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強化創新教育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剛才,*局長代表教育局領導班子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報告在總結上半年我區教育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基礎上,著重對今年下半年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突出,客觀務實,符合當前我區形勢要求,我完全同意。今天召開這次會議,是在特定形勢下召開的。一是新學期即將開學,如何鼓足干勁、開足馬力、順利完成全年教育工作任務;二是中石化、四公司以及大港油田的教育交接對我們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課題,如何整體推進,全面實施,推進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下面,我就教育工作再強調幾個問題。
一、教育管理者在新時期的重要性
一個地區的發展,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而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首先要實現教育的發展。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承擔著一個區域教育結構的整體謀劃、協調著與眾多教育者的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引擎”、一個“支點”,如何使教育者發揮最大效能、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現有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如何對所轄教育組織有效地運轉、如何使教育者素質即指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專業水平等全面提升,都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大港孕育著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以100萬噸/年天津石化乙烯和1000萬噸/年煉油為主體的大項目落戶大港,我區將成為具有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級煉油能力的集油化纖為一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型石化基地。韓國大宇、德國可耐福、臺灣天任自行車公司、神華集團、藍星集團等一批國際國內大的集團、公司紛紛落戶。可以說,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社會結構都會發生深層次變化,這必將使大港區勞動者素質和人才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二是中央企業辦社會職能的移交已進入實質操作階段,在發展思路上如何定位、如何構建大港教育新模式,我希望教育部門領導班子認真思考,認真謀劃大港教育總體規劃和思路,在教育管理方面有一個全新的突破。教育部門必須用現代教育的管理理念來管理教育,抓住當前機遇,牢固樹立“適度超前發展、優先發展”的思路,使教育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尤其是在教育決策理論及其應用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上要下一番功夫,教育管理部門能夠有效避免決策失誤,為政府提供正確的決策信息,這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要研究,確保企業交接教育工作平穩順利,確保全區教師隊伍的穩定。
二、搶抓時機,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
一、大學當前,大港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大港城區北部的生態高教產業園區已有天津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濱海外事學院、國家法官學院天津分院、天津檢查官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等七家高校入駐。高校的進入從相對封閉到置身于社會生活的中心,不僅在知識生產、傳播方面起到重要基地的作用,并且可以不斷地為政府和社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咨詢服務和課題研究,成為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思想庫",成為哺育知識型企業的"孵化器"。新的發展趨勢也對高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行政部門要千方百計為高校發展創設一切便利條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高教園區要成為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和通道,一方面,利用其“孵化器”功能,加速高新技術項目開發,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增加新的產業增長點,加快我區城市化進程。。
二、中小學及幼兒園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流的管理,在這方面,學校校長責任重大。時代要求校(園)長要具有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國際視野和前沿意識,善于進行科學的定位和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善于協調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善于動員和配置各種資源。現代的校(園)長不一定要是教學專家而必須是管理專家。要增強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精細管理意識,大膽吸收和借鑒中外名校(園)的管理思想,引
進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苦練內功,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因此,教育主管部門需要給學校(園)更多的自主權,探索建立規范的自我管理體系,使學校(園)成為在政府宏觀調控下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構;促進學校(園)籌資渠道的多元化,調動學校參與市場競爭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提高學校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
三、民辦學校目前,教育辦學模式的多樣化日漸顯現,民辦教育現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美國,有兩個高等教育系統并存,一個是公立大學,一個是私立大學,這種雙軌系統,是美國的一個特點,美國的許多行業都如此。這給美國帶來了很多好處,他們力量相當,競爭激烈。而在我國,民辦學校相對較弱,他們的實力還不夠強大,眾多行政的干預使得一些民辦學校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風雨中求發展。隨著行政許可法的實施,政府如何作為成為我們需要認真思索的課題。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而言,一所學校好不好、能不能成為所有學校中的“重點”,完全取決于學校本身,靠學校長期的自我努力。政府所應做的是,努力為所有學校的成長創造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而不是重點扶持一小部分,制造不平等,否則就是角色錯位。做為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轉變職能,就是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實行政事分開,作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利益的代表,宏觀管理學校,規范行為,促進學校的公平競爭。必須改革以往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不能大包大攬,更不能作“總校長”,要大力推進學校的管理體制創新,我們各級部門需要轉變觀念,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促其更好更快發展。
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樹立以改革促發展的觀念。要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包括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教育資源整合、布局調整等各項改革。
三、抓住重點,重點解決制約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教育的差距會嚴重制約其他方面的發展。幾年來,我區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在被確定為國家級課改實驗區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我們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我們還存在著教育教學結構不盡合理、城鄉教育還有明顯差距、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實際現狀。我們要真正把經費投入、工作重點轉向扶持薄弱學校、平衡教育資源上來。通過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擴大公辦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規模,增強公辦學校的競爭力。大家應該看到,縮小教育的差距比縮小其他差距更困難、更緩慢,對城鄉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考慮:一是是否加大一些艱苦街鎮教師的崗位津貼,縮短城鄉教師收入差別,甚至可以考慮使農村職工資遠高于城市教師的工資;2)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現在的情況是,城市教育投入遠遠超出農村,農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致使農村教育條件落后,農村學生流向城市,緊接著教師也就跟著流動.3)徹底根治教育腐敗,(每個有關基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行動起來,各施其職,不要推卸責任,不要怨天尤人,碰到問題先檢討自己,是不是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夠,還有自己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多在教育上多動腦筋)。一定要遏制高中教育兩極分化趨勢,
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還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堅持把教育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二是堅持把全面提高育人質量作為第一目標,樹立全面發展教育觀。三是堅持把課程改革作為第一抓手。努力實現“三大轉變”和“三大提高”。“三大轉變”就是教育理念大轉變,教學行為大轉變,教育評價大轉變;“三大提高”就是教師素質大提高,教學效率大提高,育人質量大提高。
全面推行教育教學改革,涉及的問題很多,情況也比較復雜,我們既要有全面系統的政策導向,又要緊緊抓住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采取有力措施,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前,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只有觀念不斷更新,教育思想現代化,才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四、全面了解加強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德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靈魂,要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我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效果之所以不夠理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教育中教學與德育“兩股道”。其實日常教學是德育最基本、最經常的形式,教師人格示范的德育力量以及教師教學中所產生的德育效果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知識涵養的增加和人格的成長也應統一于日常的教與學之中,這是教育的客觀規律。但是,許多學校談到德育,大都只是認為要上好思想品德課、搞好德育活動,認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開并獨立施教。有的教師為了學科教學的榮譽而弄虛作假,搞經過包裝的示范課、公開課,為了提高學科成績而從心靈上懲罰學生,甚至“公選”差生,以停課和勸其退學的方式剝奪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我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他們每天有1/3的時間在學校度過,僅僅靠幾堂德育課是無法培養出美好的心靈的,更多的要依靠日常教學中體現的德育力量。“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達的就是教學與德育相長的常識。同樣一節課,不同的教師給予學生的學識和道德影響截然不同。但我們并不能將未成年人的成長僅僅置于老師們參差不齊的道德水準。教育部門應盡快就日常教學中的德育考評拿出可操作的實施對策來,讓孩子們在正常的學習中獲得道德品質的提升。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是新時期指導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學生教育的綱領性文獻,全區各教育系統必須認真領悟,把德育工作貫穿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調整和充實德育內容,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使中小學校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
五、打造隊伍,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教育局在隊伍建設方面近年來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成績。應該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校長隊伍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講,選好一個校長,就能辦好一所學校。校長的素質決定了學校的辦學水平。要加大教育工作者的培訓首先要加強校長的培訓。要培養起一支政治素養好、師德好、有扎實理論基礎、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分析決策能力、有創新精神、還要懂經濟、通法律,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教育教育教學的管理者隊伍,采用現代的教育制度、技術和方法,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同時,要加大學校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建立健全校(院)長遴選、激勵和制約機制,使校長能夠放手開展工作,使其管理的價值得到體現,管理的行為得到規范。校(院)長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管理上。管理是一門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與國內外先進學校的差距不僅是在技術上,更大的差距是在管理的理念、管理的程序、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上,教育教學管理的水平關系到醫院生存和發展。今后還要進一步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要把好教師"入口",放開"出口",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的新機制。加強編制管理,優化教師隊伍。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和評價體系,調整不能履行教師職責的教師;充分發揮職稱評定的杠桿作用,促進城鄉教師的合理流動;抓好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和使用經過多年努力培養出的、在教育教學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
優秀教師和名教師,在生活、教學科研等方面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特別是在教師的選撥、調整、任用方面,必須按照“開放、流動、競爭、擇優”的原則,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真正做到透明、公開、公正。要嚴把質量關,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監督、獎懲、升降制度,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求實奮進、勇挑重擔、樂于奉獻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我區的教師隊伍中去,壯大教師整體力量,提高綜合師資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數量適當、分布合理、結構優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要加大教師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特別對那些高水平的、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實行“優勞優酬”,以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各個學校都要實施“科研興教”的策略,加強教育教學工作。
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是盡可能地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其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充分的教育條件和教育機會,學校的基本宗旨,是對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培養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要以現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現代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構建現代教育模式,培養現代人才,建設現代學校。
同志們,今年的工作任務已經鎖定了時間,鎖定了目標。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只有務實創新地工作,才能確保全年目標如期實現。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認清形勢,統一思想,真正把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統一到這次會議精神上來。密切配合,強化服務,努力開創我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為科教興區戰略的實施,為大港區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