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府廳發號)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市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高度重視基層應急隊伍建設

      基層應急隊伍是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對于做到突發事件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防止和減少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減輕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有關部門、各基層組織和單位要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基層應急隊伍建設,認真貫徹《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要從當前基層應急隊伍實際出發,切實把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作為貫徹執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的主要內容,作為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關鍵舉措,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具體行動,切實抓緊抓好。

      二、應急隊伍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

      (一)基本原則。堅持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著力提高基層應急隊伍的應急能力和社會參與程度;堅持立足實際,按需發展,依托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逐步加強和完善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形成規模適度、管理規范的基層應急隊伍體系。

      (二)建設目標。通過三年時間建設,市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基本建成,重點領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得到全面加強;鄉鎮、企業等基層組織和單位應急救援隊伍普遍建立,應急志愿服務進一步規范,基本形成統一領導、協調有序、專兼并存、優勢互補、保障有力地基層應急隊伍體系,應急救援能力基本滿足本區域和重點領域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需要,為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人員財產損失、維護全市社會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強基層綜合性應急隊伍建設

      (一)全面建設市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由市政府應急辦牽頭,以公安消防大隊為依托,財政、水務、農業、民政、衛生、教育、科技、國土、建設、林業、交通、煤管、環保等部門單位配合,建成200人的“一專多能”市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承擔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包括地震等自然災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生產安全事故,恐怖襲擊、群眾遇險等社會安全事件的搶險救援任務。同時協助有關專業隊伍做好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生物災害、礦山事故、危險化學品事故、水上事故、環境污染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市政府應急辦負責制訂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方案,細化隊伍職責,配備必要的物資裝備,加強與專業隊伍互動演練,提高隊伍綜合應急能力。

      (二)深入推進鄉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一支以機關干部、民兵、預備役人員、基層警務人員、醫務人員和退伍軍人等為主的60—100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在防范和應對氣象災害、水旱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生產安全事故、環境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等方面發揮就近優勢,在應急指揮機構組織下開展先期處置,組織群眾自救互救,參與搶險救災、人員轉移安置、維護社會秩序,配合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做好各項保障,協助有關方面做好善后處置、物資發放等工作。同時各鄉鎮都要確定一名應急專干,每個行政村確定一名信息員,發現突發事件苗頭及時報告,協助做好預警信息傳遞、災情收集上報、災情評估等工作。各鄉鎮政府要加強應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嚴明組織紀律,經常性地開展應急培訓,提高應急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應急保障能力。

      四、完善基層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在全面加強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同時,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防汛抗旱專業隊伍組建工作。各鄉(鎮)和水務、農業局要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農技人員、村民和相關單位人員參加,建成市、鄉防汛抗旱隊伍。防汛抗旱重點區域和重點地段的村委會,要組織本村村民和相關單位人員參加,組建村級防汛抗旱隊伍。各鄉鎮防汛抗旱隊伍要在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統一組織下,開展有關培訓和演練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險和險情處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作用,合理儲備防汛抗旱物資,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資、裝備調用機制。

      (二)加強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各有關鄉(鎮)、林業局、村委會和國有林場等,要組織本轄區、本單位和社會相關人員建立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切實加強森林撲火裝備配套,并積極開展防撲火技能培訓和實戰演練。要建立基層森林消防隊伍與公安消防、預備役部隊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聯動機制,滿足防撲火工作需要。

      (三)加強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應急專業隊伍建設。氣象局牽頭,各鄉鎮密切配合,組織村干部和有經驗的相關人員(應急信息員可兼任)建成氣象災害應急隊伍,主要任務是接收和傳達預警信息,收集并向相關方面報告災害性天氣實況和災情,做好強降雨、大風、沙塵暴、冰雹、雷電等極端天氣防范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參與村鎮氣象災害防預方案的制訂以及應急處置和調查評估等工作。國土局牽頭,各鄉鎮配合,組建地質災害專業應急隊伍,主要任務是參與各類地質災害的群防群控,開展防范知識宣傳,隱患和災情等信息報告,組織遇險人員轉移,參與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和應急處置等工作。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的鄉村、企業、學校等基層組織單位,要在氣象、國土部門的組織下,明確參與應急隊伍的人員及其職責,定期開展相關知識培訓。

      (四)加強礦山、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建設。煤管局、安監局、公安局等涉及煤礦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單位要依法建立由專職或兼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不具備單獨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小型企業,除建立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外,還要與鄰近建有專業救援隊伍的企業簽訂救援協議,或者聯合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平時要開展或協助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礦山、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單位要組織應急隊伍積極參加社會化應急救援。

      (五)加強公用事業保障應急專業隊伍建設。水務、建設、交通、文廣、環保、電力、電信、移動、聯通等單位和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運營企業,要組織本單位本企業懂技術和有救援經驗的干部職工,分別組建公用事業保障專業應急隊伍,承擔相關領域突發事件應急搶險救援任務。重要基礎設施運營企業要組建本單位運營保障應急隊伍。同時,要配備應急搶修的必要機具、運輸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安全防護、應急搶修和交通運輸保障能力。

      (六)加強衛生應急專業隊伍建設。衛生局要根據突發事件類型和特點,在現有醫療機構的基礎上,組建衛生專業應急隊伍,并配備必要的醫療救治和現場處置設備,承擔傳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職業中毒、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其他突發事件受傷人員醫療救治及衛生處理,并進行相應的培訓、演練活動。

      (七)加強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專業隊伍建設。農業局牽頭,各鄉鎮政府和林業、衛生、公安、工商、質檢等單位配合,建立由動物防疫和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及有關專家組成的動物疫情應急專業隊伍,具體負責家禽和野生動物疫情的監測、控制和撲滅任務。要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加強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置所需的設施設備建設及疫苗、藥品、試劑和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提高應急能力。

      五、健全完善基層應急隊伍管理體制和保障制度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隊伍建設,主要領導親自抓,結合各自實際,切實加強綜合性應急隊伍和專業性應急隊伍建設,確保本區域、本系統處置突出應急事件的需要,達到一定數量和規模。公安、國土、農業、水務、建設、衛生、交通、林業、氣象、安監、煤管、環保、電力、通信等有關部門要明確推進本行業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積極推進基層應急隊伍組建工作。

      (二)完善應急隊伍運行機制。各應急隊伍組成人員平時在各自單位工作,發生突發事件后,立即集結到位,在應急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按應急管理機構安排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各鄉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綜合隊伍、專業隊伍和志愿者隊伍之間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相關應急預案,完善工作制度,實現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同時,建立健全應急隊伍與其他各類應急隊伍及裝備統一調度、快速運送、合理調配、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經常性地組織各類隊伍開展聯合培訓和演練,形成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三)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應急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高應急隊伍的社會化程度。充分發揮鄉鎮等基層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隊伍體系,加強知識培訓。鼓勵各類志愿者組織在工作范圍內充實和加強應急志愿服務內容,為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應急志愿服務提供渠道。各相關單位要發揮各自優勢,把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納入應急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共青團和紅十字會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紅十字志愿者應急救援隊伍,開展科普宣教和輔助救援工作。應急志愿者組建單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庫,并加強對志愿者的培訓和管理。各鄉鎮、各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對志愿者隊伍建設給予適當支持。

      (四)加大基層應急隊伍經費保障力度。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和有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工作經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在現有的基礎上,按照多方爭取、單位自籌、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有足夠的經費保障。

      (五)完善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相關政策。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解決基層應急隊伍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落實基層應急救援隊員醫療、工傷、撫恤等政策措施。鼓勵社團組織和個人參加基層應急隊伍,完善民間應急救援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制訂應急救援隊伍裝備標準并配備必要裝備。對在應急管理、應急隊伍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開展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示范工作,推動基層應急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