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干部安全監管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一、20*年工作簡要回顧
(一)城市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城鎮規劃與建設實現新突破。按照津濱新城區發展定位,完成了全區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全面展開。*湖和軍糧城新市鎮總體規劃獲得市政府批準,高水平實施了*湖城市規劃設計。加快了*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軍糧城新市鎮起步區建設加快實施。“宅基地換房”、“城中村改造”和“依托大項目有序撤村”步伐加快。華明示范鎮農民住宅建設工程、村民還遷和一期土地復耕基本完成。落實了市重點項目和城中村改造等21個整體撤村的還遷選址和建設規劃。全年完成城鎮住宅建設150萬平方米。全區城市化率達到68%。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文明生態村創建,完成了15個生態村整建制和單項創建任務。堅持集約節約原則,依法加強了土地管理,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實效。認真落實市、區民心工程,全面加強了環境綜合整治。全區廣大群眾積極支持,實施了津塘公路、津濱高速、京津塘高速、津濱大道、津薊高速路口、衛國道、津漢路、京津塘二線等道路和機場周邊及主要河道的綜合整治,完成拆遷31萬平方米,冬植綠化113.8萬平方米。加大對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治理力度,依法拆除違法建設15萬平方米,違法建設、違法占地得到有效遏制。加強城鄉衛生環境整治。清理廢品收購點401個。新建垃圾集中點50座,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啟動了生態城區建設,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環保創模成果得到鞏固。
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外環輔道、地鐵二號線、京津塘二通道、袁家河臨時調線等市、區重點工程基本完成。*湖、豐年村地區道路及市政排水設施得到改善。完成了東郊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啟動華明經濟功能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了豐年村、永平巷供暖改造工程。全年新增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完成了村村亮化工程。建成東郊500千伏變電站。城市載體功能明顯增強。
(二)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工業支撐能力明顯提高。著力培植主導產業,扶持優勢企業,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總體實力明顯提升。機械裝備制造、電子通訊設備制造、新型建材等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完成產值264億元,占工業總量的62.2%;超億元企業累計達到51家,其中新增6家。賽瑞機器、中美史克、天鐵煉焦、二十冶等企業的發展優勢不斷增強。天津煙廠、華明集團、立業鋼鐵等15個重點擴能改造項目取得新的進展。應氏服飾等民營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7億元,其中技改投入13.5億元;竣工投產項目達到102家。全區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10億元,增長33.9%。工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46.3%,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服務業發展得到提升。鋼鐵、商貿、航空三大特色物流產業快速發展。建設了天津濱海鋼鐵等市場,落實了金盛國際商城項目,擴建了國際輕工商貿城,改造提升金鐘水產品市場。引進大韓航空物流項目,推進了航空物流業發展。安達集團和大無縫物流公司等9家物流企業進入國家級和市級百強。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推進了金融總部、服務外包和商務商貿項目的規劃與招商。服務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5.7億元,實現增加值6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14.5%,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重要增長點。
沿海都市農業穩步推進。花卉、食用菌、觀賞魚、籽種等特色產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主導。全年完成種養業產值8.5億元。36家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4億元。確定了2平方公里濱海農業科技示范區和產業發展規劃。落實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措施,無重大疫病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通過全國畜禽標準化示范區的驗收。圓滿完成“351”工程培訓任務,累計培訓6.3萬多人次。
經濟板塊建設取得新進展。*開發區、鄉鎮產業園區繼續擴能發展。啟動了臨空產業配套區、航空物流綜合產業區、海河中游商務區的規劃和招商等各項工作。積極推進了散貨物流區征地和招商,鋼管公司擴能和鋼鐵物流等重大項目得到落實。*軟件園、華明商務區、新立商務區、華明經濟功能區、*湖服務產業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招商開發等進展順利。全區工業、服務業、農業等板塊經濟格局基本形成。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實施了“百億工程-20*專項行動”。圍繞主導產業、重點行業加強了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吸引內資8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5億美元,分別增長137%和62%。中國一重等一批“國”字頭和500強企業落戶我區。儲備和擬建5000萬元以上項目71個,計劃總投資達865億元,為持續發展積蓄了充足的后勁。新建標準廠房60.8萬平方米,為招商引資提供了新的載體。樓宇總部經濟迅速發展,完成稅收2億元。
融入濱海新區實現合作發展。成立了服務濱海新區管委會,加強與航空城、空港物流加工區、泰達西區、現代冶金工業區等濱海新區重要經濟功能區的合作,建立了招商聯動、用工聯系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帶動我區經濟發展,實現了項目對接、產業優化、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打造了*借勢發展新優勢。
(三)改革創新進一步深化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鞏固科普示范區創建成果,積極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啟動了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4項,取得市級科技成果40項。組織科技成果鑒定20項,其中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5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專利申請量達800項。5家企業成為市級知識產權試點。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不斷完善,吸納入駐科技企業15家,新發展民營科技企業10家。4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加強區屬國有資產的經營和管理。集中優質國有資產,組建了東方財信、城投集團、濱麗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提高了融資和開發建設能力。擴大政府采購規模和范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土地資源和收益的資金管理機制。積極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試點村清產核資、新經濟組織建設等工作。完善了行政審批和績效考核制度,全年共辦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4.9萬件。績效考核工作卓有成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年完成督查事項773件,其中,辦結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111件,辦理滿意率達100%。
各項政策體系逐步完善。配套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率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及有關財稅政策,制定了《關于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農村退養保障補助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區經濟發展、城市化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四)民計民生進一步改善
十件實事全面完成。高度關注民計民生。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大投入力度,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著力解決了群眾就業、保障、環境、教育、衛生和公共安全等問題,十件實事得到認真落實,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得到了群眾的贊揚。
就業培訓水平進一步提高。建成區濱海培訓基地、鄉鎮和村(居)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站),健全了三級勞動保障服務網絡。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12期,培訓勞動力5084人次;開發就業崗位1.7萬個,安置就業1.2萬人次,其中安置“十類”就業困難人員3300多人次。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18個。
“三五五”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積極實施“三項保障”。不斷提高了農村低保標準;3萬多農民享受了退養補助;2.6萬被征地農民參加了征地養老和征地參保;7400名農村從業人員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認真推進“五項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標準提高,制度完善,農民參合率達94.6%;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和生育保險得到擴展。積極開展“五項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特困群眾、貧困生救助、殘疾人福利保障和災民救助的能力不斷增強。持續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助和慰問活動,困難群眾得到真切的關心和幫助。區財政全年直接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達1.3億元。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五)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
教育教學條件得到改善。積極實施新課改,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完成教育“兩免一補”任務。啟動職業教育中心示范校和實訓基地建設,完成華明學校擴建,示范中學和模范小學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中心城區兩所幼兒園改擴建,建成青少年科技活動基地。推進了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完善了服務管理機制。面向全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加強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啟動*醫院改擴建,改造提升軍糧城醫院,完成區衛生防病站和華明衛生院建設,建成120急救站。制定鄉鎮、社區(村)一體化管理的服務網絡規劃,啟動了社區服務網絡建設,促進了衛生服務的均衡協調。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成功舉辦了全國詩歌征文和*區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建成華明示范鎮民俗博物館。舉辦了區第四屆運動會,承辦了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汽車越野賽等各類賽事。開展了“與奧運同行”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全區基本實現群眾健身設施的全覆蓋。
廣播電視等事業加快發展。在全市率先實施廣播“三進”工程,基本實現中心城區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穩定,計劃生育率達98.6%。扎實推進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建成全國首家農村婦女創業中心。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榮獲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區稱號。審計、物價、行政監察、民族宗教、檔案、保密、僑務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六)社會穩定形勢進一步好轉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深入開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以“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積極開展“六進鄉村”、“五個一”工程和誠信*建設。繼續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在全區營造出積極向上、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社會公共安全建設得到加強。堅持依法治區,認真落實“五五”普法規劃。深入宣傳貫徹《信訪條例》,推進信訪工作法制化建設。強化基層信訪工作落實,進一步完善三級排查制度,實現重心前移、責任下移,構建了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長效機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行動,繼續保持嚴打的高壓態勢。加強了公共安全設施建設,完成技防網一期工程,實施了應急指揮中心配套工程,全面加強了社區警務和派出所建設,提高了整體打防控水平,初步構筑起覆蓋全區的動態防控網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現無較大安全生產事故控制目標。認真落實《防汛搶險預案》,有效抗御了“8.26”特大暴雨。深入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促進了我區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平安*”創建取得明顯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指導和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條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區中央和市屬國有企業、民營和三資企業,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以及關心、支持*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產業層次較低;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創新意識不強,制約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依然存在;融入濱海新區借勢發展的途徑有待進一步突破;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效能建設和管理服務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政府職能需要進一步轉變;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這些問題都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20*年的各項任務艱巨而繁重。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政府必須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為實現我區率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決策程序,認真落實重大事項的專題調研、專家論證、聽證和公示等制度,加大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進一步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堅持依法行政執政為民。繼續把依法行政執政為民貫穿于政府決策、執行、監督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健全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堅持勤政廉政從嚴治政。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發展觀,進一步完善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督查、績效考核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確保政令暢通。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加強行政監察,健全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努力建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勤政高效的政府。
各位代表:20*年,是我們實現率先發展目標的關鍵之年,是全區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之年。新的一年充滿希望與挑戰,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指導和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區人民,堅持高標準、高水平,用心用力、求真務實、扎實苦干,努力譜寫*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新篇章,為提前一年實現百億強區目標,建設現代化津濱新城區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