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委員會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6年,在中共市委的領導下,市教育局工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市九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的工作思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有力地推進了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經受住了抗擊非典和防汛防滑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黨建工作在新形勢下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以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重點,黨的思想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2006年是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局工委把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按照“圍繞主題,把握靈魂,狠抓落實”的要求,繼續把各級領導干部、廣大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的理論學習分別作為“重點工程”、“基礎工程”和“希望工程”來抓,利用直屬單位“一把手”會議、中心組會、全干會、黨員會,分層次、有側重地開展理論學習活動,尤其重視抓好領導干部的學習。局屬各事業單位黨委(總支、支部)均為黨員干部購買了《十六大報告專題讀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和《七一講話輔導材料》等理論學習書籍,配發了專用學習筆記本,做到了學習資料、學習時間、學習筆記、學習效果四個保證,提出了研讀原文,學懂吃透,突出重點,把握精髓的學習目標,各單位采取集體學習、聽輔導報告、看錄像、座談討論、寫體會文章、檢查學習筆記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活動。8月份,全市教育系統還統一舉辦了為期一周的暑假教師學習班,集中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2006年市直單位平均組織黨員教職工學習22次,舉辦各類輔導報告8場次,觀看電視片15部,領導干部平均記學習筆記2.5萬字,購買各種學習資料2006余本,購買學習光盤180張。對全系統的學習活動,局工委能夠認真部署,精心組織,加強檢查,狠抓落實,保證了學習效果,有力地促進了學習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在重點抓好領導干部學習的同時,還十分重視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體黨員,教育廣大干部師生。在學習中,注意緊密聯系教育系統黨員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實際,聯系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堅持把學習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結合起來;同學習教育方針政策、教育法規、教育科學知識結合起來;同學習郭秀明、鄭培民、趙文忠、趙寶元、白河“三苦”精神結合起來;同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先后開展了學習十六大知識競賽活動,黨委書記講黨課活動,舉行了全市教育系統慶“七一”表彰大會、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輔導報告會、體會交流會,組織縣級干部參加市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輪訓班,舉辦科級干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培訓班,組織觀看了《為民書記鄭培民》、《萬立春》、《扭曲的人生——李真案件剖析》、《慕綏新、馬向東案件透析》等正反兩面的電教片,開展了以培養愛學習、勤思考、善謀事、會總結、敢創新的學習型干部為目標的“建學習型機關,做學習型干部”活動以及向災區“獻愛心,送溫暖”募捐活動等等,一系列學習活動的開展,加強了廣大黨員干部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本職工作的自覺性,為教育事業的健康、穩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以轉變作風為核心,狠抓領導班子建設
一年來,局工委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和增強團結為重點,狠抓領導班子建設。
一是調整充實領導班子,以好的作風選人。嚴格按照《干部任用條例》規定和民主集中制原則,調整充實了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市五中、景豐中學等單位的領導班子,使得這些班子的配備在學歷層次、年齡結構等方面更加科學合理。選拔任用干部實行專人考察、集體決策、任前公示、談話制度,擴大了民主推薦、民主評議、民主測評的范圍,增強了黨員和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二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領導作風變化明顯。通過持續不斷地對領導干部進行“兩個務必”、“三個倍加”、群眾觀點、公道正派等內容的教育,教育系統領導干部作風發生了很大轉變,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已蔚成風氣。2006年初,黨建考核結束后,局工委副書記趙延慶親自到各個學校召開班子成員會議反饋考核結果,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對個別問題較為嚴重的班子和個人,進行談話幫助,促其改進和提高。10月下旬,他又深入各單位走訪黨員、群眾,調查了解情況,幫助教職工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了對市直單位中層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管理,落實建立了各校中層干部管理檔案,明確了中層干部的任用必須與局工委事前溝通,并進行備案,防止了干部任用的隨意性。組織17名領導干部參加國家、省、市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領導水平。按照市委統一要求,對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的考核實行量化賦分,增加了領導班子成員相互測評的內容,在原來基礎上,把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和履行職責情況同參加重大活動出勤情況、學習、年終考核、相互測評等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綜合評定領導干部的考核格次。2006年,直屬單位51名領導干部中有6人被評為優秀。各院校都能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強化了集體領導和“一把手”負總責的意識,重大問題通過會議集體研究決定,職責分明,激發了班子的內部活力,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各院校領導深入處室指導協調工作,下課堂聽課、評課、兼課,下教研組研究教材、教法、學法,下年級組抓學風、教風、校風,成為領導干部的自覺行動。全年有42名領導干部確定了調研專題,寫成了調研報告,有35名領導干部就今年所干的一件滿意的實事寫成了書面材料。領導干部謀事務實,克服困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市直單位的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三是認真開好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按照市委的安排,局工委于2006年8月19日召開了領導班子及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加強了交流,增進了團結,促進了工作。局工委民主生活會后,直屬各單位都在規定時間內召開了本單位民主生活會。
四是重視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局工委采取滾動管理,集中推薦與定向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向市委組織部推薦副縣級后備干部24人,確定科級單位副校級后備干部11人,并為這些后備干部建立健全了檔案,規范了管理程序,同時加強了對后備干部的教育培養力度,著重幫助他們加強黨性修養和實踐鍛煉,全面提高后備干部素質。2006年提拔任用后備干部6人,使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后備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以黨員教育管理為重點,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也要依靠基層黨組織,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
一是繼續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力度。政治學習、組織生活和黨費收繳三個方面仍然作為2006年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局屬各事業單位黨委(總支、支部)分別以不同的方式組織黨員學習理論,按時繳納黨費,參加組織生活,充分發揮“”的主渠道作用,加強了對黨員的黨性教育,全年各單位平均上黨課4次,看電教片6次,組織黨員參加各種活動8次,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先進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黨員教師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效果的檢查力度,各院校黨委(總支、支部)對黨員教師的備課、聽課、評課、批改作業、參加集體活動、寫學習體會等方面的要求均高于一般教師,通過檢查、評優、樹模調動了黨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黨在群眾中的威信,黨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主力軍地位和模范帶頭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在全年評出的各級各類先進人物中黨員占到60%以上。在抗擊非典、防汛防滑、“交友幫扶”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廣大黨員顧全大局,主動承擔任務,不計得失,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展示。“七一”前夕,局工委對表現突出的市五中、市三中兩個先進基層黨組織,34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進行了表彰獎勵。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得到有效落實,一年來,市直院校一線的300多名黨員與教職工談話人均10次以上,領導干部達到40人次以上。
三是大力培養積極分子,慎重發展新黨員。重視在教學一線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中培養積極分子,采取聽黨課、學習黨的知識,指定專人培養等形式進行教育培養,市一中、師范學校成立了業余黨校,堅持定期開展活動,吸引青年教師和學習參加。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格履行發展程序,嚴把積極分子“入口關”,發展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均實行了公示制,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全年共接收新黨員35人,轉正預備黨員14人。
四是搞好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局工委所屬的22個支部421名黨員中有414名黨員參加了民主評議黨員活動,有72人被授予優秀黨員稱號,沒有不合格黨員。
五是重視離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有7個單位建立了離退休黨支部、黨小組,市一中、市二中、師范學校為離退休黨員建立了活動室,訂閱了報刊雜志,購買了學習資料,落實了有關待遇,離退休黨員紛紛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有的還被返聘到教學崗位上,繼續為教育事業發揮余熱。
六是加強了對群團工作的領導。支持各單位工會開展了“交友幫扶”和“扶貧助困”捐款捐物活動,加強了學校團的力量,各單位婦委會定期組織女教工進行體檢,派工作得到重視,建立了黨外人士后備干部檔案,有2人被提拔為縣級領導。
四、以活動為載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1、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制定了市教師“十條忌語”、“八條規定”,舉行了全市教育系統“提升教育形象,創建文明行業”千名教師簽名誓師大會,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下發了《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通知》,利用暑假,對全市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了一次集中教育整頓,組織教師觀看了《師德啟思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師德演講或師德報告,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進一步增強,粳依法執教水平不斷提高。
2、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開展了大規模的課改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參加市級培訓的教師達3400余人次,邀請北師大等專家28人來銅講學,開展了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培訓教師290人、校長58人,選派18名教師參加了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完成了第六批特級教師的評定推薦工作,有4人被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這些活動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也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3、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主線,以塑造教育良好形象為目標,深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召開了全市教育系統公民道德建設“三學三爭”總結表彰大會,全面總結了兩年來教育系統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三學三爭”活動情況,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以非典防治和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為契機,切實加強干部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培育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深化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美化校園環境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為重點,進一步加大了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力度,全市已累計建成省級文明校園9個,市級文明校園52個,市級文明校園標兵21個。
五、以廉潔從政為根本,進一步加大了黨風廉政建設力度
一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了《市教育局200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目標管理責任制一覽表》,層層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工作內容,落實了責任,保證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健全完善了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包括《市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定》、《市教育局關于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實施方案》、《領導干部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以及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學生用書、補課、團體保險辦理等制度近20項,不斷用制度規范和約束黨員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
二是加大了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力度。組織領導干部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及“實施辦法”,同志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省、市紀委全會和2006年全省教育紀檢工作會議精神,召開了市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在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教育,“艱苦奮斗,廉潔從政”教育,為黨員領導干部配發了《清政廉潔,執政為民讀本》和《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手冊》,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廉潔從政知識”考試,使黨員領導干部認清了形勢、增強了廉政意識,自覺地用《黨章》、《準則》要求自己,用黨紀政紀約束自己。
三是加大了監督力度和案件查處力度。采取校務公開、離任審計、教育內審、責任追究等措施,健全了報告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完善了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和法律監督機制,暢通了投訴渠道,加強了對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的監督。對上級督辦和群眾來信來電反映的21件違規違紀問題進行了嚴肅查處。對6名校長和13名教師進行了黨政紀處分。對“一費制”、“三限”政策和有關收費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
四是加強教育行風建設,樹立教育的良好形象。2006年,作為全市11個參加行風評議的部門之一,局工委高度重視教育行風建設工作,提出了教育行風建設“二二五”工作思路,即突出兩個重點(“一費制”,“三限”政策),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機關,一手抓系統),做好五項工作。抽調人員,加強了行風建設力量。堅決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繼續堅持學生用書管理辦法,杜絕了亂發亂訂教輔資料現象。春秋兩季開學會同糾風等部門分5路深入4區1縣107所中小學和市直學校突擊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有關區縣和學校立即整改,共監督清退不合理收費50566元,教輔資料費18016.7元。全市中小學春秋兩季共為18956人次家庭困難學生減免各種費用119.9萬元,解決了206名因貧困輟學學生的上學問題。狠抓政務、校務公開工作,堅持從源頭上治理腐敗和糾正不正之風,對市直學校教師調動考試、中考、高考以及金謨小學、景豐中學、市二中、市四中、職業技術學校基建項目招投標等工作進行了監督,對離任領導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召開了全市校務公開經驗交流會,全市政務、校務公開面達100%。全市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均在校園顯著位置設立了由市教育局統一監制、統一規格的教育收費公示牌,市、縣區教育局和規模較大學校均聘請了行風監督員,定期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經過一年的努力,在全市11個部門聯評中,市教育局列第四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