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技術改造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及結構變化情況
食品醫藥行業是我縣份額最大的重點優勢產業。我縣圍繞延伸產業鏈和成果轉化,堅持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培育兩手抓,加大對小麥、菜籽油、肉類深精加工、粗糧加工、中藥材加工等領域企業技術改造的分類指導,通過技術改造,我縣食品醫藥行業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現已達到國內行業先進水平,同時,產品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以打造西南地區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為目標,積極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完善電子器件產業鏈及配套產業,推進電子產業發展。
借助良好機遇,發揮我縣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家具建材業實現快速發展。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情況
1、信息化、智能化情況。鼓勵企業改變傳統營銷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目前我縣已有80多戶工業企業建立網站或開設網店。示范推動互聯網+制造工作,推動企業管理信息化,大部分企業已經采用ERP系統進行管理,部分企業在進行MES系統試點,極大地提高了企業信息化水平。
2、節能減排情況。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和省政府《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及全省工業節能、工業節水等工業節能減排專項規劃,推動工業節能減排重大工程實施和支撐體系建設,確保完成我縣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2015年,我縣共組織實施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項目3項、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產業低碳化項目1項、工業節能節水1項。
3、發展壯大傳統優勢產業。我縣正處于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轉變過程中,積極利用糧油主產區的優勢,目前食品醫藥行業仍然是傳統優勢產業。我縣加快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向規模化、科技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采取企業+公司+加農戶等形式,實行訂單農業、委托生產農業,形成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條,為食品醫藥工業集群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抓好創新驅動發展,建立企業技術中心5家,建成產學研協同(合作)創新聯盟5家,建立產業技術聯盟3家,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了我縣食品醫藥企業的產品品質。
(三)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五大高端產業情況
目前我縣工業企業主要是以傳統產業為主,但我縣在工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五大高端產業的重要意義,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五大高端產業作為壯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水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重點培育發展電子器件、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五大高端產業,實現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工藝密集型的轉變,使相關產業實現特色、集群發展,取得較好成效。
(四)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情況
我縣2015年完成技術創新投入75946萬元,其中,研發投入65049萬元,這批項目的實施將顯著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
(五)加快企業做大做強情況
1、指導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的技改、技術創新、節能減排、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同時,縣級資金配套支持項目建設,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配套用于支持技術改造,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拉動作用,推動工業企業技術進步。
2、積極做好銀企合作的中間橋梁,對我縣范圍內的重點技改項目進行深入調研,篩選出一批優質的項目推薦給銀行,積極組織企業與銀行之間進行溝通對接,使得企業不會因為資金問題而延緩施工進度,同時優先推薦相關優秀企業進入我市應急轉貸資金后備庫,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壓力。
3、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產學研工作,鼓勵我縣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廣泛的科技合作關系,提升企業創新轉化能力。一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三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圍繞現代中藥、綠色照明、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等產業,依托我縣相關行業龍頭企業聯合成都理工大學、廈門大學等相關行業企業、院校,啟動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
(六)典型重大技改項目建設情況及成效
二、推進技術改造投資的主要舉措和經驗
1、我縣成立了重點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對重點技改項目實行形象管理、問題管理,確保項目按時實施。建立了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對接協調機制,及時發現項目存在的問題,按時開工、竣工及推進前期工作;隨時掌握和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和問題,幫助協調落實電力、燃氣管線遷改等各種配套設施建設,著力保障生產要素。
2、突出重點,培育特色優勢。一是突出重點抓好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改項目,培育聚集集群效應,做強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二是突出重點抓好骨干企業的技改項目,增強骨干帶動能力,做大企業;三是突出抓好以自主創新產業化和拳頭產品擴能為主的技改項目,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做優產品;四是抓好以高新區為載體的技改項目,加強對投資強度和容積率指導和管理,提升集約效應;五是著力推進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為重點的技術改造項目,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3、切實加強專項資金項目的監督和管理。督促并引導企業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內容使用專項資金,做到專款專用,督促并指導企業按照國家資金使用規定規范使用資金,確保資金使用規范,并發揮最大效益;配合財政部門及時足額撥付專項資金,確保項目實施順利,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專項資金使用專帳并完善項目檔案資料。
三、制約技術改造投資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企業項目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企業融資手段較為單一,大多數依靠銀行貸款,但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銀行收緊銀根,導致多數企業項目貸款難。多數企業受限于資金不足,同時到銀行部門辦理信貸,融資需要的手續、擔保等程序繁多,使企業不能及時實施技改項目,好的項目不能實施往往使企業錯失發展的良機。
(二)企業在擴張發展中存在征用土地難的問題,我縣工業用地土地指標較少,同時土地證和房產證辦理程序較多,耗時較久,使企業存在諸多顧慮,缺乏投資的熱情。
(三)由于經濟下行的影響,市場低迷,生產原料上漲,同時人工成本提高,導致企業利潤率降低。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對市場過于悲觀,進行技術改造投資信心下降。
四、2016年工業和技術改造工作安排及建議
1、繼續實行領導聯系制度、部門協調服務對接制度、工期倒排督查制度、企業實施責任制度、企業環保安全責任制度、重大項目督查督辦制度等,做到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監管到位,同時建立重大技改項目例會制度和調研機制。隨時掌握和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和問題,幫助協調落實電力、燃氣管線遷改等各種配套設施建設,著力保障生產要素。
2、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向國家、省、市爭取技改、技術創新、節能減排、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配套用于支持技術改造,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拉動作用,推動工業企業技術進步。
3、突出重點,培育特色優勢。一是突出重點抓好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改項目,培育聚集集群效應,做強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二是突出重點抓好骨干企業的技改項目,增強骨干帶動能力,做大企業;三是突出抓好以自主創新產業化和拳頭產品擴能為主的技改項目,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做優產品;四是抓好以高新區為載體的技改項目,加強對投資強度和容積率指導和管理,提升集約效應;五是著力推進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為重點的技術改造項目,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4、配合相關部門積極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我縣工業經濟結構。
5、建議財政部門加大對技改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金融部門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