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災后重建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縣遭受了百年未遇的雨雪冰凍災害,給全縣林業生產及林農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全縣林業受災面積75.6萬畝,倒塌房屋7000平方米,損壞林區道路60公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690萬元。面對百年未遇的災害,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積極帶領全縣人民迅速開展抗凍救災和生產自救,最大限度降低了災害損失。為搞好林業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實現“災害損失、災后彌補”,現特制定如下災后重建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總理視察的重要指示,以恢復被損失的植被為中心,以幫扶林農開展重建為重點,以科技救災為手段,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科學統籌好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恢復林業生產,維護林區社會穩定,促進林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二、建設目標
通過實施種苗生產恢復、補植補造、林地清理、毛竹林恢復和林區基礎設施設備等災后重建工程,恢復林業生產,全縣造林苗木育苗面積要達到100畝,培育造林苗木470萬株(含容器育苗),完成新造和補植補造面積2.6萬畝,毛竹林恢復10.5萬畝,清理受災林地林木8000m3,毛竹200萬根,維修改造林區公路60公里,維修改造生產用房7000平方米,確保不影響“山青水綠”生態品牌,確保不挫傷林改后林農和社會各界的造林、護林的積極性,促進林業健康、永續的發展。
三、建設重點
根據我縣開展災情摸底調查,仔細核實并詳盡掌握災情,在認真分析災情的基礎上,針對災情特點,重點將災后重建工作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種苗生產恢復、補植補造、受災林地清理、毛竹林恢復、林區基礎設施設備重建。
1、種苗生產恢復。全縣苗木受災面積75畝,其中:杉木苗30畝,濕地松苗30畝,楓香苗15畝。災后更新造林需要大量的造林苗木,要盡快在本縣范圍內落實培育造林苗木100畝,確保年造林用苗430萬株。
2、補植補造。經核查本次補植補造面積為6000畝,受災鄉(鎮)為
3、毛竹林恢復。經核查本次毛竹林受災面積為10.5萬畝,其中:重度受損面積3.15萬畝,中度受損面積4.5萬畝,輕度受損面積2.85萬畝,具體受災鄉(鎮)為:瑤里鎮0.1萬畝,鵝湖鎮2.8萬畝,莊灣鄉0.2萬畝,王港鄉1萬畝,蛟潭鎮0.9萬畝,峙灘鄉0.2萬畝,興田鄉0.2萬畝,湘湖鎮2萬畝,黃壇鄉0.8萬畝,鄉2萬畝,江村鄉0.1萬畝,經公橋鎮0.1萬畝,勒功鄉0.1萬畝。對受災毛竹林要全面進行低改復壯,采取砍雜、墾復、施肥(BNP毛竹增產劑與竹腔施肥)等,在今年內禁止一切竹筍采挖活動。
4、林地清理。本區域林地林木受災面積75.5萬畝,其中:國家重點公益林受災面積5.2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受災面積38.6萬畝,其它林地受災面積31.7萬畝,其中:毛竹清理10.5萬畝。要依法有序地開展受損林木清理,科學制定受災林木清理方案,嚴防借機亂砍濫伐,以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有效恢復。
5、基層林業機構基礎設施恢復。本區域基層林業機構基礎設施災后受損的主要是:林區公路受損長度60公里,倒塌房屋7000平方米。要集中力量抓緊林區道路、房屋以及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災后恢復建設,確保林區正常生產和職工生活的需要。
四、重建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為使我縣林業災后重建工作有領導、有秩序、有步驟地穩步推進,經研究,成立縣林業災后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林業局,由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實施林業災后重建的具體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本鄉(鎮)的林業災后重建工作。
2、明確責任,分工協調。各鄉(鎮)負責好林業災后重建工作的組織實施工作,要把這次災后重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縣林業局負責林業災后重建工作的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和林木種苗的調配;縣森林公安局負責林木源頭采伐及林區生產和社會秩序穩定工作,嚴防亂砍濫伐等現象的發生;縣木竹檢查總站負責把好清理材的放行關,確保憑證放行。
3、科學清理,按規采伐。為了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受損木竹,保護林農利益,同時防止借機亂砍濫伐林木,對本次受損的木竹進行科學有序采伐及清理:在管理上,必須經林業部門現場核實,嚴格審批后,分期分批組織實施;在時間安排上分三步:第一步先抓住當前造林黃金季節,清理不能萌發的受損松木,并及時組織人員補植補造;第二步在5月份待新竹長成后,再清理受損的毛竹;第三步在6、7月份以后,清理不能萌發的受災杉木和闊葉樹,凡是能萌發的一律不準采伐;在林種上,先清理商品林中的受災木竹,對自然保護區內林木、野生珍貴植物、古樹名木、天然闊葉樹及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國家公園、糾紛山場的林木,除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外,原則上不予審批采伐;在木材生產計劃安排上,優先用于清理受災木竹。
4、強化森林資源管理,切實做到“三個禁止、兩個不準、一個停止”。即禁止采挖春筍,禁止采割松脂,禁止重災鄉(鎮、場)采伐非受損失木竹;凡是能夠恢復生長的林木一律不準采伐,今年內難以更新的林地一律不準安排采伐;停止野生植物的采集、移植審批和放行。
5、保護林農利益,確保惠農政策落到實處。省已出臺了一些扶持受災林農災后重建的政策:一是免除毛竹的育林資金,免除部分由省財政通過專項轉移解決;二是為毛竹林受災林農提供竹腔施肥的肥料,全縣可獲得6萬畝竹腔施肥肥料;三是給林農解決部分貸款貼息資金;四是確定了受災木竹收購價,即受災松木收購價不少于400元/噸,毛竹不少于450元/噸,縣也出臺了對受災林木新造林每畝補助50元。各地要認真貫徹惠農政策,將惠農措施落到實處,切實保護好林農的利益和造林護林的積極性,促進林業災后重建和林業的發展。
6、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災后林下枯枝葉多,進山作業和野外用火增多,要加強防火宣傳、落實各種防范措施,真正做到“三禁止、兩落實”,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要加強災后森林病蟲害防治,尤其是要及時清理搶修電線遺留在山上的電纜包裝箱等松木制品,除治全縣所有松枯死木,全面清除松材線蟲傳染源,強化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檢查檢疫及防治工作,確保發病不成災。
7、保證質量,嚴格督查。為了使我縣的林業災后重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切實把林農的利益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縣災后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部門組成督查組,對全縣林業災后重建工作進行督查,對工作馬虎、措施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將全縣通報,以此推進林業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開展,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全縣林業災后重建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