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縣級城區建設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級城區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級城區建設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我市縣城建設步伐,提升縣城整體實力和水平,充分發揮縣城的凝聚、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進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縣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政發〔〕8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就加快推進我市縣城建設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縣城建設的戰略部署,堅持以規劃為先導、以產業為支撐、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管理為保證、以擴容增質為目標,不斷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縣城打造成空間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個性鮮明、風格獨具、內涵豐實、休閑宜居的生態型城市。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科學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縣城規劃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定位、適度超前,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當前需在縣城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地編制和完善近期建設地段的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發揮規劃先導性作用。

      (二)堅持突出特色、彰顯個性的原則。要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和創建省、市級園林城市的總體要求,深入挖掘歷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文化,將其貫穿于城市建設中,增強中心城市的文化底蘊;利用自然形成的山體、河流、地形地貌,打造山水園林城市;確定城市建筑風格,通過各種建筑元素充分表現,彰顯城市個性。

      (三)堅持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既要抓住機遇,與時俱進,著眼于縣城框架拓展,全方位推進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又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優先解決影響縣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關鍵問題。統籌考慮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與布局,打破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和行政區劃的限制,加強部門、行業和地區間的協調和配合,提高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水平。

      (四)堅持集約發展、節約資源的原則。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加快建設促進能源節約和高效使用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于節約能源的市場環境和長效機制。

      (五)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原則。在新區建設及舊城改造中,要依據有關政策,積極拓寬社會保障渠道,讓利于民,使居民在舊城改造及新區建設的征地拆遷補償中切實得到實惠,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三、目標和任務

      (一)總體目標。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縣城規模逐步擴大,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明顯提高,城鎮面貌顯著改觀,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主要任務。

      1.擴大縣城規模。縣、市、鎮都要按照30萬人口規劃,到年,兩縣(市)城和鎮建成區面積都要達到30平方公里以上。

      2.完善縣城功能。到年,兩縣(市)城住宅人均建筑面積達到32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達到13平方米,精品街路達到10%,用水普及率達到90%,集中供熱率達到95%,燃氣普及率達到85%。兩縣(市)城文化、醫療、教育、體育等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3.改善縣城環境。到年,兩縣(市)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人均公共水體面積達到4平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85%,垃圾處理率達到95%。

      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全力推進實施縣城重點建設項目。年,市重點完成好光明路改造工程、西高屯道路工程、城中村改造等建設項目;縣重點完成好興隆大街道路、教育基地、兵馬河起步區和回遷樓工程、人民街景觀提升工程和土臺子改造等建設項目。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規劃,科學指導縣城建設。縣(市)要編制和完善“十二五”縣城建設規劃和城鎮化實施規劃,明確建設時序和年度任務,做好項目建設安排。在編制縣城建設規劃時,要依據已經依法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縣城空間發展次序,突出規劃的科學性和超前性。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城,要拓寬思路,按照設區市的城市標準進行規劃;具有發展潛力的縣城,要適度建設新區,拉大城區骨架。同時,加大規劃實施和監管力度。縣(市)政府要定期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評估,及時修編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總體規劃。

      (二)推進重點工程。從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進縣城面貌入手,啟動一批提升縣城建設水平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重點優化縣城出入口、主要街路廣場、綠化水系等環境面貌。

      要完善綠化和水系體系。建設5公頃以上的綜合公園1處,依據專項規劃搞好綠化系統建設。至少改造或建設1條水系,提升水域環境,打造適宜人居的親水空間,同時做好水系周邊土地開發整理。

      要建設高檔次商業街區。至少打造1條高檔次商業街區,做好周邊地區的城市設計,重點建設街路和配套基礎設施,整體提升縣城商業環境。

      要實施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用2年時間,完成縣城城中村改造;用4年時間,基本完成縣城城邊村改造。逐步啟動縣城老舊小區改造,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

      (三)利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縣(市)政府要積極探索,逐步形成城鎮建設市場化、資金籌措多元化、資源利用商品化的發展模式,解決縣城建設資金不足問題。

      用好用足省城鎮化各項政策,充分利用政府城鎮化、教育、衛生、文化、交通、水利等專項資金,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出讓凈收益、土地級差收益等作為縣城建設投入。縣(市)政府要完善規范投融資平臺,通過政府增信、資本金注入、優質資產劃入、特許經營權授讓等方式,壯大縣城建設投融資平臺的實力。

      在政府統一監管下,實行市場運作,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參股等方式參與城鎮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經營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社會融資等方式籌集非盈利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對在不同城鎮之間共建互享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供熱等基礎設施,可將項目打捆并選擇投資商建設經營。

      各縣(市)要積極爭取省政府與國家農業發展銀行合作開展的支持新農村建設貸款。在借款人條件、融資平臺建設、項目收益及抵押擔保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基本建設手續、貸款專戶管理等方面滿足農發行的各項要求,省財政對重點縣(市)重點建設項目的國家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給予兩年度的50%貼息補助,其余50%利息由縣(市)承擔。縣(市)政府對貸款支持的重點項目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明晰、權責明確、規范高效的工作機制。

      (四)落實財稅優惠政策。加大對市政道路、排水、綠化等非盈利性基礎設施的財政支持力度。落實對城鎮建設拆遷被拆遷人按照規定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居民因拆遷重新購置住房成交房價中拆遷補償款的部分免征契稅,對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回收的房產免征土地增值稅,對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免繳城鎮土地使用稅,對財政撥付經費的事業單位自用地免繳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優惠政策。

      (五)提高審批效率。縣(市)政府和市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盡快制定出臺加快縣城建設的配套政策,在縣城建設需要的項目立項、規劃、建設、環評、貸款、貼息等行政審批和技術管理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對道路、水系治理、城中村城邊村改造、商業街和寄宿學校五類重點項目實行“同級立項、同級審批”,建立縣城建設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施限期審批。全面加強工作指導和技術支持。

      (六)做好用地改革,確保建設用地供給。推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優化城鄉用地布局。將城鎮規劃范圍內的工業園區、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用地、生態用地、民生用地納入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縣城建設重點項目納入當地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對五類重點工程項目在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給予優先安排和重點傾斜。將縣城規劃區內的土地用途確定為建設用地預留區。建立縣(市)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集中調控制度,依法對縣城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按規劃用途分批次統一征收,納入政府儲備,增加城鎮發展建設用地。對加快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及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用地,要依法提供用地保障。

      (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按照政府引領、市場融資、項目帶動的原則,以建設大縣城、推進縣域城鎮化為目標,重點抓好道路和管網建設改造、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城區綠地以及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所等項目建設。通過實施縣城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公共服務配套工程等,全面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增強縣城整體功能。

      (八)大力推進住房建設,提高居住水平。鼓勵信譽好、實力強的房地產企業投資縣城房地產、舊城改造及城中村改造項目,著力提升普通商品住房小區的規模和水平。要在確保地質安全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山地、荒地等非耕地,開發建設低密度、低容積率、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居住區。加快縣城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啟動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支持發展限價商品房,形成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提高住房公積金覆蓋率,支持縣城居民和進城務工及落戶人員解決住房問題。積極推進物業管理社會化,在新建住宅小區全面推行物業管理。

      (九)推進工業集中區建設,打造產業發展平臺。縣(市)要發揮當地資源和區位優勢,統籌工業布局,將工業集中區選址規劃與縣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在規劃區范圍內,優先布置工業集中區,以縣城作為生活居住和基本服務區,以工業集中區為生產區,使縣城發展和工業集中區建設相互促進。統籌謀劃縣城工業集中區的建設規模、產業聚集方向,構建縣城工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基地。引導農村非農企業特別是加工制造業向縣城工業集中區聚集,壯大縣城實力。加快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載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將工業集中區建成新型城區,使其成為縣城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增強人口聚集能力。全面貫徹落實支持縣城發展的相關政策,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撤鄉并鎮等工作進度,在促進農村人口進城落戶、住房、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消除制度障礙,增強縣城吸引力。全面落實國家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使人們進得來、留得住。

      (十一)以創建活動為抓手,提高縣城建設和管理水平。以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進縣城面貌的各項創建活動為平臺,啟動一批提升縣城建設水平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強化以縣城出入口、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和過境鐵路、公路、河流沿線為重點的環境綜合治理,優化縣城環境。完善縣城建設管理規章制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長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城鎮建設管理力量,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積極探索解決縣城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完善工作體系。市政府成立推進縣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副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主任、縣代縣長、市常務副市長擔任,成員單位有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監察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交通局、市農委、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市服務業委、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衛生局、市審計局、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市旅游局、市政府金融辦、農發行市分行和縣、市政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縣(市)政府也要組成專門工作機構,并制定推進縣城建設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加強對縣城建設工作的領導,確保工作有序開展。縣(市)政府要將組建工作機構和制定實施方案情況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明確職責,嚴格落實責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確保本行業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縣城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縣(市)政府是縣城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領導是縣城建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認真組織制定落實措施,安排專門人員具體負責縣城建設的組織協調和項目貸款及管理工作,將工作目標和任務分解落到實處。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全面協調,根據省政府確定的重點縣城和重點項目和縣城建設規劃技術手冊,指導各地縣城規劃和重點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指導和監督項目建設、質量安全及竣工驗收等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縣城建設項目立項等工作。

      市教育局負責指導縣城寄宿制中學建設及管理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指導縣城戶籍制度改革及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

      市監察局負責指導縣城建設相關紀檢監察工作。

      市民政局負責指導縣城行政區域調整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協助縣(市)向省申請貸款項目貼息工作。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指導縣城人口就業培訓,深化養老、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等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指導縣城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及用地保障工作。

      市規劃局負責指導縣城建設規劃工作。

      市交通局負責指導縣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市農委負責指導縣城經濟發展及城中村、城邊村集體所有土地征占補償等工作。

      市水務局負責指導縣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市林業局負責指導縣城綠化及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市服務業委負責指導配套發展好縣城服務業。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指導縣城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市衛生局負責指導縣城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市審計局負責指導各地對縣城建設項目貸款等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市環保局負責指導縣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

      市統計局負責指導縣城建設有關統計工作。

      市旅游局負責指導縣城旅游開發,特別是溫泉小鎮建設等工作。

      市政府金融辦負責指導各地用活融資政策,拓寬融資渠道等工作。

      市地稅局負責指導各地執行縣城建設有關稅收減免政策等工作。

      農發行市分行負責項目貸款審核、發放和運行管理,指導各地做好貸款項目包裝。

      (三)強化監督檢查。建立項目督導督查制。市對縣(市)規劃和重點扶持的項目進行全過程指導,做好與省對口聯系幫扶單位的工作對接和銜接。省確定的重點縣城要積極主動與省幫扶單位聯系,落實好縣城重點建設貸款項目實施工作。縣(市)要加強督查考評,對所轄區建設項目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進行有效監管,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市將對各縣(市)工作進展、重點項目實施工作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通報。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91av视频|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SUV|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