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局項目建設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總體決策和部署,以創建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為契機,立足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高速度推進,城鄉規劃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城鄉水務等重點項目建設有序加快,建設行政效能與行業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推進了城鄉建設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20*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規劃體系得到健全,規劃調控作用發揮明顯。1、縣城規劃層面:組織編制完成縣域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報告,委托省規劃院開展總規修編調研,進一步完善城市總體規劃。突出“城回大海、日月同歌”的設計理念,開展濱海新城控規編制及城市設計工作,努力把濱海新城建設成為集商務活動、休閑旅游、文化體驗、生態居住于一體的*新的城市核心區。注重城市建設與三產業態布局的研究,撰寫完成關于開發區老區功能轉型與提升的調研材料,委托省規劃院進行相應課題研究。編制形成城市雕塑總體規劃初稿,改善城市風貌。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年以實施層面的落實為重點,組織編制了*、*等村的改造規劃,探索自下而上、撤村建居的改造模式。2、村鎮規劃層面:積極參與“兩分兩換”工作,按照“新市鎮”理念和城鄉一體化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小城鎮建設。20*年編制完成了*、*鎮、*鎮的總體規劃,于城鎮鎮西組團控規、澉浦鎮六里集鎮控規、澉浦鎮臨港產業區控規、*工業功能區控規等。全縣各鎮村莊規劃全部完成編制和報批,積極探索村莊規劃實施的新思路和新機制,進一步研究實施過程中的配套問題。3、規劃實施方面:所有建設項目的選址、規劃設計條件、建筑方案均按議事規程進行報批。繼續加強“陽光規劃”效能監察力度,今年以來,已有21項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批前公示。同時針對今年項目推進中出現的與規劃間的矛盾,及時向政府提出建議,經批準后,已促使了23個項目的實施(其中縣城4個項目)。
(二)重點工程全面推進,承載功能日益提升。1、住房保障工程進展順利。新開工建設“欣居花苑”二期項目,住宅478套,計劃年底竣工,2009年6月交付使用。計劃啟動“欣居花苑”三期項目,12月先開工建設廉租房與民工公寓。完成了廉租住房擴面保障73戶,整治老住宅樓18幢,受益家庭469戶;開展樓道亮化工程,受益居民5340戶。住房公積金受益面、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公積金歸集同比增長10.32%;擴覆工作圓滿完成市縣下達的任務。農村困難群眾住房補助加大,本年度資金落實70戶。
2、水務工程有序推進。實施陽光工程,加快城鄉供水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三地水廠主體工程量的70%、水廠至大橋新區19.3公里的管線鋪設,完成投資1.38億。啟動千畝蕩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完善供水城網工程建設,加強集中供水安全管理,制定城西、富亭區域地面水切換方案。負重加壓、搶抓進度,南片污水處理工程用七個月時間完成了兩年的工程建設量,實現鎮(區)一級污水管網建設全覆蓋,全面完成了省、市、縣下達的關于環太湖流域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同時牽頭做好水務體制調整,水務集團即將掛牌成立。
3、人居環境有效改善。今年以來,通過道路、沿河、片林、節點等30項綠化建設(改造)工程,共建成城市各類綠地面積14.74萬m2,在建2.09萬m2,改造綠地2.46萬m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環境質量,提升了園林綠化各項指標。創新綠化設施形式,安裝風能路燈,制作“豐收”、“花球”、“田園”等多個鮮花上街景點,美化縣城。并以情景雕塑、建筑小品、文化景墻等元素,積極探索綠化與文化的結合,將古代制鹽、蠶桑養植等*地域文化進行了一定的展示,完成了審計局南側等5個節點建設。配合綺園文化區建設,啟動兒童樂園新建工程,開工建設一期工程(約80畝)。(20*年有5家園林企業三級資質就位)。根據年度市政基礎設施養護維修計劃和省級衛生縣城復檢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老城區道路框架,加快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改造,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完成市政投資768萬元。優化新建道路雨水管網結構,縣城道路積水問題將得到根本好轉。編制城市道路積水處置工作預案,提交調研材料及具體處理方案供縣領導決策。新建、改建、整理停車場地5000m2,開展三浜整治,對縣城11個生活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繼續做好亮化設施維護、河道運行管理,做好縣城橋梁安全評測與整治,分三年對養護橋梁進行全面評估,目前已評估20座。
(三)行業行為不斷規范,服務環境著力調優。一是建筑市場管理進一步強化。20*年,我縣建筑業發展勢頭迅猛、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筑企業綜合實力逐步提高,全縣建筑業總產值計達28億元,同比增長63%。20*年,通過企業的自身努力和市局的積極指導,目前1家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企業(元通)完成一級資質申報(報建設部待批),有4家企業已取得二級資質(其中市政企業1家),另有1家三級企業完成二級資質申報工作。除施工總承包企業外,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資質的申請和升級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涵蓋了水電安裝、房屋拆除等專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提高我縣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拓展市場占有率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行業管理上,我局年初與各建筑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實行文明標化工地全覆蓋,施工現場實行差異化管理、對重點監控項目進行公示,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年、安全生產月及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以民工學校為平臺大力開展安全培訓活動,增強民工自我保護意識、施工單位事故防范能力。但20*年我縣建筑行業發生兩起安全生產事故,導致兩人死亡。加強工程招投標監管,主動幫助經濟薄弱村項目搞好協調、做好銜接。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實施建筑節能50%標準,積極推進建筑節能65%標準試點工作,落實創建節能住宅示范面積10萬m2。做好工程款拖欠清理,完善預防拖欠工程款的長效機制,積極構建建筑市場信用體系。
二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顯現。推行商品房預銷售網上即時備案制,出臺商品房預銷售申報計劃制度,實施一次性預售面積以1.5萬m2以上可售住宅房源為單位進行申報。今年*縣商品住房供應量不斷加大,縣城可建商品住房樓盤7個,可建商品住房62萬m2,20*年計劃建設30萬m2,房地產市場商品住房供求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20*年住房市場特點:新建項目工程全面啟動,商品房投資增幅明顯;新建商品住房規模擴大,施工、新開工面積增幅較大;消費觀望氣氛依舊濃厚,成交量、銷售額大幅下降,但住房價格依然保持。(0*年有2家房地產企業分別定為三級、四級資質)
三是公用事業效能逐步提升。年初與各市政、燃氣、供水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共組織6次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重點做好奧運安保工作,加強重要崗位、重點環節的技術安保措施,對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督促整改。積極開展“十小行業”整治,開展瓶裝燃氣經營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在試點鎮(澉浦鎮)培育一家經營門店,與縣安監局、技監局、澉浦鎮、城建監察大隊等進行聯合執法行動,收繳鋼瓶28只,起到了較好的震懾作用。11月末,全縣市政企業完成施工產值35650萬元(含縣外產值19400萬元)。《燃氣專項規劃修編》已于12月通過方案評審。,
四是系統依法行政全面深化。積極開展項目推進“百日攻艱”活動,出臺多項服務新舉措和優惠政策,并向社會公開承諾,提升建設系統經濟服務能力,建設事業發展環境進一步調優。啟動試運行*縣建設網站,充分運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規劃展示廳、宣傳櫥窗等載體,大力實行政務公開,推行陽光行政。積極開展普法教育,開展節水宣傳周、安全生產月、建設法規上街咨詢等宣傳活動。在系統內大力開展行風建設與效能建設,設立行風監督投訴電話,制作“四條禁令”宣傳牌,出臺《規范公務車輛使用規定》、《公務招待管理辦法》《效能建設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成效明顯。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出臺《行政處罰案件辦理程序》、《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明確臨時建設行政執法各級職權,落實依法行政責任,累計審批行政許可事項1416余件、非行政許可事項21884件,妥善處理了85件行政處罰案件,為建設事業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同時,按照“三級負責、三次見面、三個百分百率”的要求,高速、高效完成7件人大建議、29件政協提案的辦理,處理群眾來信47件和來訪10件、12345縣長電話457件,辦結滿意率100%。
二、未來三年城市開發建設總體設想
當前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正在進行調整,圍墾工程已有成果,城市開發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城市建設條件十分有利。同時結合《浙江省城鎮體系規劃》提出的“提升發展滬杭甬城鎮連綿帶,推進杭嘉湖紹一體化建設,打造環*灣國際產業集群地”的戰略要求,和*等26個縣(市)將發展為20-50萬人口中等城市的規劃設想,我局對未來*的城市開發建設提出了三年設想,即拉框架、健功能、塑特色。(一)拉框架。主要是加強路網的規劃與建設,近期主要考慮中興路、濱海大道、鹽嘉公路延伸段、棗園東路的規劃與建設,要形成以東西大道為主軸線,對城市內現有道路進行升級改造、對城市外連道路加快建設,積極推進并形成內外通暢、便捷的城市道路網絡。(二)健功能。即加強城市的產業集聚功能和完善城市的承載功能。產業功能方面,要圍繞堅固件打造市場區、圍繞科創園打造高科技產業區、對武原鎮工業園區提升檔次,形成以東西大道為軸線的產業集中區,要對東西大道按城市道路改造并盡早啟動,對兩側用地進行統籌安排。承載功能方面,要加強城中村改造步伐,做好“二路三點”改造(新橋路和棗園路,人民醫院周邊節點、*路西面與百尺路節水區域地塊、北側緊固件城周邊地塊),突破城市建設瓶頸。同時,要做好市政設施的改造更新、水務工程的城鄉覆蓋和橋梁的監測加固等工作,進一步健全城市承載功能。(三)塑特色。要緊緊抓住濱海一號地塊和綺園地塊的改造建設,加快*劇院、體育中心和綺園文化中心建設步伐,充分體現*的濱海城市特色與江南水鄉氣息,體現綺園人文特色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總體而言,設想經過三年努力,形成縣城東南片區域以住宅為主,市中心區域以辦公、商業為主,西北片區域以產業為主的城市化格局,使城市脈落更加分明、格局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