母牛維護試點工作。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地方畜禽品種的開發利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主導品種和產業。力爭省級種畜禽場發展到12家,增加2家,二級擴繁場發展到50家,增加10家。三是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安全。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動物防檢體系建設,健全村級協防員制度,強化免疫注射和消毒滅源等基礎性工作,加強鄉鎮和村級的冷鏈體系建設,開展重大疫病遠程信息系統建設試點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
3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著力打造龍頭企業。認真實施“雙十雙百雙千”工程。做大總量,及時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認真落實省、市出臺的各項政策,鼓勵支持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擴大規模和產能。著力打造一批規模比較大、覆蓋面比較廣、知名度比較高,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力爭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發展到32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超20億和10億的龍頭企業各1家;二是推進優質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依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流轉。積極引導縣鄉土地流轉中心、土地托管中心和土地銀行等中介組織發展,為土地流轉提供有效服務。要積極打造生豬、肉牛、家禽、大米等優勢農產品的產業鏈條,依托“豐城華英”上高金農”等一批加工龍頭,促進農產品的就地轉化增值。要努力在生豬產業化經營上取得新突破,實現原料優勢向商品優勢的轉變;三是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機制,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走規范發展的道路。進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機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升農戶面向市場,應對風險的能力。全市重點扶持11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搞好示范,以點帶面。全年要新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達到350家以上。四是培育特色產業。要著力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年新增有機農產品認證基地10萬畝,將我市建成江南最大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要積極扶持豐城富硒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此外,還要抓緊抓實中藥材、果業、獼猴桃和山區縣高山茶蔬等一批特色產業的發展。
4全力開展跑項爭資和農業招商引資工作。一是下大力氣抓項目。要認真研究密切關注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投資政策。積極組織申報,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的項目貯藏庫。對已上報的項目勤跑緊跟,緊盯不放,及時了解上報項目進展情況,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投資計劃。同時要加強對在建項目的實施管理,保證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進度。二是千方百計搞招商。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通過農業招商彰顯我市特色和優勢。要把農業招商引資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培育發展一批規模大、效益高、影響力強的龍頭企業。年每個縣市區要力爭引進13個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有較大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產業化項目,全年涉農招商引資額要達到全市招商引資總額的20%以上。
5切實抓好民生工程建設。一是積極推進沼氣建設。全市新建戶用沼氣池要達到12000個以上。要結合國家項目投資。逐步解決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做好鄉鎮沼氣服務站的建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維修頤養、配件供應等全方位的服務。二是要認真實施好“陽光工程”要積極爭取并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和新型農民培訓項目,組織和動員農業科技人員下鄉入戶。要認真組織實施“陽光工程”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民轉移就業培訓,做到空虛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規范臺帳建設,嚴格資金監管。要以中心城區人口五年倍增目標為切入點,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中心城區轉移就業。三是鼓勵返鄉農民工守業增收。要積極發明條件,為返鄉農民工守業提供良好的環境。要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接納農民工的有效途徑,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長點。
6認真做好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平安監管工作。一是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市縣農業綜合執法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春耕和秋收等關鍵時節對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等進行拉網式的排查,堅決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和劇毒高殘留農藥的不法行為,維護農資市場平安。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做到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切實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完善執法卷宗,規范執法順序。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平安監管。依照突出重點品種、突出重點環節、突出重點對象的原則,對蔬菜、生豬、家禽、禽蛋和淡水產品進行經常性的質量抽檢。要加大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對飼料、獸藥的生產經營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嚴厲打擊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違禁藥品的行為,保證肉品的質量平安。三是強化農業規范化生產。要加大農業規范化示范力度,繼續推行水稻、生豬、茶葉、蔬菜等規范化操作規程,建設好規范化示范基地,爭取示范基地列入省級以上農業規范化示范項目。力爭全市農業規范化總面積達到150萬畝以上。
7建立健全基層農業服務體系。要積極推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創新。一是繼續完善基層動物防檢體系。全市基層動物防檢站建設必須100%落實到位。進一步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制度。協助鄉鎮動物防檢人員開展工作。二是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要依照整合機構,落實編制人員和經費保障的原則,逐步建設好綜合性的鄉鎮農技推廣站,努力建立一支保障有力、技術優良、行動迅速的專業化農技推廣隊伍。三是積極推進農業科研及其效果的應用。要以市農科所、畜牧科學研究所、水稻良種場等一批農業科研推廣單位為主體,加大水稻、苧麻、生豬、蔬菜、特種水產等優良品種的研發和推廣,努力提高農業科研效果的貢獻率。
8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要依照省市統一部署。切實改進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創優發展環境。要嚴肅紀律,認真執行市委的六條禁令”堅持做到十要十不準”要認真分析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各級機關單位努力營造團結和諧、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
廣泛動員全體干部積極投身于中心城區“推進六大產業,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創建宜居城市”實踐活動,找準定位,主動參與,明確責任,獻計獻策,出謀出力。
三、工作舉措
1加強政策宣傳。要做好黨的惠農政策的宣傳工作。技術指導等活動,以電視、廣播、報紙、墻報等為載體,對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措施進行廣泛宣傳,用政策激發農民群眾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要將國家擴大內需保增長的各項政策宣傳到位,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促進全市農業的健康發展。
2做好技術服務。以提高農民生產技能為目標。建立“技術人員直接到戶、科技效果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農技推廣機制。要繼續開展“三進六聯三上門”活動,做到每位農業技術人員至少與一戶農戶結對幫扶,為結對農戶提供技術、信息、市場等服務,協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要大力推廣輕型高效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畜禽健康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等實用新技術,引導農民推廣應用節肥、節水、節能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降低生產本錢、提高經濟效益。
3完善工作機制。要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工作的調度和考核,定期通報,跟蹤問效。
4強化自身建設。要以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為契機。引導和激勵全體干部職工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勤奮學習、善于思考、愛崗敬業,再創佳績,為我市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