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惠民工程改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省政府決定在蕪湖市、滁州市、金寨縣、太和縣、合肥市蜀山區開展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基本原則
惠民直達工程是在總結過去惠民資金“一卡通”、為民服務“一站辦”、惠民對象“一線實”等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保障惠民政策和資金落實工作分成體制創新、平臺搭建、對象審核、資金發放和服務提供五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系統,形成保障惠民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的管理體系。
實施惠民直達工程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構建和諧安徽的迫切需要。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試點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從提高執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充分認識開展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積極探索,扎實推進,使惠民直達工程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一)以人為本,維護公平。把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增強惠民政策落實的公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二)科學管理,提高效能。牢固樹立績效觀念,建立健全科學的資金分配機制、規范的資金使用機制、有效的資金監管機制,最大限度提高惠民政策的效果。
(三)規范服務,方便群眾。從群眾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規范的為民服務制度和機制,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四)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使惠民政策落實工作邁入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創新機制,科學確定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具體內容
按照“鞏固、規范、完善、提高”的思路,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的具體內容為:
(一)管理“一體化”。進一步理順部門關系,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上下統一協調、整體配合聯動”的工作機制,切實解決職能交叉、權責不清的問題。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有關部門制定的惠民政策的銜接,避免出現政策覆蓋的“盲區”。各級財政部門要集中下達資金。凡是惠民項目、標準已明確的,應將資金直接計入財政體制補助基數;對新出臺的惠民項目,要及時下達資金指標,確保資金及時劃撥、足額發放。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采用“部門監管、群眾監督、社會化核查”的辦法,將監督檢查工作貫穿資金發放的全過程,保障監督檢查的實效性。
(二)平臺“一網聯”。依托“金財工程”,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惠民直達工程信息系統,搭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動態信息管理平臺,做到資源共享。縱向上建立省、市、縣、鄉鎮四級骨干網,橫向上實現各級政府與同級主管部門、金融機構的連接。利用惠民工程信息管理軟件,將各類惠民信息錄入惠民直達工程信息系統,建立集補助對象、資金發放、信息匯總、動態監管為一體的基礎信息數據庫,為領導決策、政策制定、資金分配、監督檢查、績效考評等提供依據。
(三)審核“一線實”。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要充分利用村(居)民會議、惠民政策明白紙和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戶曉,讓群眾有效參與管理和監督。認真做好收入測算工作,除政策規定的特定補助對象外,應根據居民人口、勞動力狀況、資源條件等因素綜合測算其家庭收入,初步界定補助對象范圍。在此基礎上,組織召開村(社區)居民代表會議,由群眾進行評議。對群眾評議的補助對象,須經鄉鎮審核,并由縣級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監察部門集中聯合審批。對群眾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的補助對象,要實行縣、鄉、村三級公示,全面接受群眾監督,嚴防暗箱操作和以權謀私現象發生。
(四)發放“一卡通”。惠民資金由財政部門集中管理,實行“一個漏斗”向下。縣級財政部門要在金融機構設立“惠民資金專戶”,各項惠民資金直接納入專戶管理,實行封閉運行。惠民資金可由財政部門委托一家農村金融機構發放,縣級財政部門要與機構統一簽訂惠民資金委托發放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壓款、扣款或強行攬儲。縣級財政部門負責為每戶補助對象建立個人賬戶,金融機構負責為每戶補助對象發放一個專用存折,并根據財政部門提供的惠民資金發放花名冊,在規定時間內將惠民資金直接打入補助對象個人賬戶。補助對象即可持存折憑有效證件到金融機構支取現金。
(五)服務“一站辦”。縣(市、區)在鄉鎮(街道)設立為民服務中心(已設立政務服務中心的,通過整合內部職能成立為民服務中心),村(社區)設立為民服務點,為群眾提供惠民政策、資金發放等方面的服務。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涉及財政、民政、農業、教育、林業、農機等部門的惠民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為民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按照“權責統一、條塊結合”的原則,由鄉鎮(街道)統籌安排人員集中辦公,對群眾申請辦理的事項,實行“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堅持依法行政,公開服務項目和程序,做到陽光操作。
三、強化措施,確保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實施惠民直達工程,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地要高度重視,將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及時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試點地區政府要成立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從相關部門抽調專人辦公。各成員單位要牢固樹立上下“一盤棋”的思想,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共同抓好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
(二)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各級財政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惠民直達工程的投入,并將有關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省級財政對基層惠民信息平臺和為民服務網絡建設工作給予適當補助。各地要統籌規劃,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惠民工作管理和為民服務條件。
(三)穩妥推進資源整合。各地要在認真界定范圍的基礎上,將所有惠及城鄉居民的各項政策性補助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發放范圍,確保實現全覆蓋。要積極穩妥推進信息平臺整合,抓緊做好縣(市、區)、鄉鎮(街道)兩級網絡搭建工作,加快建立惠民信息網。要以提高為民服務效率為核心,加大對各類服務機構的整合力度,切實優化資源配置。各級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從事惠民服務的人員要全部納入同級為民服務中心,設置綜合窗口,統一對外服務。
(四)完善基層服務體系。要按照優化服務、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事項,適當下放審批權限,逐步實現縣鄉政務服務工作的對接。要加快推進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將為民服務工作延伸到社區,不斷完善管理和服務,努力把社區建成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的社會共同體,鞏固和擴大為民服務工作的成果。
(五)強化督查考核。各地要加強對惠民直達工程試點情況的督查和指導,建立健全惠民政策落實工作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要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對在惠民政策落實工作中以權謀私、玩忽職守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