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加強財政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本屆政府主要成績和基本經驗
*年以來,本屆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黨的*大和*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四個第一”發展理念和“五個堅定不移”發展戰略,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全面發展,全面完成“十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規劃良好開局。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41.6億元,比*年增長43.6%,3年平均增長12.8%;今年1-9月實現生產總值35.6億元,同比增長14.7%,為*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三次產業比重由*年的3∶37∶60調整為*年的1.7∶35.5∶6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年全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6億元,年均增長11.5%;今年1-9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8億元,同比增長35.1%。
財稅收入高質量快速增長。*年全區財政總收入3.5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1億元,比上年增長23%,增幅創近年新高,比GDP增幅高9.5個百分點,比*年增長60%,年均遞增17%;今年1-9月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25.1%,稅收收入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多年來,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比例在全市8個縣(市)區中始終名列前茅。*年全區納稅額超千萬元企業有5家,納稅額100萬元以上企業40家。
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42.71億元,比*年增長52.1%,年均遞增15%。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03億元,比*年增長40.5%,年均遞增12%;規模工業銷售收入40.9億元,比*增長38.6%,年均遞增11.5%。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比*年提高2個百分點。今年1-9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40.5億元,同比增長35.5%;規模工業增加值9.4億元,同比增長35.2%,規模工業銷售收入39.7億元,同比增長19.6%。創建自主品牌工作取得新成效,“昆慶牌化纖毛毯”等3個品牌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
城市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房地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年全區房地產投資7.58億元,商品房銷售額達8.25億元,房地產實現稅利1.31億元,比*年分別增長76.7%、83%和52.2%,分別年均遞增20.9%、22.3%和13%;今年1-9月房地產投資總額6.26億元,商品房銷售額5.4億元,上繳稅收1.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62.7%和70.08%。社會消費日趨興旺。*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7億元,商貿餐飲服務業上繳稅收1.22億元,分別比*年增長45%、25.3%,年均遞增13.2%、7.8%。今年前三季度,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億元,同比增長16.6%;商貿餐飲服務業上繳稅收1.05億元,同比增長15.5%。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3年多來,全區新開工建設項目167個,建成投產或交付使用項目144個;引進注冊資金超千萬元外商投資大項目37個,超500萬元項目40個。*-*年累計合同投資總額4.42億美元,注冊資本2.69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1.61億美元。今年1-9月新批合同注冊外資1.63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418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2.6%、38.4%。對外貿易再創佳績。*年外貿出口總額3.01億美元,比*年增長40.7%,年均增長12.1%;今年1-9月外貿出口總額2.58億美元,同比增長21.8%。
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年民營經濟上繳稅收2.2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占全區稅收總收入近一半。今年1-9月民營經濟上繳稅收2.06億元,同比增長24.8%。民營經濟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已超過50%,支撐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至*年底,全區累計個體私營企業15377戶,比*年增加3043戶,年均增長12%;到今年9月底止,民營企業注冊資金3.46億元,吸納從業人員37129人。全區具備自營進出口權的民營企業達35家。
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55.1億元,比*年增長61%,年均增長17.2%。農村兩級集體經濟純收入1.52億元,比*年增長10.9%,年均增長3.5%。成功舉辦第一屆農村招商會。加快發展農村集體物業建設,3年新增農村集體物業18萬平方米。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年全區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4470元,比*年增長31.8%,年均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9元,比*年增長37.5%,年均增長11.2%,今年前9個月同比增長13.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421.4元,比*年增長12%,年均增長3.8%,今年1-9月同比增長6%。
經濟改革不斷深化。全力推進公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年有48家公有企業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至*年底止,全區151家公有企業全部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改革面達100%,與12505名職工(含退休人員4499名)解除了原有勞動關系,發放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1.83億元,累計盤活回收資金3億多元,化解企業歷史債務6億多元。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股權固化工作。扎實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區新華書店轉制進展順利。深化財政支出改革,完善部門預算管理制度,政府統一采購和政府投資審核工作得到加強。
二、和諧*建設扎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民心工程取得突出成效。積極推進安居工程建設。3年多來共投入2660多萬元建成280套解困房、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積極為困難群眾解決了住房難問題。切實做好農民減負增收和改善農村生活設施工作。籌資65萬元,對兩鎮農村27戶貧困戶危房進行改造;*年起免征農業稅,實現農民稅費零負擔。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去年底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99.4%,進一步提高了農民住院報銷比例。3年多來先后投入1200萬元實施城鄉防災減災工程;投入219萬元,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就業工作成效突出。3年多來全區新增就業崗位4萬多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今年6月,區政府安排資金1617萬元,為4576名企業退休人員增加了養老金。抓好教育扶貧工程。*-*年共減免困難家庭3866名學生學雜費、書雜費183.8萬元。進一步健全城鄉低保制度。從*年到*年共發放低保金641.5萬元,實現應保盡保,*年又適當提高了城鄉低保標準。今年我區多渠道籌資1億元,為群眾辦十件實事,著力解決廣大群眾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重視解決城區學位緊缺問題,于今年4月啟動了“心系教育,愛滿校園”大型募捐活動,當月籌得善款1883萬元,并籌劃建設“頌德學校”。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卓有成效。大部分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面積達到上級要求的80平方米以上;投入近200萬元,完成26項道路硬底化整治工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區累計投入資金*多萬元,建成生態文明村93條,省衛生村4條。投入資金125萬多元,在公共場所設置體育健身器材,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開展“平價門診”、“平價病房”便民服務和醫師掛村活動,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多方籌集130萬多元組織好強熱帶風暴災后復產和重建家園工作,12戶全倒戶在國慶節前喜遷新居。此外,安居工程、社會福利院綜合樓、區殘疾人服務中心、市第二技工學校實訓大樓工程順利推進。
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近年來各項指標均保持省一類地區水平,*-*年均獲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稱號。大力宣傳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年以來,全區新增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增省民營科技企業4家,20項科技成果獲市以上科技進步獎。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建成區門戶網和全省第一個示范項目中小企業信息化創新服務中心。教育事業發展加快,教育質量不斷提高。3年多來,全區投入7950萬元加強學校建設和改善辦學設施,新增學位11000多個。普通高考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市第二技工學校升格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文化事業取得新成果。中國端硯展覽館等一批重點文化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舉辦“**·中國端硯文化節”等大型文化活動。競技體育和群眾性體育取得重大突破。*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體育先進區”;睦崗鎮被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扎實推進,圓滿完成歷年征兵任務,征兵工作連續26年保持全優;投資1650萬元的區武裝部新營院已落成投入使用;*年區人武部被省軍區評為“正規化管理先進單位”。投資*萬元的區糧食儲備中心建成啟用。社區居委會按“六有”標準全面完成建檔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層級責任制,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此外,婦女兒童、糧食儲備、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法援、保密、史志、物價、森林防火、綠化、機關事務、關工、老齡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三、民主法制建設繼續加強,精神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大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密切聯系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加強基層民主建設,順利完成農村村組兩級和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民主進程加快。3年多來共辦理人大建議130件、政協委員提案179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深入實施《行政許可法》,進一步強化行政復議和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受理行政復議辦結率為100%。建立健全《*區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等各項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工作,獲全國“四五”普法先進區和省“四五”普法先進集體稱號。黃崗鎮河旁村被列為“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示范單位”;睦崗鎮出頭村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加強政府部門效能監察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推動政府機關廉政建設。推進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強化了部門職能。深入開展“行風評議”和“行風熱線”活動,扎實推進政府機關作風建設,政務公開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新提高。高度重視維穩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專項斗爭,切實保障社會安定。區公安分局榮獲“全省優秀公安局”等稱號。切實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認真調處群眾來信來訪,*年我區獲“廣東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扎實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開展“美德社區”、“平安和諧社區”、“學習型社區”等特色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現代公民教育活動,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文明創建成效突出。黃崗鎮、睦崗鎮先后獲“廣東省文明鎮”稱號;城北康樂北社區獲“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社區”稱號;城東街道辦事處獲廣東省“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各位代表,本屆政府3年多來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離不開全區人民的目標同向、心齊實干和奮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給予區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駐區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派、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建設發展的*同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本屆政府3年多來的工作,我們的主要體會是“五個必須”:一是必須牢固確立率先意識、機遇意識、拼搏意識和責任意識,搶抓新機遇,推動新發展,與時俱進不斷跨越,揚長避短努力突破;二是必須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努力創造條件,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克服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困難,確保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必須不斷創新,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科技和管理創新,用創新的辦法促進發展,保持經濟社會既快又好發展;四是必須統攬全局抓落實,對事關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重大工作,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扎實推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注重實效;五是必須堅持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推動三個文明全面協調發展,把發展經濟與為人民謀福祉統一起來,讓人民群眾共享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在肯定本屆政府任期內所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主要是:經濟總量小,可支配財力不足;企業自主開發和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較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農民增收緩慢等。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