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縣內增強環保工作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內增強環保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內增強環保工作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各重點企業:

      為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及貫徹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意見》,切實做好環境保護重點工作,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力推進總量減排,確保實現控制目標

      (一)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屬地責任,嚴格控制新增總量,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到年,實現全縣“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排放總量分別較2010年凈削減2.00%(其中工業+生活凈削減0.43%)、8.04%(其中工業+生活凈削減5.4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8050噸、2386噸”的目標。對污染物排放超總量和不執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企業,責令其限期整改后仍不執行的,一律不安排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對未完成減排目標任務的鄉鎮、部門和企業,實行行政問責和“一票否決”。

      (二)突出重點領域減排。嚴格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化工和食品飲料行業實行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控制,對火力發電企業實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強化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強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加強規?;笄蒺B殖污染減排,到年,60%以上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設施,實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三)加大工程減排力度。改造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脫氮除磷能力,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50%。加快推進縣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2013年底啟動建設。嚴格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全縣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在“十二五”末控制在年的排放水平。

      (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把結構調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加大淘汰小鍋爐、小熱電、小化工等產能力度。對未按期淘汰的企業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

      二、堅持實施綜合治理,全面加強污染防治

      (一)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嚴格執行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全面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排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培育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園區。堅持在農業、工業、建筑、商貿服務等領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行重點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與非重點企業自愿審核,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加強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盡量就近、就地處置和綜合利用。以電力、建材、燃煤鍋爐為重點,加強工藝過程除塵設施建設,推進燃煤電廠除塵設施改造。加強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推進化工行業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加強有機廢氣回收利用。

      (二)加強城市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城市餐飲油煙、惡臭、噪聲污染治理,加強施工工地、渣土運輸及道路揚塵控制,對問題集中區域進行專項整治。推進城市(鄉鎮)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泥綜合處理設施建設試點,進一步完善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設施。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到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年均濃度值達到二級標準以上。

      (三)加強重點流域污染控制。重點抓好長寧河流域段水環境整治,做好長江水域水質維護。優化流域產業布局,在生態環境敏感的支流源頭、水源涵養區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禁止開發或限制開發區域,嚴格控制布局新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和環境隱患突出的產業。依法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區域,對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責令拆除或關閉。到年,全縣長江國控、省控斷面優于Ⅲ類水質的比例達到100%。

      (四)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指導和督促鄉鎮編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按照生態模式全面完成鄉鎮場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完成5個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示范工程,生活垃圾逐步實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對5家畜禽養殖場實施限期治理;對10家農家樂實施污染治理。加快推進農村適宜農戶沼氣池建設。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科學施用化肥、農藥,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切實減少農村面源污染。加強農村飲用水源監測與保護,確保農村飲水安全。

      (五)切實加強生態保護。認真實施《縣生態縣建設規劃》確定的重大生態建設項目,以創建省級生態縣,生態鄉鎮為載體推進生態縣建設。全縣18個鄉鎮全部通過省級生態鄉鎮的驗收或技術核查,創建生態小區10個。編制并實施《陽春工業園區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力爭陽春工業園區在年達到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標準。加強生態村、生態家園創建工作,加強夕佳山民居4A級風景名勝區的保護。

      三、嚴格建設項目管理,全面落實環評制度

      (一)大力推進規劃環評??h級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等專項規劃和縣人民政府編制的綜合性規劃需進行環評。

      (二)強化建設項目環評。凡依法應當進行環評的建設項目,必須開展環評,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凡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設項目,項目所在區域必須削減一定比例的同類污染物,并納入每年度減排計劃。風險應急體系不完備、無環境容量、超過總量指標、高排放、高污染等項目一律從嚴審批。

      (三)強化建設項目過程監管和環保驗收。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批準擅自開工建設、建設中擅自對工藝等作出重大變更、未經環保驗收擅自投產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追究相關部門、企業和人員的責任。對“三同時”落實不到位的,特別是未解決飲用水源問題、未設置隔聲屏、衛生防護距離內住戶未拆遷的,不得批準試生產和通過驗收。

      四、加強環境風險防控,保障區域環境安全

      (一)強化環境風險全過程管理。完善環境應急管理體系,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縣級環境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和處理機制,配備指揮裝備、應急車輛、取證和防護等設備,強化環境應急技術支撐和處置救援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流域、區域環境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區域聯防聯控水平。

      (二)加強重點環境風險源和環境敏感點調查評估。對化工企業、重金屬行業、工業園區等重大環境風險源進行排查,建立環境風險源分類檔案、信息數據庫和應急專家庫。將環境風險納入環境功能區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環境管理體系。

      (三)切實加強重金屬環境監管和治理。將涉重金屬企業納入重點污染源進行管理,加強對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等的風險排查,強化涉汞、鎘、鉻、鉛、砷等重金屬風險源的控制和監管,對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地區、行業和企業進行集中治理,對重金屬超標排放企業加大處罰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或關停取締,積極妥善處理重金屬污染歷史遺留問題。強化對重金屬排放企業的監測和監管。

      (四)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認真執行化學品全過程環境管理制度。提高化學品生產的環境準入條件和建設標準,落實化學品建設項目環境安全防護距離。對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環境隱患排查,對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強化安全保障措施。認真執行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制度,依法淘汰高毒、難降解、高環境危害的化學品,限制生產和使用高環境風險化學品。加強化工園區環境管理,禁止在工業園區外新改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貯存項目。加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監督管理。落實化學品環境污染責任追究終身制和全過程問責制。

      (五)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深入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專項行動,嚴懲危險廢物非法傾倒、轉移行為。加強對危險廢物貯存、運輸、轉移、處置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環境監管,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轉移審批制度和轉移聯單制度。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活動,建設廢舊物品回收體系。

      (六)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投入,并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進一步優化、調整飲用水源保護區,嚴格落實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設置規范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警示標牌和隔離設施。編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恢復和建設工程,推進水功能區、水庫、水利工程渠系水資源保護工程,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險評估機制。加強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急預案和環境應急體系,提高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預警能力和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五、加強環境基礎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一)健全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機制。繼續實施環境保護實績考核制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作為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及其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政府目標管理考核“一票否決”。

      (二)推進環境保護能力標準化建設。以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環境應急三大體系為重點,提升全縣環境監管及環境應急能力。加強環境監察、監測、信息等隊伍建設,縣環境監察大隊在2013年完成二級達標驗收工作,縣環境監測站在年底前完成縣城區空氣自動監測網絡建設,縣環境應急管理與信息統計中心在年內完成達標驗收。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監督管理和運行維護。

      (三)完善環境保護的綜合治理機制。建立健全政府負責、環境保護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管理體系。探索實行環境保護派出機構監管模式,完善鄉鎮和工業園區等基層環境管理體制。建立環境保護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推動環境保護的部門協同聯管。

      (四)認真落實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將環境保護經費列入縣、鄉財政年度預算并逐年增加,切實保障環保部門的工作經費,大力支持公共環境監管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維護。加大對重點區域、流域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縣級征收的排污費重點用于污染防治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對重污染行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對我縣環保產業重點項目的支持,同時加大縣級財政對環保產業重點項目的支持。推行綠色信貸管理,加大對符合環保要求和信貸原則的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

      (五)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提高全民環保素質。加強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眾的環保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和環保教育培訓,開展全民環境教育行動,推動環保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鼓勵和引導公眾及環保社會組織積極有序開展環保活動。落實環保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環保監督員制度。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弘揚環境文化,監督曝光環境違法行為,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加強協調配合,明確責任分工,認真落實本實施意見??h環境保護局要會同縣督查室、縣監察局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本實施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大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報告。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亚洲91av视频|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