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狠抓五個到位落實 推進城鄉就業統籌協調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酒泉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以促進就業再就業為目標,以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為核心,以維護社會穩定為主線,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五個到位”落實,統籌城鄉就業協調發展,使全市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一是扶持政策落實到位。以開展“全省就業再就業政策落實年”為契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快推進再就業、再就業優惠證發放、開發就業崗位、加強職業培訓、加強勞務輸轉、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政府購買公益性就業崗位等一系列再就業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對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從工商登記、稅費減免、場地安排、資金信貸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多渠道、全方位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力地促進了再就業工作的全面開展。目前,市直和全市7個縣市區全部確定了小額貸款擔保機構,共落實擔保基金297萬元,止3月底,共為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41.8萬元,累計發放貸款495萬元;共為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2442本,其中,今年發放《再就業優惠證》383本;共有4092名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到稅收減免政策,其中從事個體經營或自主創業享受稅收減免政策3839人,落實各項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及再就業服務補貼政策支出再就業資金70.83萬元,為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
二是就業崗位開發到位。以開發就業崗位、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為重點,堅持以項目帶動戰略為依托,通過招商引資、新上項目擴大就業;圍繞城市管理,拓寬社區服務的領域和層次,大力開發社區治安巡邏、環衛、家政服務等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通過政府出資,提供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購買保安、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通過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三產業、培育經營市場等形式,廣開就業門路,增加就業崗位。一季度,全市累計新增就業2430人,完成年計劃任務的40.5%,領取了《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66人,其中“4050”困難人員再就業196人;共開發就業崗位8634個,其中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79個,政府購買就業崗位65個。
三是政策法規宣傳到位。以營造濃厚的就業再就業社會輿論氛圍、切實轉變就業再就業觀念為切入點,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通過設立咨詢點、開辦專欄、互聯網刊載、戶外懸掛宣傳標語、印發宣傳材料、再就業典型現身說法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了社會保障和再就業政策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引導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多渠道、多形式實現再就業。一季度,全市先后組織開展了3次集中宣傳活動,印發《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政策規定摘編》、再就業政策宣傳材料50余萬份,接待再就業政策咨詢14.2萬人次,懸掛橫幅標語37幅,設立宣傳咨詢點182處。通過一系列宣傳活動的開展,擴大了社會影響,提高了下崗失業人員利用優惠政策實現就業再就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了再就業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
四是就業管理服務到位。以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就業再就業服務為突破口,按照“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要求,加快了勞動力市場建設步伐,市本級和玉門、敦煌、金塔、安西、肅州區勞動力市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各級勞動保障部門依托勞動力市場,在強化服務管理上下功夫,積極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再就業援助、勞動保障事務和就業服務技術支持為一體的就業服務,為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一季度,全市各級就業服務機構進行職業指導15964人,開展職業介紹14956人,介紹成功10171人,通過組織培訓、行業系統培訓、企業重點培訓等方式,舉辦創業創富、汽車駕駛、摩托車維修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共培訓30399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1245人,農民工29154人,較好地發揮了政府促進就業和市場調節就業的職能作用。
五是勞務輸轉組織到位。以統籌城鄉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全市經濟快速協調發展為目標,按照“強化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暢通輸轉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的工作思路,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分解,拓寬輸轉渠道,加快發展勞務經濟,推動農村勞動力有序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向省外和境外轉移,開辟了促進農民盡快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從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入手,市、縣全部成立了勞務工作領導小組,縣、鄉兩級建立了勞務管理服務機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條塊結合的、覆蓋全市的勞務工作網絡;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針對農民工轉移就業前的引導性和技能培訓工作,使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擇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種渠道,主動走出去,開展勞務對接、洽等活動,不斷開拓新的勞務輸轉渠道,建立新的勞務輸轉基地;積極向二、三產業和鄉鎮企業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鼓勵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鄉鎮企業和服務、商貿流通領域轉移,不斷擴大勞務輸轉規模。止3月底,全市共建立省外勞務基地74個,省內勞務輸轉基地138個;共輸轉勞務人員41700人,其中有組織輸轉21220人,占輸轉總數的48.9%,完成目標任務的62%,創勞務收入51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