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發展農村政協座談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常委、各位同志:
為了加快推進我市科興市的戰略,促進教育和經濟的發展,本次常委會專題研究教育事業的發展問題。會前,市政協幾位副主席帶領有關專委會的部分常委和委員,就教育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專題調查研究。今天,共有五位常委和委員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就我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發展問題做了很有深度的專題發言。還有三位常委和委員就教育的發展問題發表了很好的意見,規劃局的路局長也就師院的發展空間問題給大家介紹了有關情況。剛才,張市長關于我市教育發展的幾點意見講得很好。下面,根據大家今天發言的內容,集中常委們的意見,我想講幾點意見和看法。
第一,要充分認識教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把科教興市的戰略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任何社會的生產都是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結合,只有勞動力和其它生產要素結合,才能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力是核心的生產要素,這并不是自發形成的。沒有受過教育的勞動者,即沒有技術、沒有知識的勞動者,在現代化大生產中是不能成為生產要素的。也就是說不能進入生產過程,與物質要素相結合。但是如果沒有勞動力這個活的因素,與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相結合,就不可能創造社會財富,就沒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力是核心的生產要素。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經濟進入了一個持續快速的發展時期。經濟學界比較樂觀的估計認為,中國未來三十年GDP可以保持7%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三十年后中國的GDP總值將相當于現在的美國。與此相適應的教育,也必須有相應的水平。要大力發展教育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農村人口三十年后,將由現在占人口62.5%降低到30%以下。也就是30%的農村人口將變成城市人口,這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將由目前的初中以下轉為高中以上。所以說教育必須跟上。
2、我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的經濟已經融入全球化之中,而我國現在的國際貿易、法律、管理學等等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加強教育和培養。
3、為了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力。經濟結構必須不斷的調整,不斷的升級。這種不斷的調整,不斷的升級,就要求職工和經營人員不斷的接受知識的教育和學習。
4、我們國家要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最終要靠提高我國的技術創新和發明的能力。而提高創新和發明的能力,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實現。就黃石市而言,實現四個現代,最困難的不是獎金、技術和人才,而是勞動者的素質。因為資金、技術、人才都可以引進,唯有人的素質是不能引進的,只有通過自身的教育和培養才能提高。所以說教育和經濟有著直接的內在的緊密的聯系。那種認為教育的投資是消費性投資的看法是錯誤的,那種先把經濟搞上去再來抓教育的想法是片面的。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提高人的素質,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
目前,教育的發展與實際的需要還有很大的距離。從中央到地方都存在這個問題,教育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國家現在確定的教育投入的指標,本來就不是一個高水平的指標,而是教育發展的必備指標,但是就是現在這樣一個指標在很多地方,包括我們黃石市也沒有完全達到。所以說,我們只有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對教育培訓的力度,加大學校的軟硬件建設,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界的需求,才能真正的落實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第二,教育投入要盡可能向義務教育和貧困地區教育傾斜,切實解決農村基礎教育中的突出問題。
1、我國的國情就是人口多,這也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抓好基礎教育,把我們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講九年義務教育是一個基礎性的工程。要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我認為就是要重點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努力提高中小學生的入學率和鞏固率,降低輟學率。因為現在教育的投入和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一是從全國來看東部和中西部不平衡。例如,黃石市20*年財政內預算經費,小學生是416.94/人(全省是554.21元/人),中學生是672.48/人(全省是806.94元/人),分別在全省居第十和十一位,這個水平是比較低的,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適應。二是縣(市)、區之間也存在不平衡。大冶也比陽新的水平要高一些,城區比大冶的水平也要高一些。三是城鎮和農村不衡。農村比城鎮的水平要低一些,農村貧困地區又要比一般農村地區要差地些。所以,義務教育的投入必須向農村向貧困地區傾斜。
2、由于教育投入的差異,必將帶來教育質量的差異。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以下方面著手:要逐年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農村貧困地區轉移支付的力度;要合理核定收費標準,我們的教育中出現反向現象,城市的收費標準要高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地區高一些,貧困地區因為要減輕農民負擔,實行“一費制”,收費標準反而低一些。但是學校和學生的需求是一樣的,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又沒有加大,使學校的發展陷入困境。我認為收費標準的制定上還是要實事求是。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物價部門積極向省里反映,我們市政協也會通過政協這個渠道向上一級反映這個問題。學校在經費的開支上也要盡可能在壓縮和減少購置書本和學習用具的標準要適當降低。
3、多途徑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保證正常的教育秩序。例如陽新23萬學生,公辦老師只有7000人,但是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可以配到1.1萬。我最近在陽新搞非典工作檢查,走訪了一些學校,大部分班都是70人以上,聽說有的班甚至達到120人,這樣的環境,學習質量如何能提高呢?為此,我們應該每年從應屆畢業的師范院校中擇優錄用一批學生;從鄉鎮的行政干部中轉崗一批,尤其是稅費改革以后,分流的干部流向哪里?我們要先挖渠再放水,在無情的改革中,進行有償的操作,對于一些本身是從教師隊伍進入行政崗位的可以將其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去;可以從民辦教師隊伍中擇優聘用一部分。可以說陽新的教師不光是一個素質問題,還有一個數量問題。
4、通過多種途徑幫助解決農村學校化解普九達標的債務。建議教育主管部門要匯同相關部門組成專班,對農村學校普九遺留下來的債務進行清理,并研究制定出具體可行的辦法。可以通過變賣閑置資產的辦法來化解債務。要取消一些本不應該由學校來承擔的債務。對于經濟相對困難的地區,可以想辦法為學校劃撥部分山地,通過租賃等形式開發,收入用于學校還債。
5、切實解決農村教育中重升學,輕技能的現象。建議教育主管部門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結合實際,對農村學校的教學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多開設適合農村需要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讓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基本技能,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棟梁之材。
第三,我們要認識到職業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形成全社會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社會環境。黃炎培先生曾說過,職業教育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是為己謀業,為群服務的職業。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當前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人力資源的素質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目前我市城鎮中高級技工僅占3.5%,中級技工的占35%,初級技工的占60%,而發達國家技工中,高級技工占35%,中級的占50%,初級的占15%。這個表明我們與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
1、由于我們的技術工人的比例嚴重失調,就極大地降低了我們國家企業產品的合格率。有資料表明,美國和日本的勞動生產率都是我們的25倍。就產品合格率來講,我們國家的工業產品合格率只有70%,國家每年為此要損失2000億。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對全國81個城市的勞動力市場有一個調查,發現技術工人的需求大于供給的現象,高級技術工人供不應求。例如,深圳招聘碩士研究生的月薪指導價為5900元,而高級鉗工的為6600元。大力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已成為經濟發展中刻不容緩的任務。
2、要調整結構,優化配置,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當前我市職業教育中存在,學校類別多,管理主體多,專業涉及的領域多等問題。但是專業不突出,地方特色不鮮明,招生規模不大,資源配置不合理,資源浪費比較嚴重。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就必須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省率先實現新興工業化為目標,來調整職業技術學校的布局,組建具有地方特色,教學優勢明顯的骨干學校。我認為當務之急要組建一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將教師進修學院、黃石電子工業學校、湖北省機械工業學校、湖北省機電工業學校等學校進行重組。應該以省機械學校、市技工學校為龍頭,將各類技工學校進行重組,組建黃石市的高級技工學校。對不宜納入重組的學校進行適當調整,實行政府統籌,打破部門界線,動員各種力量參與辦學,走一條面向市場,自主投入,自我發展的道路。
3、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辦學質量。職業教育的畢業生主要是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職業教育必須突出人才培養的技術性和技能性。因此,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進行革命性的變革,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學歷教育的層面上,要適應信息化社會,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各種層次的專業型復合型的人才。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是,在專業設置上要面向市場需要,突出黃石冶金、建材、機械、煤炭、建筑、醫藥等支柱產業的特色,靈活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在技術能力上要以提高技術、技能素質為著力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專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養生產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在辦學方式上要把教學活動與生產實踐、社會活動、技術推廣、技術開發結合起來,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培養既有專業技能又有敬業精神、嚴謹求實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在辦學投入上要創造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環境,動員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形成多途徑、多渠道、多形式的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機制。只有這樣才能開創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局面。
第四,要大力支持湖北師范學院、黃石高專的發展,切實推進黃石高等教育再上新臺階。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城市科技水平的象征,各個城市都很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我們的湖北師院經過近三十年發展已經具備建成湖北師范大學的實力。目前的問題是學校的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但是這個問題又是學院自身無力解決的,需要政府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對于這個問題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視的。就我來看,這幾年,對于湖北師院、黃石高專的發展,市委、市政府還是花了很多精力的。形成目前的局面,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外部的也有學校內部的一些原因。
1、要把湖北師院的發展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高等學校建筑面積指標的規定,以現在的540畝為中心,先把博物館、青山湖公園、電廠事故灰廠、華新采石廠規劃給湖師,那樣就可以達到1750畝的規模,基本可以滿足2*0年辦學規模的要求。再往遠期發展的話,可以考慮市委黨校。最近湖師正在和黨校在談,采取置換的方式協商土地問題。作為黨校校長,我有一個原則,只要是湖師的發展需要,我們黨校將全力支持。那里有684畝,與湖師連起來就是2334畝,這個面積就比較樂觀了。
2、湖師也要轉變觀念,對于紅線內的土地,也不是政府能無償劃撥的,還必須按正常的補償手續交費,這已經是很大的支持了。例如博物館的問題上,有人愿意出1300萬,但是市政府還是出面做工作,以900萬的價格賣給了湖師。湖師也要采取征地、土地置換等等形式,分步實施、逐步擴大。
3、對規劃紅線以內的湖師發展空間用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土地征用的方式、價格、辦證、置換手續等方面政策統一、特事特辦。我想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努力,湖師發展空間的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4、黃石高專升本的工作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一個實質性的階段,前期已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現要的關鍵,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市政府已經承諾,凡是可以減免的費用盡最大限度去減免。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去年投入了500萬,今年還不止這個數字,作為黃石來說,政府可以說經已竭盡全力了。
今天政協召開這次常委會,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湖師和高專這兩所學校辦大辦好,辦成省內有影響的學校。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也會多做調查研究和呼吁工作,當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為黃石的教育事業發展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