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做好糧食生產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中發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及糧食生產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縣糧食生產的發展,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特制定年我縣糧食生產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1號文件為指導,堅持科學的糧食發展觀,突出重點,集中抓好主要糧食作物生產、主要糧食產區的生產、主要糧食生產技術的推廣,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提高水稻優質率和產業開發水平,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二、目標任務
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0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31萬噸以上,其中水稻面積穩定在63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29萬噸以上(分別比上年增加1.3萬畝、1萬噸),旱糧穩定在7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2萬噸以上。
三、結構布局
根據糧食生產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按照“調優結構、穩定發展和實現產業化、規?;洜I”的原則,今年,全縣發展優質水稻面積48.0萬畝,比上年增加5萬畝,其中高檔優質稻生產面積10萬畝,比上年增加2萬畝;發展超級稻面積5萬畝,比上年增加2萬畝。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以清溪片為軸心的下半縣9個鄉鎮(清溪、洋際、華王、禾市、渡口、軍山、城關、排山、龍市),發展優質秈稻優勢區;著力建設以安平片為中心的上半縣7個鄉鎮(安平、牌樓、靈官、龍海、平背、承坪、竹山),發展優質高檔秈稻優勢區;著力建設以關王片為核心的5個鄉鎮(關王、新州、豪山、羊腦、坪上),發展超級稻優勢產業帶。
四、工作重點
1、創辦5萬畝糧食高產示范片。
根據上級農業部門的要求和我縣的實際情況,具體規劃安排是:①在上半縣的安平片(旱半、石門、三南、安平、坊嶺等5個村)、下半縣的排山清溪片(新豐、排山、司山、高陂、大橋、永樂、橋南、清溪等8個村),分別創辦省農業廳安排在我縣的二個部級“萬畝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片”。②在洋際(桐崗、洋際、新市、茅坪、宜陽等5個村)、牌樓(聯擴、新塘、神州、月池、蓮花等5個村)分別創辦二個5000畝的市級“優質稻高產創建示范片”。③在渡口、龍市、靈官、承坪、龍海分別創辦5個2000畝縣級“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片”。④在關王、坪上、華王、竹山、羊腦分別創建5個縣級2000畝“超級稻示范片”。所有高產創建示范片實行“五統一”,即:統一標牌明示、統一優良品種、統一專業化防治、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訂單收購稻谷;“五定”,即:定產量指標、定面積規模、定技術人員、定領導負責、定獎罰兌現。
2、擴大雙季早稻面積1.3萬畝。
年我縣的雙季早稻面積28萬畝,中稻面積2.61萬畝,擴大雙季早稻面積大有潛力,今年必須下決心大力推進“單改雙”,擴大早稻種植面積。省農業廳下達給我縣的任務是1萬畝,我縣必須超額完成,具體安排到鄉鎮是:安平1500畝、牌樓2500畝、清溪2000畝、龍海1500畝、承坪1000畝、靈官1000畝、軍山1000畝、禾市1000畝、渡口500畝、新州500畝、華王500畝。
3、專業化防治水稻病蟲害面積6萬畝。
在省農業廳安排我縣的二個部級“萬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的部分村,實施專業化防治水稻病蟲害技術。打破思維定勢,創新工作方法,積極行動起來,確保專業化防治目標的實現,切實改變農作物病蟲防治“領導擔心、技術人員操心、農民不放心”局面,努力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水平。
4、增加5萬畝優質稻。
全縣發展優質水稻48萬畝,比上年增加5萬畝,其中高檔優質稻生產面積10萬畝,比上年增加2萬畝。實行優質稻生產基地集中連片,實行基礎連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提高訂單化、標準化、規范化開發水平。在發展優質稻生產的基礎上,將龍頭企業——生平米業公司做強做大,在做大做強生平米業公司的基礎上促進優質稻產業發展。
五、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
成立《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縣農辦、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國土局、糧食局、統計局、縣人民銀行、縣信用聯社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農業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全縣糧食生產的日常工作。
2、加大投入。
年,省政府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我縣,以鼓勵發展糧食生產。年,縣財政在省“五獎二補”中的糧食主產縣一千多萬元獎勵基金中相應安排100萬元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的高產創建示范、專業化防治技術應用和獎勵糧食生產大戶、糧食生產工作先進鄉村。具體獎勵辦法是:一是獎勵糧食生產先進鄉鎮6個,總獎金12萬元,每個鄉鎮獎2萬元;二是獎勵糧食生產先進村20個,總獎金10萬元,每個0.5萬元;三是獎勵糧食生產大戶20戶(100畝以上),總獎金10萬元,每戶0.5萬元;四是對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的農戶實行以獎,免費提供40萬元的優良種子;五是對專業化防治水稻病蟲害的鄉村農戶贈送5萬元100臺機動噴霧器。
3、全力制止耕地拋荒。
全縣除水沖沙壓田一時難以恢復外,人為的耕地拋荒實行零指標控制,把各鄉鎮制止耕地拋荒、發展糧食生產繼續納入全縣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若出現5畝以上連片耕地拋荒或“雙改單”的,必須問責該鄉(鎮)主要領導。縣政府將繼續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加大土地流轉工作力度,對人為造成耕地拋荒的必須按有關法律政策嚴肅處理。
4、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一是落實強農惠糧政策,提高種糧經濟效益。二是宣傳產業發展政策,推動糧食產業發展。三是在縣電視臺開辟《糧食生產專欄》,糧食主推品種和高產技術等。四是開展典型經驗交流活動,表彰先進人物及事跡。
5、加強糧食生產培訓技術指導
加強糧食生產培訓技術指導,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恢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編制,穩定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提高農技人員的生活待遇。達到普及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提高糧食單產水平、提升糧食品質、增加糧食總量、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目的。
6、加大督查力度。
縣政府采取定期督查與不定期督查、鄉鎮自查與專門班子抽查相結合的辦法,經常性地督查各鄉鎮的糧食生產工作情況,將督查結果及時通報并作為年終考核鄉鎮抓糧食生產成效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