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防汛抗旱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辦、局:
*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扎實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對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工作,確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扎實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經縣人民政府研究,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國家、省、市防汛抗旱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努力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統籌兼顧、防汛抗旱并舉,開源節流并重,建設管理并抓,加快構建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切實強化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全面提高洪旱災害防御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二、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以防為主、常抓不懈、安全第一、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確保“三個”安全。一是要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江河、中小型水庫、水電站、小塘壩、縣城、鄉集鎮、學校及交通主要干線和在建水利工程為重點,加強巡查排查力度,確保重點設施安全度汛,確保在設計洪水標準內不垮一庫一塘,不決一堤一壩;三是要加強安全蓄水,努力完成庫塘安全蓄水任務,做到防洪蓄水兩不誤,千方百計滿足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盡最大努力確保城鄉居民用水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切實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工作責任制,把行政首長負責制貫穿到防汛抗旱的全過程,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真正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主動抓。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細化措施,真正把防汛責任制落實到單位、落實到村、村民小組和個人,做到職責明確、措施到位、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指揮到位,確保防汛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各鄉鎮必須與村委會、有防汛任務的單位、企業、建設單位,縣水利局與各水管單位,發改局要與在建設水電站業主,經貿局與已建水電站簽訂責任書。各鄉鎮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對本轄區內的防汛安全負總責,要親自研究,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落實,認真分析、研究、解決防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真正做到守土有責,確保不垮一庫一塘,不決一堤一壩,不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對因領導不力、工作疏忽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原則嚴肅處理。同時,各鄉鎮、縣水利局要加強對庫、塘、壩、堤防汛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逐庫、逐塘、逐壩、逐堤明確安全監督責任人和監督內容,并跟蹤督辦到底。對履行職責不力,工作疏忽或處置失當而造成嚴重后果的防汛責任人,要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追究責任。
(二)加快建設,確保安全。
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快水利設施建設,提高防洪標準,落實安全度汛措施,排除隱患。第一,要對病險水庫、受損壩堤等進行修復、除險加固,基本消除病險水庫安全隱患,提高水資源的調控能力。第二,搞好河道、溝堰等工程的清淤除障。第三,搞好山洪排洪壩等設施建設。第四,著力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工作。各水庫管理單位要認真做好大壩各項觀測工作,及時分析整理觀測資料,及時查險除險,確保安全;要嚴格執行水庫度汛計劃,做好水庫的防洪調度工作,正確處理好防洪與蓄水的關系,不準擅自抬高水位運行,各病險水庫要結合實際,采取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措施,確保水庫及上下游的防洪安全。第五,加強水電站巡查,確保安全運營。水電站安全運營是防洪工作的重點,水電站行政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要切實加強在建和已建水電站安全防洪度汛管理工作,督促各業主和建設單位,逐一落實在建和已建水電站的防洪度汛措施和方案,做好重大安全隱患的排查、監控、整治和自然災害的防范工作。對取水壩、輸水渠道、壓力前池、壓力管道、廠房區加強巡查、監管,要確保水電站啟閉機械設備運轉正常,發現險情及時采取措施整改,對已造成阻水、影響行洪的建筑物、阻礙物,必須拆除,絕不能有險不除,帶險入汛。第六,加強城鎮防洪,確保居民安全。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要抓好縣城、鄉鎮集鎮防洪工程建設,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隨時準備搶險護堤。縣城市管理單位和各鄉鎮要認真做好縣城城區和鄉集鎮防洪排澇工作,清除影響城區防洪安全隱患的設施,清理城區排洪溝,疏浚各類排水溝渠和管道,確保行洪暢通。
(三)完善預案,強化隊伍。
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防汛預案的建立,要把防汛預案作為防汛工作的一項重大措施抓緊抓好。首先,全縣的各種水庫、河道、滑坡和泥石流易發地帶都必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預案。其次,要提高預案質量,真正建立起完備的突發防汛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在抓好防汛預案建設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防汛隊伍建設,要建立以武警官兵、民兵、各級干部為主的防汛隊伍。縣水利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防汛隊伍培訓。各鄉鎮也要根據實際,建立鄉、村防汛隊伍,并落實好具體措施,確保防汛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檢查,消除隱患。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要求,切實抓好汛前、汛中、汛后檢查。檢查時要突出重點,加強對重點堤壩、水庫、河道、涵閘、水電站和重點滑坡泥石流、山體破碎區域的檢查,確保不留隱患。縣水利局要組織專人對河道、各種水庫、水電站、滑坡泥石流易發地帶防汛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要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消除隱患。首先,汛前檢查。主要檢查水庫大壩、溢洪道、輸水隧洞和輸水涵洞、閘門啟閉設施、應急公路、應急通訊、搶險物資的儲備、預案的制定、防汛措施、各種制度的完善;上年水毀河堤的修復,險工險段的除險、加固,河道和河道兩岸違章建筑物的清理;滑坡泥石流地段的預防措施及人員落實等;水電站取水壩、動力渠道、壓力前池、廠房等防汛預防措施及人員落實等。其次,汛中檢查。主要檢查預案、措施的落實情況,物資就位情況,值班情況,各種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等。最后,汛后檢查。汛期結束后,各鄉鎮、縣水利局要派出專人對所有水利工程、滑坡泥石流地段進行排查,對水毀工程、病險工程、河堤等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總結,提出整改措施,為下年防汛工作打好基礎。
(五)抓好監測,強化報告。
各鄉鎮、各部門要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汛情,落實監測責任人,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問題早發現,早處理。各鄉鎮要對轄區內滑坡泥石流易發地帶逐一排查,落實監測人員,開展好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上報;氣象部門要加強雨情監測,認真抓好汛期天氣預報,及時向縣委、政府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上報天氣預報情況,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縣水利局和各鄉鎮要按照管理權限,對所管轄的水庫加強監測,定期、及時上報蓄水和水位情況,遇到險情,要及時處理;各水電站要切實搞好取水壩等重點地段的蓄水工程監測,遇到險情及時處理和上報。
(六)加強防雹,減輕災害。
縣氣象局要加強氣象監測,保持通訊暢通,充分利用好已購防雹設備,一旦出現異常天氣,要迅速指揮開展作業,把可能出現的冰雹災害消滅在萌芽狀態,為農業豐收打好基礎。金塘、老店兩個鄉鎮要加強協作,積極配合縣氣象局開展防雹作業,確保防雹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強化保障,備足物資。
縣水利局和各鄉鎮要立足于防大汛的要求,抓緊補充儲備防汛搶險物資,按要求備足到位。特別要針對重點河堤、重點水庫、重點塘壩的防汛需要,切實做好擋土袋、沙石等物資準備,一旦發生險情,能及時、快速處置,確保安全度汛。
(八)加強協作,齊抓共管。
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建立整體協調、責任清晰、任務明確、分工合理的組織體系。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切實抓好防汛日常工作,加強檢查督促,做好防汛工作的情況收集、分析匯總和上報等工作,指導鄉鎮、部門做好防汛物資的調配、管理、監督使用等工作,及時收集整理防汛情況,為防汛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決策依據;各鄉鎮要對本轄區內的防汛工作負總責,做好汛情監測,防汛工程建設,做好防汛搶險物資的調運、儲備等工作;縣水利局要擬定出全縣防汛搶險救災的方案和措施,協調解決好水毀工程恢復經費和物資,做好河道、水庫的調度運行,組織有關部門全面開展好汛前、汛中、汛后檢查;縣農業局要配合防汛抗旱辦公室做好防汛搶險災情情況的收集,組織好農用物資供應,負責對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服務和技術指導工作;縣供銷社要負責做好防汛搶險各種物資的準備、儲存、供應等工作;縣交通局要負責組織搶修公路、橋涵,確保道路暢通,做好救災物資、人員的運輸等工作;縣民政局要對受災地區進行評估,落實好災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重建家園工作,指導災區恢復生產自救,組織落實安扶等工作;縣氣象局要負責提供防汛長、中、短期天氣預報、氣象情況,提供準確、及時的氣象資料,為防汛搶險提供決策依據;縣發改局要負責竣工驗收前的在建水電站防汛安全管理工作;縣經貿局要負責竣工驗收后的已建水電站防汛安全管理工作。其它部門也要按照各自的職能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九)堅持值班,暢通信息。
目前正值汛期,強降雨天氣過程增多,洪澇災害進入多發期,各鄉鎮、各部門要以安全度汛為目標,按照防汛工作萬無一失的要求,認真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長備不懈,嚴防死守,做到組織、責任、預案、隊伍、物資五落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從現在起至10月31日止,要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務必保證通訊暢通,發現險情必須及時上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對各鄉鎮值班情況進行抽查,并將抽查情況及時上報縣委辦、政府辦。對擅自離崗,不堅守崗位的鄉鎮要在全縣通報。同時,要切實做好災情上報工作,對發生的各種災情,隱瞞不報、漏報、缺報、逾期不報,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十)加大宣傳,增強意識。
各級各部門要利用會議、廣播、板報、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水法》、《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云南省防汛條例》及防汛度汛安全知識,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水患災害的認識,提高防汛度汛安全技能,增強全民防汛度汛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做到群測群防,重點對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易發地區的群眾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應對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的識別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
(十一)轉變觀念,抓好抗旱。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對可能出現的旱情,要有充分的思想、物質準備。要把保障鄉村農民飲水安全作為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要抓緊對現有供水和灌溉設施的維修、清淤除障,因地制宜興建一批小型蓄水、引水、集雨等應急抗旱設施,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防汛和蓄水兩不誤。各種水庫、水窖和其他蓄水工程,要適時安全蓄水,千方百計儲備抗旱水源,確保抗旱用水,確保城鄉用水安全。氣象部門要做好長期人工降雨作業的各項準備,一旦發生伏旱等旱情,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開展人工降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