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常務會上市長的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下面,我就目前全市的經濟形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當前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促改革、保穩定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擴需求、創優勢、破瓶頸、惠民生,積極作為,務實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總體保持了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和好的氣勢。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今年是我市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希望相伴的一年,并且挑戰大于機遇、困難大于希望。當前影響我市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仍然較多,持續經濟社會發展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仍有不少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從當前我市經濟運行看,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是能源原材料行業困難加劇。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比較困難的鋼鐵、有色、化工、電力、建材等行業增速進一步回落,效益進一步下滑,前兩年情況比較好的煤炭行業形勢發生逆轉,多晶硅行業全面陷入困境。這些行業在經濟中占比較大,速度和效益下滑直接影響了工業增長速度和效益水平,影響了稅收增長。二是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商品房銷售面積持續下降。三是經濟效益下滑。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增速同比分別回落34個、4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0.1億元,增長了6倍。上述三個問題交織疊加、相互作用、連鎖反映,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具有“乘數效應”。尤其是如果房地產市場萎靡的狀況得不到有效改觀,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對鋼鐵、有色、建材等產品的需求,使這些行業速度和效益進一步下滑,進而導致財政收入增速進一步回落,這不僅會減弱地方政府支持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而且會衍生出就業、穩定等很多問題。
(二)從我市特殊的市情看,舊的城鎮化模式已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體制性問題。城鎮化率低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和各種矛盾的聚焦點,是導致群眾生活質量差、收入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總體經濟效益低、對外競爭力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從當前看,我市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臨的突出矛盾是需要不足,而加速城鎮化恰恰是擴大內需最綜合的牽引點。因此,必須把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為擴大內需的持久動力,抓緊抓好。
二、明確載體,持續推進,以新型城鎮化引領政府各項工作
新型城鎮化引領是“三化”協調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一頭連著工業化,一頭連著農業現代化。下一步,我們就是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抓住一批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急事,加快推進、抓好落實,以此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并力求實現跨越式發展。重點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具體就是“三個三”:
(一)強化三個支撐
一是產業支撐。一要擴大增量。要抓住產業轉移機遇,大力招商引資,不斷壯大產業規模,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場需求和較強競爭力、對經濟發展有強勁拉動作用的新產能。二要優化存量。一方面要繼續通過技術創新來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堅定不移地在發展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也要抓緊研究出臺一些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做好企業服務工作,使企業轉型升級有一個過渡期。三要彌補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是我市鑄造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下一步,要在落實好已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研究實施一些扶持政策,努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通信、金融、文化、醫療、教育等服務行業和公共服務事業發展。
二是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一要加快推進城市新區、城市組團的規劃建設。在突出主城區和新區的核心帶動作用的同時,向東,加快推進以精密鑄造、電子信息、物流為主以產帶城的安東新城;向西,加快推進以鋼鐵、化工為主的新西區建設;向南,加快推進以金融、商貿、高科技產業為主產城融合的安湯新城,以及以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為主的高新區;向北,加快推進以紡織產業為主的洹北新區。二要加快以“五通一平”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環保生態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松,要全力推動。三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城鎮交通、供排水、垃圾污水處理、供熱、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抓好舊城和城中村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三是人口支撐。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民真正在城鎮落戶,也包括農民在農村的合理聚集。要把促進農村人口在城市落戶和農民的合理聚集作為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最關鍵環節,著力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和新型農村社區農民的安居、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突出問題。
(二)抓好三個載體
一是產業集聚區建設。產業集聚區是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節約集約發展的基礎工程,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工作重點是以產業發展為引領,集聚資金、技術和人才,通過加強道路、供氣、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從而達到“一區一城一帶”的產城融合發展模式:發展一個產業集聚區就是一個衛星城,發展一個衛星城就可以帶動發展第三產業。
二是重點項目建設。要按照市里已經確定的重點項目安排,加快推進教育、科技、農業、商務等各條戰線的重點項目建設,各部門都要“交賬”,市發改委要及時做好重點項目建設的督促協調等工作。
三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切入點。現階段,重點是依據農民自愿的原則,在城市周邊,主要是把城鄉結合部、產業集聚區內的村莊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安東新城、安湯新城今年至少各啟動一個3—5萬人的大型社區。
(三)注重“三個結合”
一是注重把新型城鎮化與開放招商相結合。要進一步擴大服務業、農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等領域對外開放,推動開放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延伸,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特別要針對我市的實際情況,把高成長性產業、城鄉建設等領域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強力推進。
二是注重把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做好“通天接地”工作相結合。“通天接地”是我們上下銜接、爭取支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各項工作的具體措施?!巴ㄌ臁本褪且^續加大“跑部進京、跑省進廳”力度,爭取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接地”就是要制定我市具體落實方案,為加快運作創造條件,否則,我們就會錯失良機、陷于被動。
三是注重把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改善民生工作相結合。推進城鎮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核心在于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為民,在城鎮化推進中,一定要尊重群眾意愿,緊緊依靠群眾,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真正使群眾成為城鎮化的擁護者、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
三、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加壓奮進,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今年是我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指導意見》、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一年。從歷史使命、現實基礎和發展前景來說,我們都應該牢牢把握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加快建設。在工作中,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即“四個三”:
(一)堅持“三個原則”
一是團結合作。市政府班子和各級干部都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工作中多通氣,思想上多交流,敞開心扉,坦誠相見。
二是履職盡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安排部署,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心無旁騖,真抓實干,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分內的職責盡到,確保我市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三是開拓創新。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開放和發展的程度。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用老辦法不行。我們推進的重點工作很多都是新領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必須創新思路和方法,善于創造性開展工作,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探索破解工作難題的新方法新途徑。
(二)強化“三個意識”
一是爭先創優意識。各部門都要圍繞這個目標去奮斗,要有“在爭第一,在全省全國爭名次”的志向,要在精、高上下功夫,要與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合拍。
二是求真務實意識。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假大空、力戒推諉扯皮、力戒敷衍塞責,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作風要堅決改變。
三是廉潔高效意識。不但自己要廉潔自律,而且要對所管系統和部門的廉政建設,切實負起責任,堅決同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腐敗現象和一切歪風邪氣作斗爭。
(三)提高“三個能力”
一是提高分析形勢的能力。要加強形勢分析,搞好經濟運行監測,審時度勢,及時應對。要善于順勢而為,找準國家政策與我市發展需要之間的結合點。近期,國家將會根據形勢變化出臺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各部門要加強和中央、省部門的溝通銜接,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努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
二是提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能力。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繼續做好信訪和社會穩定工作,及時發現和化解社會矛盾。做好食品安全、打擊非法集資等工作,力爭把各種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是提高狠抓落實的能力。要真正做到四個落實,即:思想落實,組織落實,措施落實,工作落實。第一,思想落實。就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等、靠、要”和封閉保守、滿足現狀的小農經濟意識,突出強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強化全社會的改革開放意識,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第二,組織落實。就是要切實加強領導,堅持經常到基層中去,到群眾中去,到生產第一線去,深入調查研究,傾聽群眾意見,分類指導,現場辦公,真心實意地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第三,措施落實,就是要采取一切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見到實效。緊密結合自己的實際,采取有力措施,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第四,工作落實。就是要突出辦實事,求實效。一方面,態度要堅決,認準了的事情,必須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敢于排除各種阻力和干擾;另一方面,力量要集中,決定要干的事,就要心往一處想,勁住一處使,做到樁樁件件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
(四)達到“三個滿意”。就是要市委、市政府滿意、市直各單位滿意、人民群眾滿意。如果不能做到這“三個滿意”,就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好,沒做到位。要達到這“三個滿意”,就必須以更高的工作標準,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