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強高考改革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頻繁變化的新高考
20*年,*省進入新高考試驗區。作為教育大省,*的高考一直在變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體歸納出*的高考“十年換了5個方案”。如此高頻率的變換,在該省設計新高考方案時也未能幸免。
與首輪試驗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方案的復雜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該方案強化了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在高考中的比重,20*年*高考統考科目只有3門,即語文、數學、外語,總分480分。同時,學生在高二時進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學業水平測試,其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四門。選修測試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一門。學業水平測試分ABCD4個等級,4門必修科目必須達到C級以上才能參加高考,兩門選修科目必須達到B級以上才能報考本科,要錄取到重點本科,等級要求則更高。
“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高考錄取掛鉤,是*方案的一大特點。”*說,大部分省市將會考成績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而*的做法是直接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報考本科、專科的資格掛鉤。“把原來的選拔規則由一條線變成了兩條線,選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問題也會更多。”
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當年的*高考報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掛的局面,許多優秀考生因為選修科目得C而無緣本科。南京市文科狀元因為選測之一政治未達到A+,與自己最喜愛的北大失之交臂,因為北大招生限定條件是先要求兩個選修科目A+,再劃定投檔線。當年*高考結束后,爆發了幾次考生和家長上訪的群體事件,在考生、家長、學校的一片抱怨聲中,今年1月,*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將有微調,這已是該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調整。
對于*頻繁調整高考方案,*認為,高考改革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它不僅是一個考試問題、教育問題,而且與公平、穩定等有很大關系。如果改動太多、太快,會給中學教學帶來不小的影響,吃虧的主要是家長和學生。高考研究者和決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能因難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輿論壓力盲目地為改革而改革。
浙江試水個性化高考
今年出臺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時就被媒體高調地冠以“個性化高考”。延續了前兩輪試驗區依據高中新課程理念設計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個性化和自主選擇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給予不同類型的學生更多的選擇權,考試科目由過去的統一科目變成三種不同類型: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加自選模塊考核內容,重點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獲得通用型知識的能力;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外”三科考試基礎上,增加技術科目測試,側重測試實用技能。
三類考試形式,決定了考生的三種不同的求學方向。第一類為現行第一批錄取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二類為其他本科學校(包括現行的二本、三本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三類為高職(專科)院校專業。考生報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報考的類別,也可以跨類兼報,比如兼報一、二兩類或二、三兩類,同時也可三類均兼報。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還在“多次考試”上做出嘗試,首次設立高考英語聽力和技術考試,放在平時進行,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限定2次以內),并從中選擇一次考試成績計入總分。
相比前幾輪試驗中出現的選做、選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臺具有革新意識。分科類選考的出現給予學生更大自主權,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選擇自己適應的方向。也將“一考定終身”的選拔模式逐漸引向結合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實行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選拔模式。
“分類考試是今后高考發展的趨勢。”*說,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業內認可。如高職教育強調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經做了幾年高職自主招生的試點,脫離高考,單獨或聯合進行考試,浙江的嘗試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點線的考生,降低學習難度,選擇高職作為求學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語聽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的贊賞,考生在高中階段有兩次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的機會,取最好成績。*認為,外語類考試穩定性比較強,起伏不會很大,聽力不放在高考期間考,多次考試取最好成績,分解了高考的壓力。“這已成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點。”
明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這意味著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與之對應的新高考。作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首席專家,*對高考改革一直持謹慎態度。他認為,高考改革是一個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變式的革命,漸進式的改良會優于突變式的革命。
在*看來,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長遠規劃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逐漸推進,引起的震蕩會比較小,學生和老師也容易適應,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話,會造成中學教學尤其是高中畢業班的教學無所適從。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個比較符合中學課改時期,符合民眾期待的方案。”*表示,剛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體現了在漸進的過程中進行改變,并不是突然變化,而是采取分步走,這樣引起的社會震蕩會比較小,具有相當可行性的。“既體現了穩定性,又體現了一定的改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