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強基創先深化社區黨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委在全市各級黨組織中開展的“強基創先”工程,按照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打牢黨在基層工作中的基礎,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的思路,高度概括總結了我市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經驗、做法,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加強社區黨建是“強基創先”工程的重要內容,我區始終堅持打基礎、抓規范、創一流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了社區黨的建設。
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組織建設是基礎、是關鍵。工作中,我們從抓基礎入手,努力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一是健全組織,完善機制。率先在街道、社區建立街道工委、社區黨組織、樓門(院)黨支部、樓棟黨支部四級黨的組織和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社區黨建聯席會和社區黨員活動站、樓棟社區黨員活動組四層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社區黨建研究會、促進會、顧問團;在部分社區建立社區工會、社區婦聯、社區團委和社區僑聯等組織。在43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8個社團中建立黨組織,實現了百人以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全部建立黨組織的目標,努力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黨的活動”。
二是整合優勢資源,實現共駐共建。充分發揮社區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員的作用,制定下發了《區屬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積極支持、參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暫行意見》;實行了社區黨員責任區,開展黨員掛牌服務、“一助一”等活動;實施了以樓門為單位,以黨員為骨干,以共建文明社區為內容的“樓門工程”,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三是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通過多種途徑選好配強社區干部,加大黨建資訊網培訓和實踐鍛煉的力度;選派百名教師進社區;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隊伍。堅持以社區黨員為骨干,不斷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目前全區志愿者隊伍已發展到近7萬人。
在加強軟件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總面積為1.3萬平方米的社區服務場所和900平方米的殘疾人服務中心。通過購買、置換等方式,88個社區全部實現了辦公用房在100平方米以上,300平方米以上的達到14個,社區基礎設施得到了全面改善。
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們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制定了圍繞“五新”,爭創“五好”,實踐“五民”為內容的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使社區黨建在推進“以社區服務為核心、以居民自治為保障”社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
一是以“五新”為主要內容,積極探索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徑。圍繞“認識有新提高,思路有新突破,內容有新拓展,方法有新創造,建設上新水平”的要求,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社區建立了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為議事機構,以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為決策機構,以社區居委會為執行機構的議行分設的管理體制,領導、組織、協調“三會”履行各自的職能。完善了向黨員通報社區情況、征求對社區重大事項決策意見等制度。發揮社區黨組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提升了社區管理水平。
二是以“五好”為目標,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力。在全區社區黨組織中廣泛開展“五好”爭創活動,通過指標量化分解、制定爭創計劃、考核評比驗收,建成了一批班子堅強有力、黨員作用發揮充分、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工作業績明顯突出、居民群眾滿意信任的示范社區黨組織。去年共有5個社區被評為市級先進社區黨組織,19個社區黨組織被評為區級示范社區黨組織。
三是以“五民”為載體,拓展和豐富社區黨建內容。我們堅持“以親民為根本,以為民為宗旨,以利民為原則,以助民為重點,以安民為保證”,積極探索黨建資訊網為群眾服務的新途徑,不斷滿足居民群眾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在各社區開展了“一對一”個性化服務,“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務和“急事急辦、難事特辦”等多種形式的服務,為群眾“送知識、送健康、送崗位”,在居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市委“強基創先”工程的要求,結合我區的實際,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努力構建起作用發揮明顯,服務健全規范,管理科學完善,實現共同發展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為此,我們著重從四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是始終圍繞服務群眾搞建設。要堅持用黨建推動服務、用服務檢驗黨建的工作方針,切實把服務群眾,讓群眾不斷獲得經濟、政治、文化利益,作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創新服務形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切實做好面向社區群眾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組織協調和社會化服務;面向有就業需求人員的就業、再就業服務;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經濟收入較高群體的家政、醫療保健、休閑健身服務等,用服務群眾的實際效果凝聚民心、凝聚社會。
二是建設一支適應社區黨建需要的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要圍繞“五好”目標把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成為能夠自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工作,指導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讓上級黨組織放心,讓居民群眾滿意的戰斗集體,努力做到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有特色、黨組織有威信、社區黨員作用突出,居民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
三是健全和完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建立健全社區的自治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體系,不斷擴大黨的工作在城市社區的覆蓋面。繼續抓好黨建工作進物業管理小區、進攤群市場、進建筑工地等工作。充分發揮街道綜合經濟黨委的作用,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團和社會中介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探索在商務樓宇建立黨員服務站和黨員聯系站的方法,切實做到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
四是健全和完善區委統一領導,黨政聯動,各方積極參與、齊抓共管的社區黨建工作機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社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參與率。不斷強化責任意識,把積極支持、參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作為加強自身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探索對在職黨員實行雙重教育、雙重管理、雙重考核的有效方法,制定在發展黨員、評選先進、選拔任用干部時聽取社區黨組織意見的相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