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青年創業行動規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擴大就業作為工作重點,切實加強對就業的服務和管理,最大限度的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動適應形勢發展和青年需求的變化,加快推進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深入開展*青年創業行動,特制定《*—*年*青年創業行動規劃》,請各地認真落實,根據《規劃》做好各項工作。
一、總體要求和基本目標
1、*—*年全市青年創業行動的總體要求: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下崗失業青年和城鎮新增青年勞動力、農村富余青年勞動力和大中專畢業生為主要對象,以青年就業服務中心等各種陣地網絡為依托,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中介服務、扶持青年創業、進行觀念引導、開展就業援助等為主要內容,努力構建與政府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相銜接、具有共青團特點、符合青年需求的*市青年創業工作體系,為推動我市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2、*—*年全市青年創業行動的基本目標:
——建設青年就業服務機構。全市各縣(市、區)都要建立青年就業服務中心,鄉鎮建立青年就業服務站,中心村要有青年勞務輸出帶頭人,并與市青年就業服務中心上下銜接,形成一個城鄉互通、資源共享、統一規范、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的青年就業服務體系,三年內,全市共建立各種青年就業服務中心、青年就業服務站200家,青年勞務輸出帶頭人200名(附1);
——服務青年就業。全市每年在本地或異地挖掘、提供崗位10000個,實現5000名城鎮新增青年勞動力、農村富余青年勞動力和大中專學校畢業生上崗就業。通過三年努力,為全市15000名青年實現就業(附2);
——扶持青年創業。積極培育各種創業基地,幫助引導事業基礎較好、掌握一定技術和資金的外出青年回鄉創業、先富青年二次創業,積極扶持各類年輕“小老板”成功創業,全市每年扶持100人,三年共扶持300名年輕“小老板”成功創業。同時,利用三年時間,全市共培養全國級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10名,省級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30名,市級以上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300名,縣級以上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1000名(附3);要繼續深入開展信貸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工作,利用三年時間,爭取金融機構為全市農村青年提供信貸資金800萬元,青年創業項目300個,建立100個有一定規模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附4);
——做好農村青年培訓工程。全市每年培訓各類農村青年10000名、三年培訓農村青年30000名,力爭使80%有外出愿望的農村青年掌握1—2門職業技能、勞動技能(附5);
二、實施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發展計劃,實現中介對接,建立合作共贏機制
3、探索創辦青年就業服務機構。全市各級團組織可采取單獨創辦、合作創辦、扶持創辦等各種形式,建立健全各類青年就業服務機構。*年6月底前,全市各縣(市、區)至少建立一家青年就業服務機構,*年底前,中心鎮建立青年就業服務站;2005年底前,全市所有鄉鎮團組織建立青年就業服務站,并在各鄉鎮中心村建立青年勞務輸出帶頭人網絡。要加大對青年勞務輸出帶頭人的教育和培訓,大力支持幫助他們取得勞動力市場經紀資格和職業中介資質認定,興辦勞務中介機構,努力提高他們勞務輸出的水平和層次。三年內,全市建立各類青年就業服務中心、服務站200個,形成一個資源共享、統一規范、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的青年就業服務體系。
4、做好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的管理、服務工作。團市委將擬定下發《*市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建立并完善各種制度。每年開展一次“*市優秀青年就業服務機構”評選認定工作,并出臺《*市優秀青年就業服務機構評選認定辦法》。各級團組織要指導和依托各級青年就業服務機構開展青年創業行動工作,要完成團市委分解的各項任務指標。對完成各項任務并作出突出貢獻的,由團市委予以嘉獎,并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三、實施青年創業行動信息匹配計劃,實現信息有效對接,建立資源共享機制
5、開發青年就業網。市本級著力開發完善“青年就業網”的各種功能,開發各縣(市、區)、鄉鎮團委以及各級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的網絡使用權限,與其實現有效對接,可通過青年就業網上傳和各類中介信息,通過網站進行信息、用工預測、網上招聘等,實現信息匹配。各縣(市、區)要充分發揮團組織網絡健全、廣泛聯系的優勢,把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用工企業、勞務培訓機構、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發展成為青年就業網的會員單位。要擴大《青年就業網》在廣大青年和社會上的知名度,把《青年就業網》打造成一流的人才網站。
6、開發青年就業信息管理平臺。要開發一套市、縣、鄉以及集各級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為一體的資源共享又分級管理的青年就業管理平臺,在資源、信息、報表等方面實現網上管理。
7、舉辦青年就業洽談會。就業洽談會的成功舉辦,能在更大程度上擴大團組織開展青年創業行動的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各級團組織和青年就業服務機構一方面要結合人事勞動部門組織的就業洽談會,各級青年就業服務機構組織企業、青年參加招聘會,在洽談會上打響青年創業行動的品牌;另一方面要自行組織各類青年就業洽談會,使青年創業行動不斷深化。要完善洽談會的后續服務,對在就業洽談會上不能找到合適崗位和合適人才的青年和企業,在洽談會后,通過青年就業網信息等各種渠道,做好跟蹤服務。
四、實施農村青年培訓計劃,實現供需對接,建立技能培訓機制
8、積極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各級團組織要充分利用團省委開展欠發達地區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的有力時機,充分整合各級各類學校、培訓中心、社區服務站、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社區青年志愿者服務站、青少年宮、團校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幫助青年提高就業能力。要鼓勵青年就業服務機構與各類培訓機構聯合辦學,積極發展“訂單式”培訓,逐步形成“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的良性機制。
9、開展農村青年適用技術培訓。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全市農村青年進行農業適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村青年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就業技能,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10、多渠道籌集培訓經費。各地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多方籌集培訓資金,要用足、用好浙江省欠發達地區人才培訓專項資金,并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部門對青年農民培訓在政策、資金上的支持,通過多方努力,形成“省里撥一點、政府要一點、用工單位拿一點、培訓機構讓一點”的培訓經費籌集模式。
11、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各地要根據用工需求和勞動力市場變化趨勢,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和適用技術培訓。各縣(市、區)的培訓重點是農村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適用技術培訓。要積極爭取勞動人事部門的支持,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技術等級證書。同時,結合浙江省欠發達地區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對完成各類培訓的學員,在參加統一考試和考核后,對考試、考核合格的學員,由各團縣(市、區)委頒發團省委統一印制的“浙江省農村青年人才培訓證書”。
五、實施農村青年創業成才行動計劃,實現項目對接,建立信貸扶持機制
12、挖掘培養農村創業“小老板”。要通過多種渠道,發現和樹立一批重點扶持的農村創業青年人,要幫助他們獲得創業信息、掌握創業本領、創辦創業項目、爭取創業資金,要讓一批有志青年通過各級團組織的幫助和扶持逐漸成長起來,使之成為各級各類的農村創業“小老板”。
13、開展農村青年創業設計大賽,加強創業信息和項目的。通過開展農村青年創業設計大賽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創業信息的,同時,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農村宣傳陣地的作用,通過開辟專欄、開展大討論、巡回演講等形式,大力宣傳青年創業典型,幫助青年增強創業的自信心和自覺性,以極大的創業熱情走自主創業、自我發展之路。
14、建立創業導師團。要聯系經貿、財金、金融、工商、法律、科技等各方面專家和志愿者,組成創業導師團,通過創業導師團與各類青年創業者的結對幫扶,為創業者提供各方面的志愿服務,以幫助創業者解決各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實現成功創業。
15、深化信貸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行動。各地要繼續開展信貸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工作,要尋找好的創業基地,在信貸資金上給予扶持,要積極總結與農村信用社取得良好經驗的基礎上,再聯系1-2家金融機構,出臺扶持青年創業的優惠政策。條件成熟的地方要成立青年創業基金,為創業青年提供資金扶持。
六、狠抓落實,確保*青年創業行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16、切實加強領導。全市要充分認識青年創業行動在服務青年就業和創業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本著為大局服務、為中心服務、為青年服務的宗旨,高度重視,把青年創業行動擺上重要位置,作為今后一個時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作為全團的一件大事,集中力量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17、明確工作職責。各級團組織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書記要具體抓,各個部門要共同抓。要建立一級抓一級的工作責任制,細化目標任務,責任到人。團縣(市、區)委的主要職責是加強宣傳發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育各類帶頭人,發展青年服務中介機構,組織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引導外出青年回鄉創業;鄉鎮團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組織青年勞務輸出工作上,成立青年就業服務站,做好富余勞動力信息的收集和用工崗位信息的工作;村團支部書記是農村青年勞務輸出的組織員、宣傳員,要做好思想宣傳、組織發動、外出團員管理等各項工作。
18、維護青年權益。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各級團組織要密切配合有關部門,積極為外出就業的青年勞動力提供政策法規咨詢服務和法律援助,集中力量幫助解決拖欠和克扣工資、勞動條件惡劣、缺乏安全保障等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加大外出務工青年集聚地團建工作,切實加強對外出務工青年團員管理,充分發揮團員在外出務工青年中的帶頭作用。
19、加強目標考核。各地要加大工作檢查考核力度,大力表彰先進,嚴格督促后進,加強工作指導,推動各項任務的完成落實。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團縣(市、區)委,團市委將給予獎勵,對工作滯后,不能及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團組織要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