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加強建設、可持續利用”總體要求和“圍欄封育、禁牧休牧、舍飼圈養、承包到戶”建設方針,以保護草原植被為核心,以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為目標,利用國家補助飼料糧的優惠政策,以中央投資帶動地方和個人投資,通過禁牧、休牧及配套設施建設,把草場生產經營、保護與建設的責任落實到戶,實行以草定畜,嚴格控制載畜量,推行禁牧與舍飼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實現草原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生態效益優先,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原則草原植被恢復的同時,積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2堅持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全局出發,局部服從整體,個人服從國家。妥善解決好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力求做到減畜不減收,保證農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安居樂業。
3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原則。以國家投資為主,堅持國家、地方、集體、牧戶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籌措機制,保證項目按期完成。
4堅持政策引導與農牧民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尊重農牧民的意愿,以生態脆弱區的草原和草原嚴重退化區為重點,核定禁牧、休牧面積,實行舍飼圈養,堅持“誰退牧、誰管護、誰圍封、誰受益”
三、建設規模和資金來源
項目總規模90萬畝,其中禁牧圍欄55萬畝,休牧圍欄35萬畝,補播改良草場30萬畝。
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560萬元(由省農牧廳統一用于圍欄材料采購1260萬元,草種采購300萬元。地方配套及群眾自籌540萬元(全部用于圍欄架設安裝、補播改良等費用)圍欄架設安裝由縣畜牧獸醫局組織公開招標,架設安裝費用來源于地方配套和項目區群眾自籌,根據我縣實際,群眾自籌部分實行投資投勞相結合的辦法。
四、建設期限
建設期限年。其中:
年7月:完成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審核工作。由縣畜牧獸醫局、縣草原工作站組織實施。
年8月:完成宣傳動員、技術人員和農牧民的培訓工作。由縣畜牧獸醫局、東湖鎮、縣草原站組織實施。
年9月:完成實地勘測、作業設計工作。由縣畜牧獸醫局、縣草原工作站組織實施。
年9月:完成圍欄安裝招標工作。由縣項目辦組織實施。
年9月:完成圍欄材料、草種供貨合同簽訂工作。由縣畜獸醫局組織實施。
年10月—年6月:完成圍欄架設安裝及補播改良任務。由縣畜牧獸醫局、東湖鎮組織實施。
年7月:工程竣工收尾、資料整理、自查自驗、政策兌現準備等工作。由縣畜牧獸醫局組織實施。
年8-10月:申請省市驗收、政策兌現、禁休牧制度落實等組織實施。
五、實施地點
項目在東湖鎮五托井村實施,涉及1個村和農區其它鄉鎮在地放牧戶74戶、213人。
六、建設內容
1圍欄架設安裝:完成圍欄90萬畝,其中:黃家井等禁牧區55萬畝,五托井等休牧區35萬畝。工程劃分五個標段建設,公開招標五家企業進行架設安裝,圍欄總長度約155萬米。其中:第一標段休牧區位于五托井圍欄16萬畝,圍欄長度27.6萬米;第二標段休牧區位于五托井圍欄19萬畝,圍欄長度32.7萬米;第三標段禁牧區位于青沙窩井圍欄18萬畝,圍欄長度31萬米;第四標段禁牧區位于上巴浪井圍欄12萬畝,圍欄長度20.7萬米;第五標段禁牧區位于黃家井圍欄25萬畝,圍欄長度43萬米。
2補播改良:補播改良28萬畝,建設人工草地2萬畝。補播牧草品種主要以白沙蒿、沙米和苜蓿為主,補播采取人工撒播和機具補播相結合的辦法,共需各類草種12萬公斤。其中:白沙蒿7萬公斤,沙米2萬公斤,紫花苜蓿3萬公斤。人工草地建設(紫花苜蓿種植)由畜牧獸醫局負責草種的調配,全縣各鄉鎮組織實施。
七、飼料糧補助
1補助標準禁牧圍欄每畝年補助飼料糧11斤,每斤折合資金0.45元,補助年限5年;休牧圍欄每畝年補助飼料糧2.75斤,每斤折合資金0.45元,補助年限5年。
2補助資金及使用方案年度全縣禁牧休牧年補助飼料糧701.25萬斤,年折合資金315萬元。其中:退牧區農牧民每年飼料糧補實物補助44.8萬元;全縣養羊小區、暖棚養羊、良種肉羊引進和飼草料加工機械購置資金270.2萬元。年度及以后飼料糧補助資金主要用于飼草料供給、畜種改良、飼草料加工機械購置、人工種草、養羊小區建設等。根據飼料糧“補助以實物方式進行,不得向農牧民直補現金”規定,主要用于退牧區牧民養殖設施建設、飼草料購買、飼草地建設、家畜改良、飼草料加工機械購置等。
八、管理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縣上成立以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縣長為副組長,畜牧、發改、財政、審計、糧食、國土等部門和項目區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行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畜牧獸醫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項目涉及鄉鎮和技術負責單位成立相應的行政領導小組和技術領導小組,組織和實施好項目建設的各項任務和技術指導工作。
2嚴格實行“四制”一是實行項目法人制。政府縣長作為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對工程數量、質量和資金管理與使用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及項目區鄉鎮政府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務擔負相應的責任,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二是實行合同制管理。縣畜牧獸醫局與項目區鄉鎮簽訂退牧還草合同,項目區鄉鎮與退牧戶簽訂退牧還草合同,明確退牧戶的禁牧、休牧地點、面積和涉及的牲畜數量、管護措施、政策兌現等。三是實行招投標制。對項目所涉及的材料、施工、監理等均按照要求實行招投標制。招標單位要合理劃分標段、合理確定工期、合理標價定標。中標單位簽訂承包合同后,嚴禁進行轉包。四是實行工程監理制度。項目執行期間,未經監理人員簽字認可,工程不得開工,圍欄材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裝,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得撥付工程進度款,不得進行竣工驗收。
3嚴格資金管理。建設單位對項目資金專戶儲存,專賬管理,??顚S?。審計部門要對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加強對項目建設資金的監督管理,對審計中出現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h上根據有關規定,制定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批復的建設內容及投資計劃使用。項目資金由項目辦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分期分批直接撥付建設單位,嚴禁項目對撥付的建設資金進行截留、擠占、挪用。
4實行信息管理。畜牧獸醫局指定專人收集、整理及管理項目建設有關數據資料,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建設規劃、工程勘測、工程設計、工程預算、施工方案、建設變更及檢查驗收等有關資料。項目竣工驗收時提供完整齊備的建設資料,包括工程規劃、設計資料、上級批復文件、計劃、財政等各個環節的檔案,形成完整、規范的信息管理體系。
5嚴格管護制度。為了保證退牧還草工程圍欄建設質量和進度,對完成的項目工程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成員單位,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縣級自查驗收,自查驗收合格具備竣工驗收條件后,提請省、市退牧還草領導小組進行驗收。項目建成后,嚴格執行《草原法》省退牧還草試點工程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定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休牧制度,頒布禁牧休牧令,禁牧區五年內不得放牧,休牧區在牧草生長期休牧90天。草原監理部門加大草原執法力度,及時制止和查處在禁牧、休牧期內擅自放牧、破壞草原植被及其圍欄設施等違法行為和案件。
6強化技術措施圍繞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依托科研技術推廣單位,推廣綜合配套技術,開展草原科學試驗研究,全面提高退牧還草工程的科技含量。一是配合項目技術支撐單位開展草原生態及相關的科技研究和推廣項目,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提高項目科技含量。二是完善草原動態監測體系,與項目技術支撐單位聯合建立退牧還草項目區生態監測體系,對草原面積、生產能力、植被恢復狀況、生態環境狀況、草原自然災害及人類對草原的影響進行動態監測。三是加強對項目區干部群眾的培訓,努力提高農牧民的養殖效益,調動廣大干部群眾實施退牧還草工程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