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指導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指導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指導意見

      一、年全市地質災害災情分析

      全市共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80起,其中大型3起,中型55起,小型122起;從災害類型劃分,共發生滑坡99處,崩塌11處,泥石流67處,地裂縫3處;地質災害共造成9人死亡,9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6億元。

      在災害成因看,發生地質災害均為自然因素引發,其中降雪和凍土消融引占1.67%,降雨引起占98.33%,集中發生于主汛期6——9月。

      從災損情況看,以暴洪災害引發泥石流、滑坡、崩塌災害最為嚴重,共發生地質災害113起,同時導致新增地質災害隱患558處,給、等植被較好、地質災害較不發育的北部縣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

      二、全市主要地質災害隱患

      地質災害概況

      我市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環境脆弱,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河流密布,地形起伏大,地表切割強烈,巖層破碎,土地貧瘠,抗沖蝕能力差,水土流失嚴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范圍廣、活動頻繁、危害嚴重,是我國地質災害四大發育區之一。

      經專業單位排查,在地震前,全市共有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1506處,地震后增至2745處,年特大暴洪災害后新增558處。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出的重要隱患點3303處,有42.6萬人受到威脅,占全市總人口275.75萬人的15.5%,威脅資產51.68億元。

      三、地質災害威脅對象、范圍

      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威脅著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城鎮、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廠礦企業、電站、通訊和輸油管道等生命線工程的安全。地震發生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點7507處,死亡147人,受傷468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51億元;根據專家組《市地震災后應急排查總結報告》,全市共有30.9萬人受到地質災害威脅,占全市總人口275.75萬人的11.2%,威脅資產44.1489億元。

      按照威脅對象和范圍,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威脅人口密集區,嚴重威脅城區和集鎮、村莊安全,典型地質災害如南山崩塌群、北山泥石流,嚴重威脅和城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二是威脅生命線工程,主要威脅212國道、江武公路等大部分的省道及縣鄉道路;三是威脅重要設施,威脅對象包括水庫、礦山、風景名勝區、大型基礎設施等。

      四、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和重點防范期

      (一)年全市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條件使地質災害成災模式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根據我市地質環境條件、全市地質災害分布特征、地震地表變形擴展效應以及年全市工程建設活動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分析,預測年仍將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分析以往地質災害發生特點,預測今市我省地質災害主要誘發因素仍將以降雨引發為主,其次為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等。

      降雨趨勢預測:近幾年全市極端氣象天氣多發,導致地質災害頻發。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全市降水量將繼續增多,進入汛期,可能出現局地短時集中高強度降雨、局部強暴雨或長時間大范圍降雨等極端異常天氣,預測全市爆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加大。

      人類工程活動趨勢預測:年全市在建、新建擴大內需項目、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和暴洪災害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較多,工程活動強度大,對地質環境擾動強烈。特別是在建蘭渝鐵路、兩罐高速、成武高速等沿線邊(斜)坡,各類工程建設現場,礦山及周邊(包括磚瓦廠、采石廠、采砂場、廢棄礦點等),山地丘陵區農村建房選址不當、對斜邊坡不合理開挖或加載等問題,易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

      根據我市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分布特征、發育規律和形成特點以及主要誘發因素,確定重點防范期為5月一10月。5月即進入汛期,10月中旬汛期基本結束。

      6—9月為主汛期,強降雨和持續降雨多發,當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就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等、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其中泥石流的形成與降雨同步,滑坡、崩塌的形成具有稍滯后于降雨的特點。

      2—4月因冰雪融化、凍土消融,北部雪凍較嚴重縣部分黃土區域已發生幾起小型滑坡、崩塌災害。

      人為因素和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情況比較復雜,應當全年防范,加強監測。

      五、年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任務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全會提出的“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和抵御能力”的重大決策部署,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地質災害排查工作。嚴格落實“汛前全面排查、汛中監測巡查、汛后及時復查”的“三查”制度,建立完善排查工作長效機制,結合以往排查和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成果,確定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組織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運輸等部門和基層組織及防災責任單位,對本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特別對威脅大、不穩定的重特大隱患點,要作為排查巡查的重點,及時掌握隱患點的現狀,檢查防災措施落實情況,劃定危險區、設置警示標志,下發防災避險明白卡,制定專項預案和防治方案,確定巡查監測責任人,定期組織巡查監測,落實好各項防災措施。

      (二)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水務、水保、氣象等相關部門,加快構建雨情、水情、地質災害險情綜合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建立信息共享、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全面開展地質災害中、短期預報和臨災預警,對轄區內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作出預報,汛期強降雨和持續降雨期間,要增加預警預報頻次。強化預警預報與群測群防體系銜接,確保預報信息及時傳送給有關部門、防災人員和群眾。抓好災后重建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項目實施,力爭及早建成運行,通過項目建設,提高預警預報的科學性、精細化和準確度,實現預警預報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三)提高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和臨災避險能力。各縣區要依據市政府修訂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盡快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制定科學、嚴密的應急工作流程,成立應急工作機構,健全工作機制。結合地質災害應急指揮能力建設項目實施,配齊現代化的交通、通訊、救援和現場處置等裝備,加快應急專家隊伍建設,提高應急工作能力。對重要區域和山區分散的隱患點,要制定專項預案,明確疏散轉移路線和臨時安置場所,確保發生地質災害險情能及時應對。威脅人員密集區、重要設施等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單位,要強化應急演練和臨災避險,在汛期要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提高臨災應急避險能力。

      (四)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大力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有組織、有制度、有規劃、有預案、有警示、有宣傳、有監測、有預報、有經費、有手段)和鄉鎮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評估、巡查、預案、宣傳和人員五個到位)建設,健全和完善組織嚴密、責任明確、制度落實、管理規范、經費到位、監測有效、預警及時、群眾參與的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對基層國土所工作人員和鄉鎮、村干部等群測群防人員技能培訓,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和防災組織能力,使其成為群測群防體系的骨干力量。完成9縣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點恢復重建、20個專業監測點和2個監測預警示范區項目建設任務,通過項目建設,加快地質災害監測高新技術推廣應用,改善地質災害監測防治裝備,提高群測群防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群測群防工作水平。

      (五)完成災后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任務。我市災后重建任務已基本完成,但受地質地理條件、專業技術力量、汛期降雨、征地補償等因素影響,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相對緩慢,目前只有不到80%項目竣工,還有20%以上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各縣區特別是建設進度滯后的縣區,務必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各種困難和問題,全面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今年9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年底全部完成竣工驗收。要嚴格項目實施管理,做到既要抓建設進度,又要抓質量和安全,確保項目實施和驗收依法規范進行,通過項目實施,大力提升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和能力。此外,有關縣區要加快、年度中央和省級財政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實施,年內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并通過驗收,等縣區同時要抓緊做好暴洪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實施工作。

      (六)加強對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監督管理。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制度,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建設用地選址時,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未開展評估備案工作的,一律不得審批建設用地,切實把好地質災害預防關,為建設項目施工和運營安全安全提供保障。加強對礦山開采、公路和鐵路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削壁建房、挖土采砂等工程建設活動的監控,對人為活動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的,依法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認真貫徹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和《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做好礦山恢復治理方案編制、本年度保證金提取工作,加大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監管力度。

      (七)進一步打牢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項基礎。一是不斷提高全市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水平,抓好災后重建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項目實施,加大對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周邊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價力度,提出易發區劃分和防治區劃意見。二是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據詳細調查成果,會同建設、水務、水保、交通運輸等部門,編制完成市、縣區《地質災害防治個規劃》并報本級政府批準后實施,城鎮規劃和建設必須符合規劃要求。三是結合災后重建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專業監測點和預警示范區等項目實施,加快公益性地質災害監測機構步伐,做到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以保證能夠承擔起重要隱患點的專業監測任務。明確縣、鄉兩級行政領導群測群防組織負責人,壯大以村(社區)支書、主任和村民小組長為主體的群測群防員隊伍,制定和出臺相關規定,落實群測群防員津貼補助,制定成功預報獎勵辦法。四是加強對基層鄉鎮、國土資源所、重點村社干部和監測預警人員的培訓,推進鄉鎮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采用多種形式,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六、地質災害防治主要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主要領導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了解掌握轄區內地質災害基本情況,主動加強領導、檢查和督促。各級要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機構,國土資源、教育、建設、交通運輸、鐵路、水務、水保、安監、氣象、旅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分別負責相關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各縣區政府要按照分級分部門管理的原則,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落實到相關部門、具體單位,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職守,致使排查、巡查、監測預警、應急演練、臨災避險等防災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工作責任制,追究行政領導和防災責任人的行政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三)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市、縣區發展改革、國土資源、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水保、地震、氣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全面開展地質災害易發區城市總體規劃、鄉鎮及村莊和集鎮規劃的地質環境影響評價以及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災后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中,要搞好與各專項規劃實施的銜接,加強部門間溝通協作,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國土資源部門在組織編制與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中,要加強與水務、水保、林業、氣象等部門的協作,統籌各方資源,同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和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整治、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共同構建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

      (四)加大防治資金投入。各縣區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重點用于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重點地質災害隱患監測預警、勘查、治理及應急處置。要逐步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將防治費用和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宣傳教育和群測群防監測人員補助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各地要積極探索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新機制,制定鼓勵政策,動員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五)落實汛期工作制度。各縣區要依據本方案,編制本地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結合本地區實際,修訂完善本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災情險情速報等制度,隨時保持通訊暢通。一旦發生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發現臨災險情,立即組織應急調查評估,確認險情,迅速采取避讓、應急處置措施,同時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時限要求,迅速上報各有關部門。

      (六)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大對礦產資源開采、公路鐵路建設等各類工程建設活動中違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行為的查處力度,對任何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不良人為活動,堅決予以制止;對不履行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的行為,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給予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成功預報并避免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