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村干部選拔管理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村級干部是農村各項工作的具體承擔者、組織者和實施者,肩負著上傳下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很好地貫徹落實,關鍵在于村干部。解放思想,創新村級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對于圓滿完成村委會換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激活農村帶頭人隊伍,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要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當前,一些農村黨支部書記不注重發展有能力的青年入黨,害怕“能人入了黨,自己丟位子”,致使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村級班子后備乏人,“無能人干事”問題比較突出,所以必須解放思想,創新村級干部選拔機制。要轉變“本村人治村”的傳統觀念,大膽突破村級干部選用的常規模式,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界限,面向社會選拔人才,公開選拔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這樣既可以解決村級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后繼乏人問題,也是解決一些農村黨支部書記不注重發展有能力的青年入黨問題的有效舉措。為了不斷優化村級干部隊伍結構,丹鳳縣今年進行了公開選拔村黨支部試點工作,對競選報名條件在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作以適當的規定。在這次公選村黨支部書記中,將年齡定在50歲以下,文化程度定在高中以上。對公選村的現任黨支部書記可放寬條件直接報名參加競選,已轉任非領導職務的黨員干部年齡可放寬至55歲。首批公開選拔的10名村黨支部書記中,本村任職4人,異村任職4人,鄉鎮干部任職2人(其中副科級領導1人),實踐證明比較可行。同時要結合村委會換屆,借鑒公選村黨支部書記的做法,積極探索公開選拔村委會主任。公選村委會主任采取宣傳報名、選民登記、筆試考核、確定提名預備人選、現場演講、選舉任職等程序,既能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陜西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又能拓寬選人視野,促使選票集中,確保選舉成功。
二要創新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培養機制。從建立長效機制和配套制度入手,對村后備干部的任職條件、數量結構、來源渠道、培養選拔、教育管理等進行積極探索,本著選拔一批、儲備一批、使用一批的原則,加快培養一支年紀較輕、學歷較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村級后備干部隊伍。要通過深入調查摸底,將農村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戶、經營管理能手、返鄉知青、復轉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下崗職工、離退休職工中的優秀分子、機關企事業單位年輕黨員干部、轉任非領導職務的黨員干部、大中專畢業生以及公推公選落選人員中素質較好者作為村級后備干部,建立信息庫,強化培養教育,實行動態管理。要積極做好選聘大學生進村任職工作,對其中一些非黨優秀分子,要有針對性的重點進行培養,條件成熟時及時吸收到黨內來。對政治成熟、能力較強的大學生要大膽培養、大膽使用。在全面培養的基礎上,重點對一些突出的優秀分子加大鍛煉使用力度,采取聘任為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等職務、與班子成員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等方式,定期給他們分任務,壓擔子,條件成熟時按一定程序進入村兩委會班子。
三要創新村級干部選任方式。要適應基層民主建設的需要,積極探索公開、民主的村級干部選任方式。在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前,具備條件的,采取公開競選方式,對基礎條件較差、村級后備干部缺乏的村,在全縣或全鄉鎮范圍公開競選。對于“公開競聘”條件不成熟的村,可從縣鄉(鎮)機關、事業單位選派優秀年輕干部駐村任職,選派干部掛職鍛煉期間原職級、工資、福利和列支渠道不變,對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優先列為鄉鎮后備干部進行重點培養、優先提拔使用。另外,下派選調生、選聘大學生到村兼任黨支部副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助理,改善村級干部隊伍結構。對于非公選的村黨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實行“兩推一選”。結合村黨組織換屆,分別召開黨員和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推薦村黨組織班子成員候選人;鄉鎮黨委根據黨員推薦票和村民(村民代表)的信任票,確定村黨組織班子成員正式候選人;召開黨員大會差額選舉村黨組織委員;由全體黨員在新當選委員中選舉村黨組織書記。
四要創新村級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大力實施“素質工程”,加大培訓力度,解決村級干部“無能力干事”問題。堅持分級負責制,縣委主要負責抓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集中培訓,鄉鎮黨委主要負責抓好村級副職、兩委委員和其他村干部、黨員的培訓。要建立由組織、宣傳、紀檢、農工、黨校、民政、農業、林業、畜牧、安監等部門組成的村干部培訓工作聯席會議,充分發揮其作用,形成縣委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要認真制定規劃,每年集中培訓1—2次,不少于30學時。對公選的村干部和換屆新任村干部還要進行崗前培訓。充分發揮縣鄉黨校的主陣地作用,利用遠程教育這一載體,加強對村干部進行理論、法律、法規培訓,側重進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實用技術、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在培訓方式上,采取理論輔導、請專家作專題講座、請先進典型介紹經驗、電化教育、討論交流、外出參觀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培訓的實際效果。
五要創新村級干部管理機制。一是完善村級目標管理責任制度。村干部工作目標分為任期目標和年度崗位目標,要按照“一村一標”原則,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辦法研究制定目標責任書,目標責任書內容包括經濟建設(含主導產業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基礎設施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自身建設(是村黨支部書記的,還應包括黨的建設),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導向。二是加大檢查考核力度,積極探索績效工資制。改進村干部工作檢查考核辦法,采取不打招呼、隨機抽查、實地察看、入戶走訪、專家測算、個別座談、民主測評和評議等方法,確保考核的客觀公正。三是健全規章制度,實行規范管理。要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及《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要求,結合實際,明確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職責任務,認真研究制定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大會議事、村級財務管理、村委會印章使用管理、黨務和村務公開等規章制度,就如何制定工作計劃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考核獎懲作出具體規定,確保村級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科學化。同時,要規范村干部職數管理,提倡交叉任職,一般享受補助的村干部3—4人,最多不超過5人。四是適當提高村級干部待遇,激發工作熱情。積極探索村干部結構工資制、養老保險制、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制,激活農村帶頭人隊伍。在提高經濟待遇的同時,對優秀村干部推薦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對任職時間較長、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經鄉鎮黨委推薦,報縣委組織部審批,可擔任鄉鎮黨委委員;對工作成績特別突出的,可破格提拔為鄉鎮副職;對符合條件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可報考鄉鎮國家公務員,也可參加縣事業單位公務員招錄。通過多種措施,充分調動村級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