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糧食生產工作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糧食生產是現代農業的的基礎。為切實抓好年糧食生產工作,現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穩定面積,推廣良種,集成技術,主攻單產,防災減災,增產增效,力爭糧食生產連續六年超歷史。
二、目標任務
今年我縣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是: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其中:早稻播面7.43萬畝,中(一晚)稻播面16.33萬畝,二晚播面7.46萬畝,旱糧播面6.8萬畝。確保總產達到15萬噸以上。水稻主推品種:早稻為株兩優02、金優974、T優898、優I458、優I402等;中稻為中浙優1號、兩優培九、II優906、II優838、II優7954等;晚稻為汕優桂99、淦鑫688、天優998、汕優998、II優3027、新香優906、先農16號(雜合)等。
三、主要措施
(一)做好政策宣傳,確保種植面積。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中央加大對農業的各項直接補貼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等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到戶,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引導農民恢復雙季稻生產,規范土地流轉,減少水田季節性閑置面積,堅決杜絕耕地撂荒,確保糧食種植面積。
(二)抓好三個項目,提高糧食產量。
提高糧食產量,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而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是推動科技進步的主要形式。
一要全面實施糧食高產創建項目,重點選擇鎮等雙季稻區作為高產創建示范區,努力實現項目區內農田灌溉自流化、糧田質量沃土化、生產手段機械化、農業科技普及化、糧食質量無害化。力爭示范區的雙季稻畝產達到1000kg以上,輻射帶動全縣水稻單產普遍提高。二要繼續實施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按規程取土化驗,根據土壤成份提出施肥配方,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對使用配方肥的種糧大戶,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三要繼續抓好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加大縣財政對重點推廣的農機購置重復補貼力度,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重點突破水稻機插這一“瓶頸”環節和水稻病蟲害的機械化防治,進一步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提高種糧效益。
(三)開展“三項活動”,提高農民種糧水平。
一是繼續開展“一五一”助農興糧活動,全縣農業科技人員要進一步與種糧大戶開展掛鉤服務,對種糧大戶進行糧食高產栽培技術培訓,幫助大戶推廣農業實用技術。二是進一步開展“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活動。引導農民適當增加用種量,合理密植,確保每畝18000—22000蔸基本苗,再采取相應措施,獲得水稻增產。三是開展農業科技入戶“百千萬”活動,通過縣鄉(鎮)聯動,組織100名農技人員,幫扶1000戶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10000戶周邊農戶提高種養技術。使農業科技真正進入千家萬戶農民家里,使農民自覺地把農業科技應用到自己的農業生產中去。四是抓好三大體系建設,夯實糧食生產基礎。繼續抓好我縣糧食生產基地、農技推廣、良種繁育三大農業體系建設,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做好基本口糧田建設規劃的基礎上,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旱澇保收糧田比例。抓好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增強農技人員服務本領。抓好水稻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按照好銷、高產、優質、穩定、抗逆的五點要求,加大水稻良種試驗推廣步伐,提高我縣水稻高產優質良種比例。
(四)抓好三項保障,推動糧食生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要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鄉(鎮)、村、組層層抓落實。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二是抓好市場監管。縣農業部門要會同工商、公安等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三是抓好防災減災。我縣旱澇和水稻病蟲災害頻繁,要立足抗災奪豐收,制訂好應急預案,做好各項防災準備工作,一方面,做好水庫除險加固,增加水庫蓄水量,增加水稻旱保面積。另一方面,做好水稻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控工作,重點推廣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化防治,增強病蟲害防控效果。
(五)抓好糧食訂單,降低農民種糧風險。
縣糧食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政策和充分運用市場營銷手段,發揮國有糧企的主渠道作用,繼續抓好糧食訂單,確保糧食訂單面積達到28萬畝以上。適時啟動糧食最低收購價預案,及時收購農民手中糧食,并做到優質優價,切實保護糧農利益,盡量降低農民的種糧風險,實現糧企與農民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