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縣全力開展職業教育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縣全力開展職業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縣全力開展職業教育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切實加快全市職業教育發展,特作如下決定:

      一、突出職業教育戰略地位,明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目標

      (一)突出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各地區要將職業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并完善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更好地為加快振興老工業基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服務;為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服務;為提高農民致富能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明確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目標。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要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建立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按照“保證規模、突出特色、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要求,繼續完善“在省政府領導下,分級管理,政府統籌、以市為主、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

      到2015年,中、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條件總體達到省級以上設置標準,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高。市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12萬人,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4萬人。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年培訓城鄉勞動者80萬人次。創建6所國家級、5所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創建1所國家級、1所省級骨干高職學院,組建高等幼兒師范??茖W校,將廣播電視大學辦成開放式大學。建設30個省級中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5個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專業。完成1個綜合性、15個專業性實訓基地建設,組建5個職業教育集團。實施職業院校校長教師全員培訓,“雙師型”教師達到專業教師總數的65%以上,實習指導教師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比例達到50%以上。職業院校校長改革創新意識、決策執行能力、學校管理水平及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明顯提高。

      二、圍繞全市發展目標,培養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三)服務經濟發展戰略。以服務“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新戰略為宗旨,培養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能型人才和專門人才。圍繞江北科技新城建設,重點發揮在職業院校產學研資源優勢,為“北躍”發展戰略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圍繞南工業新城建設,籌建南職業教育示范園區,重點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共建的合作優勢,開展“校企合作”和“訂單式培養”,為“南拓”發展戰略培養加工型人才;圍繞老城區改造、弘揚歐陸文化建設,重點發揮職業院校的現代服務業資源優勢,做大“三產”專業,為“中興”發展戰略培養服務型人才;圍繞新農村建設,重點發揮在農業院校和縣(市)職教中心的區域優勢,辦好涉農專業,增強服務“三農”能力,為“強縣”發展戰略培養扎根農村、服務農業的技能型人才。

      (四)服務高教強省戰略。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發展壯大。借助在高校優勢,開展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提升市屬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加快市屬高職院校建設和發展,組建高等幼兒師范??茖W校,將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成為國家級骨干高職院校,將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建設成為省級骨干高職院校。圍繞新戰略實施和人才需求,合理調整市屬高職院校學科專業結構,加快國家級、省級高職重點專業建設,充分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重視和加強市屬技師學院建設。繼續扶持辦好民辦品牌特色高職院校。

      (五)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努力構建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重,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各級各類教育相互銜接的開放式終身教育體系,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院市民學習中心的骨干示范作用,以廣播電視大學為依托,完善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好開放式大學。加強規范化示范性老年人大學建設。創新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和崗位培訓。重點加強對初高中畢業后未升學及高校畢業后未就業人員,以及復轉軍人、下崗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廣泛開展社區教育,到2015年建成3個國家社區教育示范區、4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基地,城區三分之一的社區建立社區學校。到2020年各社區、鄉(鎮)均要建成面向城鄉居民的社區教育陣地,基本滿足居民終身學習需求,基本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三、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

      (六)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基本形成政府統籌、部門配合、行業企業與社會深度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的教育格局。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政策法規,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落實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優秀學生免試進入高等職業院校學習政策。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深化公辦職業院校人事分配制度、內部收入制度為重點的管理體制改革,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落實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務系列中增設正高級教師職務的政策。特級教師和功勛教師評選要適當向中職學校傾斜。

      (七)改革培養模式。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辦學模式,形成前校后廠、校企合一的辦學實體。鼓勵創建以示范性職業院校為龍頭、重點職業院校為骨干、行業企業為依托、專業為紐帶的辦學聯合體,走規?;?、集團化、特色化、連鎖化辦學的路子。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建立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實踐和實訓環節教學,完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制度,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八)加強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統籌農村職業教育資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縣(市)域經濟發展服務。以爭創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優質特色學校為目標,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加強縣(市)職教中心基礎設施和實訓基地建設,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確保縣級職教中心整體辦學水平處于全省領先行列。以創建“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活動為動力,深入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擴大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覆蓋面。以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為載體,大力開展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服務功能

      (九)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為主的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為契機,重點加強通過資源整合、結構優化的勞動技師學院等20所職業院校校舍基礎設施建設,達到國家、省職業院校設置標準。重點完成工業美術設計學校周邊環境改造和綜合樓建設,解決市衛生學校、市商業學校校區分散等問題。加強30所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設施和實訓基地建設。率先完成輕工業學校標準化實訓室、實訓基地和技師學院培訓樓建設,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綜合實訓基地,為全市中、高職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各地區要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探索股份合作、校企共建等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加快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為職業教育發展搭建綜合服務平臺。

      (十)加強示范學校和重點專業建設。將市第一職業高中等11所學校建設成為國家、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將職業技術學院和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分別建設成為國家級骨干職業院校和省級骨干職業院校;將輕工業學校打造成全省“龍頭”中職學校。根據全市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的市場和社會實際需求,加強數控機加、汽車運用維修等45個相關的中、高職重點專業建設,打造一批國家、省重點品牌專業,提升職業院校的社會競爭力。

      (十一)加強職業教育校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國家、省中等職業教育校長、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各地區要安排相應經費,支持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工作。采取國內培訓和出國進修等多種培訓途徑,培養10名專家型職教校長。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到廠、礦、企業生產第一線培訓,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到2015年,經過國家、省部級培訓的專業教師達到80%,經過市級生產實踐培訓的專業教師達到100%。全市培養專業學科帶頭人100名,骨干教師300名。建立特殊“技能型”人才“綠色”通道,聘請能工巧匠和專業技術人員到中等職業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

      五、切實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職業教育快速發展

      (十二)加強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發揮對職業教育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作用。以職業教育部門聯席會議為載體,建立職責明確、各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新機制。圍繞經濟發展新戰略,建立人才需求預測機制,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行業人才培養需求計劃,教育和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要把職業教育作為對政府及主要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并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建立職業教育工作定期巡視檢查制度和專項督導制度,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檢查評估,為全市職業教育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十三)增加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投入機制,對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教學設施及實訓基地建設、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農村職教中心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等方面資金予以重點保障。落實財政、稅收、金融和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出資辦學,逐步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進一步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政策,從起,市及縣(市)財政每年教育費附加中用于支持職業學校發展建設的比例要保證不低于30%??茖W設置中、高職學校在校學生的公用經費標準。

      (十四)改善環境。各地區要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努力改善職業教育發展環境。要把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嚴格“先培訓、后上崗”的就業準入制度。加強中、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服務工作,加強對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擴大初中畢業生升入中等職業學校的比例。廣泛招收應往屆初中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生產一線職工、下崗失業人員等城鄉勞動者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穩定和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積極推動城鄉中等職業學校通過多種形式走合作辦學之路。

      (十五)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職業教育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黨和國家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的惠民政策,宣傳優質特色學校、優秀職業教師、優秀畢業生的事跡,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社會貢獻,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技能人才的表彰獎勵,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狀元的良好社會風氣,提高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形成全社會進一步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