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發展防汛抗旱防范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村黨(總)支部、村委會、鎮屬(辦)各單位黨組織:
2009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城鎮的重要一年。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理清工作思路,認真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將對全鎮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極易在汛期誘發暴雨、洪水,洪水過后易出現干旱。因此,今年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從抗御特大洪水、特大干旱為立足點,以確保圩堤設計洪水位不倒堤,確保連續三天暴雨262毫米降雨不受澇,確保百日無雨農作物不受旱為目標,做到防汛抗旱并舉,奪取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
一、加大宣傳力度,貫徹執行《防洪法》,增強抗災意識
各村、各單位要深入進行《防洪法》的宣傳教育,加強科普知識宣傳,不斷提高防災避險的能力,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提前做好各種準備,制訂災害防御應急預案,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綜合能力。各村、各部門要把防汛、抗旱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洪、澇、旱情保持高度警惕,增強抗災意識,真抓實干,從早、從嚴、從細做好各項準備。
二、加強工程管理,組織汛前檢查,消除工程隱患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旱的基礎設施,各防汛分指揮部、各村各部門要以對黨對人民極端負責任的態度,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按照防洪責任段,認真組織好汛前檢查,對圩堤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按照防洪責任段,認真組織好汛前檢查,對圩堤上的涵、枧、閘以及險工險段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認真處理,并對建筑物、重點險工險段及在建工程制訂好安全渡汛方案,落實責任,汛期確保有專人看守。
三、落實防洪資金,備足防洪物料,做到有備無患
防洪資金、物資要面向社會,依靠群眾認真籌集。鎮級的防洪預備金由鎮籌集管理使用,防洪保安金應按規定交縣財政管理,各企事業單位的防洪保安金收繳工作,由財政、稅務、工商、水利等部門代收,統一上繳縣財政管理。防洪物資任務,各鄉鎮按防洪堤長進行儲備,要求每公里堤長儲備草袋2000條,編織袋2000條,卵石200立方米,所儲備的物料要列表登記,放到指定地點固定專人保管。各級防洪資金、物料要做到專儲、專用,嚴禁挪用。如因資金、物料儲備不足貽誤搶險的要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四、檢修排灌設備,疏通排灌溝渠,作好排灌準備。
現有機電排灌設備擔負著排灌和灌溉任務,各村要認真對每臺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壞什么修什么,確保每臺機組都能運轉,充分發揮設備應用效率。各村要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運行和調度,汛期固定專人24小時值班,切實做到有澇就排,高效運轉。
五、修好堤頂公路,檢查照明通訊設施,確保汛期“三通”
“路通、電通、話通”是戰勝大水的基本條件。各村要按照防洪責任堤段,在汛前對堤頂公路進行全面維修。已經硬化了的堤頂公路要突擊培好路肩,以利車輛交會;沒有硬化的堤頂公路要修好簡易路面,確保汛期車輛暢通。公路部門要對干線、營運公路等進行檢查清障,確保防洪物資和搶險人員運送暢通無阻。供電部門要確保農村正常供電。郵政、電信等通訊部門要確保電話、郵件暢通。各級領導汛期手機全天開通。
六、健全組織機構,落實防汛責任,認真開展工作
防洪工作事關大局,各級防汛抗旱機構要盡快調整充實,落實防汛責任。防汛工作嚴格執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責任制,強化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職能,做到明確分工,將人員落實到工程上、堤段上,并制訂好崗位責任制,一級對一級負責。各村要組建防洪突擊隊和防洪督查隊。鎮防總的搶險突擊隊由鎮人武部負責組建100人,按軍事編制編隊,報鎮防總備案掌握調用;鎮督查隊由鎮紀檢辦、組宣辦組成,按鎮防總的指令開展工作。各村的搶險突擊隊和督查隊要以村干部、民兵為主,登記編組報鎮防總備案,以備急需時調用。按照縣防總的規定,從四月一日起至九月三十日為防汛抗旱工作期,各級防汛機構從四月一日起上崗到位,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七、加強組織紀律、統一調度指揮,嚴格防洪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防洪工程設備和依法參加防洪抗洪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動員社會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澇災害后的恢復與救濟工作”。各村委會、各部門都有防汛抗洪工作的義務和責任,要做到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從人力、物資等方面全力支持抗洪。把防汛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好,提供相應的服務。所有防洪大軍都要加強組織紀律性,實行統一指揮調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各級防汛督查隊要深入一抗洪搶險第一線,督查防汛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防總指令執行情況,防洪人員到位和物資到位情況,對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物資器材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人員,依法進行嚴肅處理。
全體防洪抗旱大軍要弘揚98抗洪精神,為戰勝可能發生的特大洪、澇、旱等自然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建設和諧村鎮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