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教育辦學水平提高半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區委、區政府提出“實施秀美*”三年行動計劃的突破之年、關鍵之年。教育局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遵循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建設“實力*、秀美*、和諧*”的戰略目標,圍繞“優質、均衡、人文、科學”的品質教育目標,努力推進優質教育的擴張,促進各項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加強各級干部隊伍建設。
1、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發揮黨員先鋒作用。
教育局黨委把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先后多次召開系統學習會,校長書記會,提出“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工作成效向一流提升”的目標,要求全系統要明晰思路,激情創業,發展內涵,提升品質。在黨建工作中,不但注重發揮學校黨組織的作用,還找準工作需求,發揮學生家長中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抓好黨風廉政教育,維護教育形象。
上半年教育局重點抓了全系統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結合當前*市某些教育系統干部在廉潔上出現的問題,采取多種教育形式找原因、敲警鐘,使每一位干部、黨員都從頭腦中牢固筑起反腐倡廉的堤壩。
為增強監督效果,教育局黨委還聘請了一批黨員形象糾察員,以制度監督黨員。5月9日局黨委還專門邀請了*市審計局的領導為全系統校級干部作了經濟內審專題講座,幫助廣大干部能從制度上、管理上杜絕可能引發經濟犯罪的漏洞。
二、強化師資人才培養力度。
1、加快教育高端人才培養步伐。充分發揮名師名校的輻射作用。上半年,繼續派4名骨干教師和校級領導到三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掛職學習。繼續承辦*市小學書記培訓提高班。5月份我區小學后備干部培訓班圓滿結業。今年,教育局開展了“*區第三批名師名校長”的認定工作,經過考評,共認定名校長6人、名教師22人。為使更多的學校成為名校,教育局出臺了“*區名校長學校發展共同體條例”,要求每位名校長確定1-2所共同體學校,在管理、科研、教師培訓、文化品牌建設等方面加以指導,被指示的學校兩年內要有明顯成效,并通過教育局認可。為使名師更好地承擔起培養青年教師的任務,教育局制定了“*區第三批名師與青年教師結對計劃”,每位名師要選定2-4名青年教師作為培養對象,通過落實培養方案和指導計劃,面對面地進行傳授、探討,使被培養的教師在兩年內在教學理念和實際操作能力上都有顯著提高。
2、重視對塔基教師的培養。為使各校普通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能力有進一步的實質性提高,教育局通過多種途徑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首先開展了對學校常態課的教學專題調研,提出了“決戰在課堂,打造優質常態教學課”的理念。其次,深入推進校本培訓和園本教研工作,制訂了《學校班主任崗位培訓實施辦法》和《學科教研組評價指標》,召開了工作現場會。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思品、音樂、美術、體育等各學科全方位地對全部教師展開培訓,先后組織了教師現場教學設計比賽、“有效教學”主題研究、教壇新秀教學觀摩暨優質課展評、綜合名師班教學研討會、美術網頁制作普及、信息學奧賽講座、“浙派名師”課堂觀摩、體育藝術“2+1”項目研討、農村幼兒園保教水平調研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務實工作,使全區各學科教師的業務水平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3、深化課改協作片工作,實現城鄉學校教師的共同提高。為了盡快提高農村學校教師和一般學校教師的業務水平,教育局專門就深入推進課改協作片的工作提出要求,以拱宸橋小學牽頭的教學協作片加強了對上塘片學校的指導,以賣魚橋小學牽頭的教學協作片加強了對康橋片學校的指導,以大關小學牽頭的教學協作片加強了對祥符片學校的指導,以德勝小學牽頭的教學協作片加強了中部地區學校的指導,各協作片通過資源共享、相互學習等形式,先后開展了50余次的活動,以達到提高教師素質的目的,增強了我區教育的整體實力。
4、做好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根據教育發展需要,上半年我局公開招聘教師4次,已招聘教師35人,第四次招聘已進入面試階段。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20人,由于嚴格把關、重視素質、使新錄用的教師整體上素質提高。
三、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教學質量有新的突破。
1、教育局獲*市“教育科學和諧發展業績考核優秀”單位。20*年初,*市對全市15個區、縣(市)教育局、社發局進教育科學和諧發展業績考核,我區名列第二,成為全市6個優秀單位之一。這次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教育和諧發展、強區強鎮建設、教師成長、教學質量、規范辦學、校園安全和新農村建設等多項指標。市教育局認為:*教育目標明確、抓手有力、工作扎實、成績顯著,在*教育大格局中具有優勢地位,這是對我局工作的充分肯定。教育局將抓住契機,使各類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2、公辦初中質量再名列前茅。5月上旬,*市對全市公辦初中后三分之一學業水平質量進行再次抽測,我區又取得了語文全市第一,總分和數學全市第二的好成績,尤其是地處城郊的我區康橋中學和北苑實驗中學成績抽測總分名列全市26所參與考核的第七和第十,受到了市局領導的高度評價,確立了我區公辦初中在全市初中的優勢地位。
3、初中學科競賽成績再次領先。文瀾中學獲第十二屆浙江省初中科學競賽團體二等獎(全省共10所學校獲獎),文瀾中學、大關中學、育才中學獲第十八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市團體優勝學校,并有7人獲全國一等獎,14人獲全國二等獎,12人獲全國三等獎,獲獎比例在*市名列前茅。
根據*市數學會20*年第106號獲獎公告,我區初中數學獲*市一等獎人數、一二等獎合計數位列13縣(市)區第一名,比20*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受到了兄弟縣(區)的刮目相看。
4、中考成績再創新高。(1)高分段優勢明顯。全區7所公辦初中、3所民辦初中,畢業生共計2863人,占全市畢業生人數的14.16%,而在全市500分以上的826名學生中,我區就有245名,占29.66%。(2)一級、三級重高上線比例又有提高。全區上省一級重高(468分以上)的上線率達37.55%,上省三級重高(433分以上)的上線率達56.72%,上普高(360分以上)的上線率達73.38%,與去年相比分別高出5.22、2.11和3.72個百分點。(3)公辦初中中考成績整體水平又有提升。上省一級重高達23.59%、省三級重高達44.27%,與去年相比分別高出3.69、1.3個百分點。其中大關中學已連續八年中考上線率居我區公辦學校第一,省一級重高上線率達35.1%,與去年相比又提高了9.22個百分點,成功突破教學質量增長瓶頸,省三級重高上線率達59.2%,比去年提高了4.68個百分點,跨入全市公辦初中名校行列??禈蛑袑W中考成績也有很大進步,作為基礎較為薄弱的農村中學,今年其一級重高上線率為19.01%,三級重高上線率為41.32%,一躍進入市區中等行列。(4)民辦初中中考成績繼續高位運行,各批次上線率仍居全市之首。錦繡中學三年磨一劍,初戰告捷。省一級、三級重高上線率雙第一,分別為72.39%和96.27%,總分平均分位居全市第一。文瀾中學上一級重高的比例為71.92%,上三級重高的比例為86.82%,比去年分別提高了10.6%和6.26%。該校徐軼文同學以536分最高分成為*市中考狀元,馬靈格同學以533分并列*市第二名。育才中學穩定中又有提高,上省一級重高達69.44%,比去年提高6.53,上省三級重高達82.78%。
5、積極爭創*市學前教育強區。20*年在區政府的領導下,教育局努力做好爭創*市學前教育強區的工作。1月份,召開分析會,提出創建思路,鼓勵鎮、村自建幼兒園,對自建6班以上的新幼兒園,予以每所50萬元的建設獎勵;4月份,召開了區學前教育工作會議,區委、區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制訂了《構建城鄉統籌,多元發展的強勢學前教育體系――*區教育20*-2010年工作規劃》和《學前教育專項經費使用和管理辦法》;5月中旬,接受了*市對我區創建“學前教育強區”的預查,通過自查匯報和實地調研,市預查組充分肯定了我區發展學前教育的思路和措施,認為我區學前教育強區的創建“政府重視,目標明確,政策到位,抓手有力”。
6、社區教育更上臺階。上半年社區教育抓住教育基地建設和拓展各類培訓的主線,初步制定了《街道、鎮、社區學校工作考核驗收和等級評定辦法》和“全年培訓計劃”,先后推出了“生活品質市民大課堂”課程菜單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方案和社區教育干部培訓班,開通了網上社區學院數字化互動平臺,創建了對外來務工人員普通話培訓新模式,使市民終身教育與廣大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提高了社區教育的影響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質社區教育。
7、教育科研成效明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教師能在研究態下進行工作,教育局繼續抓好科研課題的立項和管理工作,上半年又有省規劃立項課題8個,市規劃立項課題和課改立項課題13個,立項數居*各城區前列,同時對省市獲獎的課題積極組織成果推廣活動,使研究成果惠及面更廣,上半年我區省、市優秀成果獎,大關苑實驗幼兒園和蓓蕾幼兒園的兩項成果推廣活動均有數百名教師參與,反響強烈,得到省市專家的較高評價。
四、強力打造優質品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組建新教育集團,創新集團組成模式。
名校集團化是推進優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今年2月,我區舉辦了推進名校集團化戰略研討會;3月份召開了“*區第二批教育集團成立大會”,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名校集團化戰略的實施意見》,繼2005年成立了*區第一批四大教育集團后,這次又成立的四個教育集團是:大關中學教育集團、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賈家弄學前教育集團以及和睦學前教育集團,其中大關中學教育集團和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在集團組成的模式上又有創新,這是根據我區教育發展的現狀和特點而獨創的,經過幾個月的運作,已經萌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2、多種途徑擴張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局為使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一方面對橋西新交付的新學校,通過“名校+新?!钡哪J竭M行擴張,成立了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文瀾街校區和紅纓學前教育集團橋西園區,使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名校名園就在身邊。一方面對一些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受到條件制約的老學校通過翻牌的形式使之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如依托上海靜安區教育學院、省教科院、*師范大學的實力與師資,將大關苑第二小學更名為“*市外語實驗小學”。另外正在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商議讓和睦小學成為華師大的*小學;與北京教育學院商談在半山成立一所北京教育學院附小等,使更多的學校以不同的特色成為優質教育資源。
3、培育學校文化品牌,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繼去年教育局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的規劃立項課題《一校一品:推進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實踐研究》開題實施以來,圍繞學校文化品牌的打造、培育,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四次舉辦學校文化品牌系列大型論壇活動,從不同角度來研討如何培育學校文化品牌。1月份的系列論壇之一“學校文化品牌建設與校長領導力”論壇主要從理念和實踐層面上嘗試剖析和反思了學校文化品牌建設與校長領導力的關系,探討了學校文化品牌的內涵和實質。2月份舉辦的系列論壇之二“學校文化品牌建設與名校集團化推進”的論壇,主要從學校文化品牌與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關系上分析探討了學校文化品牌的形式培育機制,提出了集團化辦學對盡快形成良好的學校文化品牌的促進作用。5月份舉辦了系列論壇之三“學校文化品牌建設與課程建設”的論壇,主要研討不同的課程設置教學對學校文化品牌形成不同影響。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專家對這三次論壇都給予了很高評價。7月6日,又舉辦了系列論壇之四“目標·課程·教學”,著重研討學校文化品牌建設與學校發展策劃等問題。
4、學校建設和改造力度不斷加大。
△學校改(擴)建工程項目進展順利。香積寺巷小學一期工程5847平方米已與5月30日竣工驗收;楊家門小學翻擴建教學用房5494平方米已進入裝修階段;大關中學改造二期工程也已進入裝修階段;北苑實驗中學改造工程一期3572平方米已于去年暑期交付,二期4274平方米目前正在進行內外裝修,8月份可交付使用;半山實驗小學擴建工程4330平方米預計暑期開工;大關苑二小擴建工程4930平方米已進入施工圖審批程序;文瀾中學運動場改建工程2733平方米,計劃投資1100萬元,已進入消防、環保審批等前期階段。
△小區公建配套項目進展良好。都市水鄉由*市居住區發展中心實施的24班配套小學和9班配套幼兒園預計年內能完成。橋西地塊由拱指負責實施的72班配套學校44943平方米小學部將于暑期開始招生,風雨活動室(含食堂)工程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田園地塊由*田園地塊開發建設指揮部負責實施的兩所36班配套小學和三所配套幼兒園,一所小學在打樁,一所幼兒園主體結構完工,其余在做前期。
5、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籌建順利。
為給廣大青少年提供高質量的科技活動場所,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精神,教育局在團省委的支持下,在橋西72班校園內通過資源調整,正在籌建一所高檔次、設施完善的、科技含量高的青少年科技館,目前已通過設計、招標,已于7月初動工,10月份對所有的青少年兒童免費開放,屆時這所科技館將成為*市唯一的高水平的,以學生動手為主的青少年科技樂園。我區青少年宮也將接受浙江省一級宮的驗收考評。
6、學校德育工作扎實開展。
3月份,教育局根據“*市青少年學生第二課堂行動計劃”,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出發,使課程與活動形成互動,制定了我區的實施方案,全區各中小學共發放活動券9.67萬張,通過凸顯特色和亮點的活動,促進了各學校文化品牌的建設。為提高學校生活品質,“潔美校園”工作已初步使師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對四川大地震,全系統師生共捐款達200余萬元。
7、其他各項目標進一步落實。
(1)進一步加強了財務管理,規范支出,強化監督,使教育經費的使用更加合理;(2)成功舉辦第九屆“運河之星”學生藝術節,先后有96所中學次、226所小學次、41所幼兒園次組隊參加了十三個大項目、二十個小項目的各類比賽,參與面達95%以上;(3)全面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工程,開展了“千校萬班”學生籃球賽,推進了中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4)開展了對學校工作目標的督導工作。促使學校一步一個臺階地提高;(5)加強了對各學校安全目標責任書的落實,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排查,對校園設施等方面開展了三次系統大檢查,保證了校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